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700字。

 

例文: 锦绣河山 从小生长在喧嚣城市中的我们,仿佛这里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但是只要你出去走走,就会发现另一片锦绣河山。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在华山上迎风远眺,见群山茫茫,晨星寥落。更不会看见酷似巨龙脊背的苍龙岭。俯瞰众山,层峦叠嶂,恰似莅临沧海而沐浴劲风,不禁想起杜甫《望岳》中的“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来到这里你便会发现,那喧闹的都市只是世界的一角。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看到秀丽的漓江。古往今来,她陶醉了多少诗人、画家?徐霞客从桂林到阳朔畅游漓江,流连十日之久,称漓江是“碧莲玉笋世界”。乘着小船你会看见峭壁插江,像刀劈斧砍般,雄伟壮观。不久便会看见那美如画山,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看起来仿佛一群栩栩如生的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扬蹄飞奔,有的低头吃草……神态各异,妙趣横生。只有出来走走,你才会看见这自然之手创造的锦绣河山。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踏着石板路走进丽江古城。这里的房子都是小小的、矮矮的。黛青色的瓦片、窗台上斜搭着的竹竿、带木格子的门窗、矮矮的石阶、门前摆着几个做工拙朴的小竹椅,看了让人感觉心里静静的。古城的四方街上有人弹奏东巴古乐。那调子有股说不出的苍凉,几个穿着纳西族服饰的老妇坐在小凳子上谈笑。她们的笑容甜美淳朴。你只有出来走走,才能感受这茶一样淡雅的生活,看见这另一片美丽的世界。 你如果不出来走走,就不会骑着骏马飞奔在新疆辽阔的草原上,就不会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探寻喀纳斯湖水怪的奥秘,也就不会在吐鲁番仙境中品尝美味的葡萄。你只有来到这里才会体会到祖国的辽阔,才能有机会感受这边塞的绮丽风景。看见这浩瀚的戈壁,我仿佛看见了那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遥想当年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王昌龄诗中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如果不出来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整个世界。这里其实只是世界的一角,外面却会是锦绣河山。所以,现在就带上你的行李出发吧!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本题的材料是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应该出去走走,有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空想却没有实际行动,还是会封闭在“空想的国度。”我们要敢于打破现在的生活范围,多和社会交流,不要和时代脱节,融入社会,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验世界的精彩。有宽广的眼界和丰富的见识,会让你取得更大的成就,得到更多的乐趣。不过,人各有志,如果你喜欢稳定,觉得“小世界”就挺好,能够安心并觉得快乐,那又何尝必须“出去走走”呢?考生可以从“封闭”和“广泛接触社会”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大小世界的精彩角度去立意。 立意: (1)开拓视野,勿做井底之蛙 (2)单调与丰富 (3)小快乐与大快乐 (4)这里与全世界——人生观 (5)这里未必不是全世界 素材: (1)梦想着到达印度的哥伦布,便是思想自由的。他没有束缚自己的求知之心,他选择了出去走走,即便他没能到达真正的亚洲,却发现了美洲大陆。因为他的求知心好奇心。因为他有思想不被束缚,所以他亲眼见到了陌生的大陆,见证了曾“未知”的世界的奇妙。而继他之后的麦哲伦同他一样,没有被旅途的艰难而锁住,他完成了环球航行,将他自由开阔的思想化为动力,将世界将地球版图绘出,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解开了数千年来禁锢人类思想的枷锁,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出去走走,哥伦布和麦哲伦都做到了,他们一他们的自由告诉了世人这个世界真实的形状,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而我更敬佩的是那些以思想漫游的人们。 (2)“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告诫我们总会有比我们更强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更强的人,总是要我们去外面的世界磨砺,才能与之抗衡。李小龙便是一个走向世界的人。从一个街头混混到一代武学宗师,使他成长的其实是外在的磨练。作为叶问的徒弟,他当时在香港也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当他去了美国之后,才发现“天下”其实很大。他开始与各路高手切磋,才发现自己认为自己拥有的强大原来是那么软弱无助。在领略过空手道,跆拳道等多个武术门派后,他开始不断提升自我,终于获得了全美的认可。他的力量与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因为他接受了外界的磨练,倘若他一生留在香港,那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习武之人;倘若他没有到外面闯世界,领悟那么多门派,又怎么创立了截拳道,并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以强砺强,李小龙走了出去,获得了成功。 (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人们还在为这句话的语序争论时,现代技术中的网络又打破了知识与实践的平衡。如今的人们,认为在网上看看图片查查资料就算是去过某地了,甚至还有专门的广播节目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令人身临其境。但我想说,世界是属于行者的,那些阅遍世界地图,查遍各地美景就妄言自己已然“拥有”真个世界的人是可笑的,他们只得到了静止死寂的物象,而行者拥有的却是目的地的温度、空气、旅途的艰辛与喜悦,一切的一切。 (4)我多么渴望如今的人们能大胆的远行,像三毛寻找灵魂的归宿,像新世界的开拓者一样带着未知的兴奋,但这太难了,记得中考后的暑假里去井冈山旅游,我被那里的景色震撼了,百米直落的龙潭,千盘万曲的黄洋界,驱车下山,燃起的心灵又为遍山的耸翠绝倒。不敢相信,就在离我老家百公里处竟然有如此壮美之地。我从未有如此的亲切感,好似上辈子我就是生活于此的林鸟一般。然而,回到城市后,我词穷了,言语加上肢体都无法表达我那时受到的震撼,听我讲的人们大都一笑了之说自己网上看过,不过如此。我叹息,我清楚对于那里,我是真正的拥有了,而其他人只是从饭店的井冈山豆皮中品出了已被加工过的来自井冈山的味道。 (5)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只知道学习别人,留在自己现在所处的小世界也许更好。邯郸学步便可说明这一点。这是因为那个人走了出去,模拟不同人的走路方式,最后却因为学的太多,太杂,没有选择,反而把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忘记了。所以说,有时留在自己的小世界,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而自身的发展乃至成功,全部建立在保护自己之上。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好,丢了本源。那走向世界是不是太危险了呢? (6)在我看来,是否要出去走走,却是因人而异。不乏那些出国留学生有出色的学识,但是国内依然有杰出的人才啊。当一个人可以保持住自己原有的特色,不被外界同化,出去走走当然会以强砺强,促进发展,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像邯郸学步里那个人一样,丢了原先的自己,那出去走不就得不偿失了吗?走还是不走,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提出观点:只要你出去走走,就会发现另一片锦绣河山。文章接下来从几个面阐述: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在华山上迎风远眺,见群山茫茫,晨星寥落;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看到秀丽的漓江;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踏着石板路走进丽江古城。结尾点题并呼吁:所以,现在就戴上你的行李出发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看到大观园的盛况,就觉得太过奢华,在众人陪同游览大观园时,又说“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之类的话,还把人造田野山庄“杏帘在望”一景的题匾更名为“浣葛山庄”,但是当她读完林黛玉的诗作后,又把“浣葛山庄”更为“稻香村”。

请根据所附的林黛玉的诗作,并结合元妃的身份、处境分析元妃先后修改匾名的原因,180字左右。

(附)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查看答案

榕树,生命进行曲

(1)我时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

(2)记得有人问我:你追求过怎样美丽的灵魂?我说,榕树。

(3)榕树,我的永恒的爱恋。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格树的碧叶

(4)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5)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到它从缝穴里伸展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棵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6)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银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平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7)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褓中的人生。

(8)榕树的生命进行曲还有种更超常的旋律。

(9)那是我在一次砍柴时体验到的。我曾经在无意中砍伤过榕树还活着的青枝,被我误认为是死枝的生枝。就在我的斧头砍下、提起的一刹那,它立即喷涌出雪白的乳汁——也许不是乳,而是血——总之,白色的生命之泉,神速地注入伤口,盖住伤痕,而且很快就凝固,伤痕也随之愈合。

(10)榕树这种生命之泉,这样果断,这样机敏,这样迅速地履行它的天职,真叫人感慨不已。难怪榕树能够那么快地治好自己的创伤,继续壮大它那郁郁葱葱的事业。

(11)我还看到惊动我故乡的大风暴,那是雷霆与闪电助阵的大风暴,榕树在风暴中是那样从容不迫,它那钢铁一样的躯干,镇定地屹立着,而它的枝叶摇曳着,有的被折断了。但是在风暴过后,我看到那些被打入地里的青枝,有的竟依随着泥土,独自重新萌动,复苏逝去的绿色。这失去母体的生命,不仅没有饥饿而死,而且执着地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新的母体。

(12)我还看到一次更撼动人心的生的壮观。那是在一次空前的劫难中,有一棵榕树被狂风击倒了。于是,一个奇迹因此发生了。这棵被击倒的大树,并没有从此走向死亡,而是倒伏在地上,倔强地呼吸着,继续着生命的另一种道路。它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还残留在地下。残留在地下的那一半,负起它生命的全部使命,继续勇敢地演奏着它的生命进行曲。我看到,绿芽在这倒下的身躯里,纷纷崛起,接着,又长出新的嫩枝和嫩叶。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键,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

(13)这种倒伏的生命与不倒伏的灵魂浑然一体的奇迹,这种在风暴中失败而最终又在风暴中胜利的力量,使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生命,是不会死亡的!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地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

(14)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灵魂,榕树。

(15)我常常思念着故乡的那一支生命的进行曲,榕树。

(16)我点燃一支心香,祝愿这伟大的生命之曲,长久地在我故乡明丽的土地上歌唱。我祝福一切正直的胸脯里,都有一支巍峨的歌,都有一支峥嵘的进行曲,都有一棵榕树。

(取材于刘再复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思念故乡的榕树为起笔和结笔,首尾照应,寓情于景,寄托了深沉浓重的乡思。

B.榕树能果断机敏地履行愈合伤痕、治疗创伤的天职,壮大郁郁葱葱的事业,令人感慨。

C.文中写了岩石、悬崖、风暴、雷霆、闪电、狂风,以险恶的生存环境衬托出格树的顽强。

D.作者祝愿榕树在故乡明丽的土地上长久生长,希望一切正直的人都能记住故乡的榕树。

2.作者说“我的生命里积淀着榕树的碧叶”,“榕树的碧叶”的含义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3.“进行曲”是一种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乐曲。文中将榕树比喻为“生命进行曲”,请简要分析这个比喻在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宝玉梦随警幻仙子到太虚幻境薄命司,看到贴有金陵十二钗册子封条的大橱,开橱翻看了册子中的一些图画和题词,其中这一首“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的是________(人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指的是__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__,君之所知也。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_______

(5)项伯许诺,谓沛公曰:“________。”

(6)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项王默然不应。

 

查看答案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潺援(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楚隐士,在这里代指裴迪。

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水日潺援:时值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地缓缓流淌,潺潺作响。着一“日”字,令人感觉到它始终如一的永恒。

B.倚杖柴门外:刻画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是典型的田园风物,表现了隐居生活。

C.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通过运用“接舆”和“五柳”两例典故,主要表达了作者不事权贵的思想和对裴迪的仰慕之情。

D.首联和颈联写景,融情于秋景之中;颔联和尾联写人,托志于山水之上。全诗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2.“寒山转苍翠”一句中,“转”字用得十分精妙,说说其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