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认为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B.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因为毛泽东不喜欢数学、图画课程。

C.长沙一师的老师们在修身方面的谆谆教诲、做学问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和改造社会方面的释疑解惑对毛泽东产生了影响。

D.毛泽东在长沙一师五年半的师范生生涯中培养了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在学习中,学习重点明确,能主次分明;还能惜时苦读,持之以恒。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也看中立志,但他反对对前人中有成就者进行简单模仿,他认为,先寻找真理,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书目77种。

C.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学士风的基本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D.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3.从第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1.B 2.A 3.①学习上不迷信权威、不机械套用,具有批判精神。②勤学善问、重视实践、讲求方法、理论和实践能够相结合。③有计划,主次、轻重分明。④积累广博,博闻强识,贯通古今,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既全面又深入。⑤勤奋刻苦、分秒必争、持之以恒、踏实认真、深入研究、有志于学、付诸行动。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做这种题,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根据选项的表述,回归文本并仔细阅读,接着对选项进行深度比对。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B项,“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因为毛泽东不喜欢数学、图画课程”,错误。原文说“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学子们历代相传,……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可见B项中“不喜欢”是无中生有,于文无据,而是志向所需要。 故选B。 2.本题考查提取、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从整体阅读文本,把握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根据题干要求,对照文本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常见错误类型有: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B项,“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书目77种”错。原文信息是“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可见并非要求好友读这些书,而是以此证明“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选项B曲解文意。 C项,“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学士风的基本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错。原文信息是“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可见选项中基本特征信息不全,遗漏了“推崇性理哲学”,另外文中“熏陶”(影响)与选项“催生”(催促产生)意思也不一样,夸大其词。 D项,“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错。原文信息是“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根据语境“这里”就是两次“游学”经历,但只是看出端倪(事情的头绪迹象),十日后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 故选A。 3.本题考查提取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梳理探究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为“从第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从第三、四两段看”明确了答题区域;“如何对待学习的”是具体问题;“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这是对答案的要求,“概括”的意思是不必举例子简析。 从第三段“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中,可见毛泽东深受老师影响学习上不迷信权威、不机械套用,具有批判精神。 从“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中可见毛泽东学习态度是勤学善问、重视实践、讲求方法、理论和实践能够相结合。 从第四段开头“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中,可见毛泽东对待学习是能够分清主次轻重的,有条理,有计划,不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中,可见毛泽东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博闻强识,贯通古今,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既全面又深入。 从“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中可见毛泽东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勤奋刻苦分秒必争持之以恒踏实认真深入研究有志于学付诸行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B.文章从追悼会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悲伤、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3.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就刘和珍事件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微信谣言的传播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当今时代,媒介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其匿名性和弱规范性等特点使网民可以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微信中也出现了诸多负面信息,其中典型的就是谣言泛滥成灾。微信谣言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由于微信谣言的隐蔽性降低了网民传播谣言的责任风险,近些年微信谣言渐呈泛滥之势。微信谣言传播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它往往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冒充官方发布虚假消息、冒充知识控科普、散播诅咒类和虚假求助类信息得以大肆传播。微信谣言的大肆传播除了受媒介革命和技术创新影响之外,它还与微信自身的传播特征密切关联。

微信传播主要依赖个人的朋友圈,而朋友圈往往是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延伸,是熟人之间形成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圈子。虽然仅就个体而言,其朋友圈可能是封闭的,但社会关系网络和朋友圈之间的互信消除了陌生人之间信息传播的障碍,使得朋友圈之间信息的交汇极其容易。而且,好友的动态与共同的爱好增加了彼此交流的私密性和互动性,从而形成了粘合度、可信度和互动关系都很高的信息传播网络,使得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而且,这种高度耦合性还容易导致谣言传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凸显其社会危害性。

立体多元的传播媒介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复合交叉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个突出特征。微信谣言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复杂的交叉性:一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交叉性,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交互强化、交织合流,通过二维码的扫描或者分享,可以实现网页、网络论坛、微博和微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链式传播。二是朋友圈之间的交叉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朋友圈之间以及朋友圈与公众号、公众号与公众号之间立体多元的信息交汇和环环相扣。正是通过这种不同的链式传播和彼此之间的交互强化使得微信谣言传播具有了几何级裂变、聚变的可能,使得其传播量不仅远超历史任何时期,而且也凸显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力。

微信谣言的传播,无论是高耦合性的朋友圈还是公众号,它们或具有共同的爱好或本身就是因兴趣而关注,因而谣言的传播无疑非常符合易感染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使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感染谣言的病毒。而微信公众号使得易感染人群成为谣言传播的骨干网络,借助他们的积极扩散最终覆盖全微信甚至全网络,一旦与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强关系网络特征结合在一起,其大量传播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相关是当前微信谣言的三大主题,除此之外,微信谣言在突发事件中的推波助澜作用也该引起高度重视,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

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影响恶劣。近些年大量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某些机构或网民就趁机捏造和传播相关微信谣言。如20155月,微信朋友圈疯传一则信息:今接妇幼保健院提示,请不要给宝宝喝爽歪歪、旺仔牛奶等牛奶饮料,都含有肉毒杆菌,现在紧急召回。再如蒙牛陷害门和香蕉致癌等谣言事件均以虚构的谣言打击竞争对手,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或直接导致地方产业坍塌,社会破坏力非常大。

引发社会恐慌并导致次生危害。如20147人贩子进京的微信谣言一经发布即引发大量的网络关注,引发大量网友的猜疑和恐慌。而实际上类似迷药抢劫、非法人体器官交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谣言隔三岔五出现,不仅引发社会恐慌,导致人心惶惶,而且消弭社会交互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侵蚀社会良序运行的基础。

导致突发事件扩大化、恶性化发展,影响社会安全。近些年,网络谣言在突发事件中的动员力、组织力、破坏力日益凸显,如2013年京温商城女子坠楼事件,死者男友对商城善后存有意见,因而在网上捏造、散播女青年离奇死亡等大量谣言并煽动亲友讨说法,结果导致群体性聚集事件,部分不法人员借机扰乱公共场所和社会秩序,给地方政府应对处置带来了极大挑战。

此外还需关注的是,由于大量的微信谣言以政府为最终诉求对象,如果各级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应对,那么就可能激发民众的不满情绪,最终势必潜移默化地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侵蚀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必须多管齐下、积极应对,使之趋利避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谣言泛滥是微信出现的负面信息之一,微信谣言的传播具有量大面广、高度耦合性、复杂交叉性和易感染的特点,

B.微信传播主要依赖个人的朋友圈,而朋友圈是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具有私密性。

C.朋友圈之间的交叉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朋友圈之间以及朋友圈与公众号、公众号与公众号之间立体多元的信息交汇和环环相扣。

D.微信谣言引发社会恐慌,消弭社会交互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侵蚀社会良序运行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信谣言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复杂的交叉性:一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交叉性,二是朋友圈之间的交叉性。

B.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和弱规范性等特点使有些人冒充官方或知识控发布虚假信息,影响网络环境。

C.微信朋友圈形成了粘合度、可信度和互动关系都很高的信息传播网络,使得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D.微信谣言的隐蔽性降低了网民传播谣言的责任风险。微信谣言能大肆传播,是受媒介革命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朋友圈的人由于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信任基础,所以情绪传染度会更高,谣言也更容易被轻信和传播。

B.对很多微信谣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澄清真相,否则会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C.微信谣言的危害性不可忽视,如香蕉致癌的谣言事件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引发了社会恐慌、并导致了次生危害。

D.微信公众号使得易感染人群成为谣言传播的骨干网络,借助他们的积极扩散可以让谣言覆盖全网络。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在所提供的形象中任选一个,以“理想”开头拟写句子。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

例:写给“荆轲”:理想是你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兵戈止息,现实却是易水河畔慷慨悲壮的歌声。士皆嗔目,壮士不返,天地为之动容。

形象: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林黛玉、贾宝玉、项羽、诸葛亮。

写给“           ”: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