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荚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荚语。
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每年的11月9日是中国消防日,请概括以下消防部门对火警报案人的建议要点,在每条横线上补充一个句子,创作三条朗朗上口的宣传短信。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和门牌号或乡村的详细地址。
(2)要讲清楚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如何。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并保持联系。
(5)报警人要派专人到街道路口或村口等候消防车,并指引消防车去起火地点,以便消防车迅速、准确到达。
示例:勿忘火警119,危险时刻真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人以花立意,写出了不少古今传通的名作。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入人们熟知的花名。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所有人都抵御不了美丽花朵的魅力,古代的人们更是爱花如命。如林逋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写①___________,范成大用“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来写②__________________,李環用“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来写③_____________,苏轼用“似花坯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来写④___________,李益用“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来写⑤_____________,而王十朋“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所写的正是戴望舒笔下的⑥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 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可见,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又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 :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坚立标牌,等等。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 ;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月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就必须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
B. 只有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
C. 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D. 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持续管理的结果,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井井有条 功德无量 数不胜数 风靡一时
B. 井然有序 功不可没 数不胜数 蔚然成风
C. 井井有条 功不可没 擢发难数 风靡一时
D. 井然有序 功德无量 擢发难数 蔚然成风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B. 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问题,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C. 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D. 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现象,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开头以“__________________”暗寓仕途沉浮的悲慨,结尾又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在对朋友的慰藉中含蓄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式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您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思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廖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
B. 颔联“竞”写活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闲”解释出花儿清闲自得的意态。
C. 颈联没有怨恨之情,只有诗人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 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2.诗歌的前四句在景物描写上表现了高超的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