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

在中国,不同的思想理论可以想办法走通。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

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选自王蒙《道通为一——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治理大国的精英都习得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特别讲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B. 作者也主张做事要恰到好处,峻急迟缓不能过度,和孔子相比,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

C. 孔子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只说“如浮云”而没用丑恶的词,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

D. 中华文化中“变”“化”的思想表现为有所坚守但从不僵化,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进行多样化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调整变化、统筹兼顾的特点,全文为分总结构,前三段为并列关系,第四段是总写。

B. 第二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华文化讲求“穷通变化”,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

C. 第三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例证,突出了“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D. 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的孙子关于“善战”的话语,意为在战争中,充分理解战争之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 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道家主张尚存疑问,但不否认它们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变化之道。

C. 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新时期既要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注意与时俱进。

D. 20世纪后半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改革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

 

1.D 2.A 3.B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治理大国的精英都习得孔子的‘中庸’思想”说法绝对,“治理大国的精英”不一定都“学习了中庸思想”;B项,“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错,原文是“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并非“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C项,“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错,原文是“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故选D。 2.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全文为分总结构”错,应该是总分总结构。故选A。 3.试题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道家主张尚存疑问”错,根据原文第3段,作者存有疑问的“只是老子,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的说法。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习近平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

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

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    ②《妙言趣语》(相声)   ③《锦锈梨园》(戏曲)

④《可爱的中国》(朗诵)        ⑤《占位子》(小品)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推荐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推荐函

XX大学招生处: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叶寒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很好,综合素质优良;热爱文学,爱好写作,一直荣任我校雏鹰文学社社长,曾在全国第十三届“叶圣陶”杯作文决赛中得了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看好。

XX中学

2019年X月X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          ,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          而欺诈行骗,到头来          ,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苦心赚得的“战利品”上。

也许,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拥有了文明。

(        )然而,事物往往都有一个“度”,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给别人留下           的话,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之中,直至孤独地死去。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间,我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么,就别做那个独舞者,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吧。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到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即使心中装着他人,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上面的舞蹈者,要看一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心有多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狼狈不堪    蝇头小利    众叛亲离    立足之地

B. 体无完肤    蝇头小利    分崩离析    弹丸之地

C. 狼狈不堪    蜗角虚名    分崩离析    立足之地

D. 体无完肤    蜗角虚名    众叛亲离    弹丸之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只装着自己而不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B. 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于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或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C.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D. 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是

A. 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B.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C. 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D.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童快乐自足的精神状态。

(2)《阿房官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_____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