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南京地铁早高峰,一群农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南京地铁早高峰,一群农民工师傅看着一班班列车驶离,却迟迟不愿上车。问了以后才知道,他们怕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影响到其他乘客,还说:“年轻人上班要赶时间,让他们先走,我们不赶时间。”

②在气温只有零下6摄氏度的河南开封,有人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点了50份热粥,备注上写着“餐不用送,麻烦将这些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那些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接到订单的店长一看备注,又给这份订单加了量。而接到这笔订单的送餐员看了备注后,将原本可以一人挣取送餐的订单分给了10个同事。

③一对小情侣吃夜宵时点餐点多了,女孩叮嘱男孩从餐盘的旁边夹菜。两人吃完后,女孩又买了两份米饭,和之前未动过的饭菜一起打包。出门后,女孩便把饭盒递给了路边的流浪汉。

这个世界,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不期而遇的温暖 教室的电扇在嗡嗡转着吹散了夏日的烦躁,台上的老师正在讲着,我在台下无精打采的听着。我耷拉着脑袋把玩着指甲,一抬头看见老师写下:不期而遇的温暖。我摇晃着脑袋思索着,片刻后想起的是你。 印象中你有着光秃秃的脑袋,浓密的眉毛,还有着能将那人心看透的眼睛。一年四季总是板着个脸,像个不会笑的人一般,所以每次见你总是躲得远远的若是被逼急了就怯怯地喊上一句:“大伯。”然后一溜烟跑出你的视线。 刚被雨水滋润后的村子,泥土里散发馨香,鲜花被冲洗的干净耀眼,河堤边,一群八九岁的顽童嚷叫着:“我们比赛看谁跑下去不会摔倒。”可能是玩腻了过家家孩子们纷纷同意了这种游戏。 我双手贴着泥土也不嫌脏脚慢悠悠地放下去,耳边传来伙伴的喊声:“你行不行啊?不行就认输。”我瞪她一眼扭过头来却是心惊胆战:万一摔下去怎么办。可是那时还是年少顾不得害怕,一把劲儿冲了下来,很意外我没有出意外。我们欢呼起来一个一个尝试,正当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你拿着铲子出来不等我们反应过来你便把这片“乐园”铲除了,你插着腰大声叫:“小兔崽子们不要命了,都赶紧回家。”我们平时都很怕你自然见你不敢说话,即使有多“恨”你,我们乖乖的回家心里却是恨得牙痒痒。那次之后见你总是绕道而行。 三月的乡村,春风吹过发梢,万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竟玩起了“探险”——去老房子里捉迷藏,我自以为是的躲进衣柜里就那样的等啊等,可能是时间太长我竟然在里面睡着了,再醒来已经是漆黑一片。白天时没有这种感觉一到晚上:风吹着门一晃一晃的,身旁传来嗦嗦的叫声,屋外黑色的的夜幕笼罩着大地好似要把你吞噬在这黑暗中。我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张开嘴巴大声地哭喊:“妈…爸…”我把希望救我的人叫了一遍还是没有人来,我绝望了…… “是惠雅不是?”夜色中看到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向我走过来,你大声喊人在这。你拉着我,可能是怕父母责骂我一路护送我回家。 再次见你是在医院里,那天天气冷,刚进病房,你拉着我的手嘴里说着什么,妈妈说了一句:“没事,她不冷有手套呢,你啊,赶紧把身体养好。” 如今我却与你阴阳两隔,现在的我想着多年以后我若不会记得你的模样,但我仍会记得那个在黑夜里给我温暖的人,他竟是我从未想过的人。 【解析】 试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新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题目中有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内容是一群农民工,他们为了让上班的青年们先走,在地铁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他们的行为令人感动,其实,这不只是素质,更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他们本不该这么做,却选择这样做。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最好的教养。第二则材料和第三则材料内容写的也是一群普通人,他们用自己力所能及地力量温暖着周围的人。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动。材料最后总结句“这个世界,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是文章立意的关键,从三则材料来看“偷偷地爱着你”,就是没有大张旗鼓、大肆张扬、大力号召地爱着你,就是自发地、自愿地、自觉地爱着你。这种爱,是公民个人的道德自觉,是个体自力的道德实践,是道德内在力量的自然扩展,也是自力道德实践构筑和扩张公共空间的基本构件。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写:(1)“偷偷地爱着你”,是自发地、自愿地、自觉地爱着你。这种爱,是公民个人的道德自觉;(2)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让人瞬间感动;(3)善良与性别、学历、职业、年龄、身份无关,它静静地流淌在一个人的血液里;(4)即使生活不易,我们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5)文明社会呼唤更多“偷偷地爱着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图表及材料内容,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____。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为____奠定了基础。科学素质既是____,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既构成了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也决定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查看答案

某中学将举行高考备考冲刺大会。以下是一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一处格式不妥,一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2019年4月15日早8时在大礼堂举行2019届高考备考冲刺大会,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高考,意味着成长;高考,意味着蜕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高考需要您的支持与帮助,也需要您的监督与指导,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2019年4月8日

一班班委会

格式不妥的一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一处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都可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即便是有过错、有污点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都____,力加教诲。因此,孔子门下云集众多学子,他的学生可谓____,无所不有。他并不按贫富、贵贱、特长、态度、老小、远近等类别而有所偏向或歧视。至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把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从垄断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官府以外。综上所述,他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____。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课堂上,教师应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对差生却____;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的评价要能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五花八门  有教无类  置若罔闻

B.一视同仁  形形色色  有教无类  漠不关心

C.一视同仁  五花八门  循循善诱  置若罔闻

D.相提并论  形形色色  循循善诱  漠不关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理念的提出第一个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B.这一理念不失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

C.这一理念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不失为在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一次体制变革

D.这一理念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方面、多形式

B.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D.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应该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理想,即使身死多次也不后悔的决心。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又用“____”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前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

C. 五六句写眼前近景,在深秋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在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D. 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地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