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荆轲刺秦王》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提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遒、萧、罔、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①。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②。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③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注【解析】
(chōu):抽引;引申为研究。史记:历史记载,还包括档案文件。石室、石匮:都是汉朝藏书之处。②缧绁(léixiè):拘禁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③隐约:谓义深言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2.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指山的南面。

B.“吾不能早用子”“君知其难也”“是寡人之过也”其中的“子”“君”“寡人”都表示敬称。

C.“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D.“晋侯秦伯围郑”其中的“侯”“伯”是古代爵位名称,春秋时王以下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嶷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启超的寂寞身后事

刘再复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告别了这个曾给他带来许多烦恼又让他恋恋不舍的世界,享年五十六岁。

古人云“盖棺论定,入土为安”。但梁启超却是例外。

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北平市党部做了一个针对“三一八”惨案的议决案,认为梁启超与此案曾有牵连。当时,梁启超正在协和医院治病,为说明真相,以正视听,梁启超的侄子梁廷灿指出:“家叔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入春以后,忽罹重病,于三月八日入协和医院,……(十六日手术)十七、十八两日皆昏迷,不省人事,十八日下午五六时始渐苏醒……以十六日正受麻药剖腹卧病之人,是否可以参预十八日上午发生之任何事件,此真不值一辩矣。”

梁启超逝世后,京沪两地公祭现场,都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当时,杨杏佛曾对徐志摩说,国府对于梁启超不能没有表示,并准备去南京找蔡元培等人商议,要在国府会议上正式提出。但是,由于国民党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等人的坚决反对,此案也只能不了了之。直到梁启超去世13年之后,国民政府才颁布了褒扬梁启超的明令。

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对于梁启超的轻视和冷落,虽然涉及到很少一部分人,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尤其当国民党掌握话语权之后,在以叙事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些都是梁启超身后遭遇中最令人痛心的。

同为清华教授的吴宓对于梁氏身后的寂寞大为不【解析】
“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于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说怪其实不怪,王国维先生只在书斋里讨生活,与社会几乎不发生关系;梁启超则不同,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很多人说他“善变”,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梁启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实很难。

谭人凤是老同盟会员,他在《石叟牌词》中指责梁氏“惜乎反复无常……人格、天良两均丧尽”。这是来自敌对阵营的看法。

湖南名士李肖聃曾是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他也认为梁氏“巨人长德,曲学阿世……不惜低首于群儿,逐响于众好。而中国之文气日衰,圣风愈塞矣”。他的意见大约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而胡适就从另一面指责他的“善变”,在一篇日记中胡适写道:“他晚年的见解颇为一般天资低下的人所误,竟走上卫道的路上去……此皆林宰平、张君劢一班庸人误了他。”

这种言人人殊、各持己见的情形,只能说明梁启超太庞大了,以至于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从某一角度出发去认识他的时候,看到的可能都是一个侧面。郑振铎与上述几位就完全不同,他说:“梁任公最为人所恭维的——或者可以说,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善变’。他如顽执不变,便早已落伍、退化了,与一切的遗老遗少同科了;他如不变,则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与劳绩也许要等于零了。他的最伟大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郑振铎与梁启超不深,却可以说是梁的知音。

梁启超身后的寂寞寥落,又似乎和他的门生故旧往往早夭有关。蔡锷过早去世,已是很大损失;范源濂等亦先于他过世,徐志摩、丁文江、蒋百里更在其死后不久便陆续辞世。

梁启超身后所受冷遇的根本原因,就隐藏在这里。也可以这么说,他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而且,他的救国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与其说他受到某些人的冷落,不如说那个时代冷落了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启超逝世后,北平、上海同时举行公祭活动,但是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这也正是梁启超身后寂寞在政府方面的表现。

B.梁廷灿关于梁启超生病住院的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梁启超没有参与 “三·一八惨案”,结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梁启超是站在执政府立场上的。

C.王国维逝世后备受哀荣,梁启超身后事寂然无闻,与二人的性格、社会生活参与度、人事关系及对国事的热心度不无关系。

D.敌对阵营和梁氏故旧中,对逝世后的梁启超有所贬损,可见,历史上的梁启超确乎在伟大之中略有瑕疵。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在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启超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是因为他的救国方案是不合时宜的。

B.作为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湖南名士李肖聃对梁氏的指责代表了当时并不少见的固守传统文化不屑妥协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

C.郑振铎和梁启超交往并不深,但却对梁启超的“善变”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只有郑振铎才算是梁启超的知音。

D.梁启超逝世后,出现各种正面、负面的评价,其原因在于他太丰富,太复杂,人们无法全面认识他,只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去认知。

3.阅读全文,请概括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时代之隔。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人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词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认得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和其他动物都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人时常依靠一个象征体系的帮助,和时间的接触比其他动物和时间接触要复杂些。

B.一个小白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是它在具体情境里,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到的个别经验,并不能相互传递和学习。

C.文化作为累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更要靠人凭借抽象能力和个人记忆互相学习,逐渐累积而成。

D.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属于个人经验的“过去”的投影,还包括了代表着社会共同经验的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时间各句的角度论证了可以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词是打破人和人传情达意过程中的时间阻隔的桥梁。

B.文章主体部分立足于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依次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时代之隔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C.文章举小白鼠的例子,旨在通过对比,论证人有别于其它动物,能依靠象征体系大同时间阻隔,而拥有文化。

D.以文章结尾阐明词与字有别,文化中必须有“词'但不一定有“文字”,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文章开头观点的辩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境里,只要人和人传情达意就会产生文字,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文字存在。

B.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是因为学习是要改造本能的行为方式,习得新的行为方式,这新旧更替即有了今昔穿越。

C.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如果人的记忆完全消失,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和传承的重要条作,我们的的时间可以说是阻隔了。

D.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这一连串中的“当前”是剪不断的时间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