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2)荀子在《劝学》中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_________”,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两句,回忆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所导致的惨痛失败,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拂,参,知,嘉,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本诗作于857年作者游江东时。隋宫指隋炀帝在江都营建的行宫。②紫泉,即紫渊,长安水名。③芜城,广陵之别名,指隋之江都。④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此为帝王之相,指唐高祖李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全用叙事,用“紫泉”比喻长安,与“烟霞”相互映衬,写出了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

B.诗人在颔联中用虚拟语气推想,,如果不是玉玺归了李渊,他是不会以游览江都为满足的。

C.“无萤火"“有暮鸦”,在鲜明对比中诗人感慨今背,语言冷峻深沉,寓无限沧桑之感。

D.诗歌有写景,有叙事,有暗写,有明说,都是围绕批判亡国之君这一主旨而驱使笔墨的。

2.本诗含蓄蕴藉,立意深远,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表达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勾涛,字景山,成都新繁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祜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夔兵素单弱,宣司檄佑恭捍御,涛帅黔兵佐之,贼溃去。七年,迁右司郎官兼校正。时沿边久宿兵,江、浙罢于馈饷,荆、襄、淮、楚多旷土,涛因进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诸大将,于是边方议行屯田。淮西都统制刘光世乞罢,丞相张浚欲以吕祉代之,涛谓:"祉疏庸浅谋,必败事,莫若就择将士素所推服者用之。"浚不纳,祉至,果以轻易失士心,未几,郦琼叛,祉死于乱。浚闻之,夜半召涛愧谢。时帝驻跸建康,欲亟还临安。川、陕宣抚使吴玠言都转运使李迨朘刻赏格,迨亦奏玠苛费,帝以问涛。涛曰:"玠忠在西蜀,纵费,宁可核?第移迨他路可尔。"帝然之。八年,除史馆修撰。重修《哲宗实录》,帝谕之曰:"昭慈圣献皇后病革,朕流涕问所欲言,后怆然谓朕曰:'吾逮事宣仁圣烈皇后,见其任贤使能,约己便民,忧勤宗社,古今母后无与为比。不幸奸邪罔上,史官蔡卞等同恶相济,造谤史以损圣德,谁不切齿!朕痛念遗训,未尝一日辄忘,今以命卿。"六月,《实录》成。复修《徽宗实录》,丞相赵鼎谕旨宜婉辞纪载。涛曰:"崇宁、大观大臣误国,以稔今祸,藉有隐讳,如天下野史何?"七月,除给事中。秦桧尝令人谕意,欲与共政,涛以书谢之。桧讽言劾之,不报。俄以疾卒,年五十九。遗表闻,帝震悼。涛风貌伟然,颇以忠亮自许。国有大议,帝必委心延访,往复酬诘,率下数刻始罢。料边情如在目前,知名之士多所荐进。有文集十卷,奏议十卷。

(节选自《宋史·勾涛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祜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

B.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祜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

C.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祜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

D.建炎初通判/黔州田祜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祐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将/犯夔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B.驻跸: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也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

C.宗社:宗庙和社稷。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社稷分别是谷神和土神。宗社、社稷都可代表国家。

D.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如“ 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勾涛关心民疾,减轻百姓负担。当时沿边防线长久驻扎军队,江、浙人民疲于军队的供给,他于是进言实行屯田制,有效改善了民生。

B.勾涛善于明察,具有先见之明。他反对承相张凌派吕祉去代替刘世光,但张凌没有采纳,结果吕祉令人大失所望,张浚为此惭愧后悔。

C.勾涛忠直诚信,保得整帝信任。他受命重修《哲宗实录》,复修《徽宗实录》:他熟悉国事,皇帝多次向他咨询,很多大臣由他推荐。

D.勾涛不畏权责,坚持自我本色。他曾拒绝赵鼎关于修史的建议,后又推辞秦桧共同掌权的意愿,秦桧示意别人弹劾他,朝廷没有答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玠忠在西蜀,纵费,宁可核?第移迨他路可尔。

(2)崇宁、大观大臣误国,以稔今祸,藉有隐讳,如天下野史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良心的利剑

安宁

他是我认识的一个教授,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名,他门下的弟子,也都是精英。为了保证教授的质量,多年前,他就奉行一个原则,即每年只招收一个博士。即便如此,报考他的博士的学生依然是波涛般,今年败了,明年卷土重来。那个叫凡的学生,就是这样进入他的视野。

凡是个少见的有韧性的人,连续报考了三年,均以几分之差屈居第二。第四年,凡又来考。他翻到凡的档案,微微一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给凡这样优秀的学生一个机会。这次,凡的成绩果然高居榜首。但是,就在面试前一天晚上,校长亲自打电话给他说,按照慣例我们先要照顾一下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况且第二名也不一定比第一名差,明天面试尽可能多考虑再作定论。

这几句话的含义,他当然明白。每年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左右他的招生视线,他每次都能做到公平。这一次,他有些犹豫,校长为了招生,亲自打电话给他还是第一次,这个第二名的学生和第一名的水平不相上下。这个学生有较深的学术功底,校长有意栽培,定是想为学校培养后备力量,当然,该生的家庭背景亦不可小觑。那个连考了四年的凡呢?难道为了一份私心就让处在巨大喜悦中的凡瞬间跌入到冰冷的海底吗?如果开了先例,他以后在学生中的威信将怎样大打折扣?

那一晚,他枕着这些问题辗转反侧,想到头疼欲裂,依然难以入睡。第二天展起,他打电话给另一个参加面试的教授,得知校长已经给这位教授提前打过招呼了。他知道这次的阻力非同一般,只好希求在面试中第一名的凡能够发挥出色,才能让这些阻力减弱。最后面试的结果,两个学生的表现不相上下,难分高低。

面试结束后,他与另外几个教授,就究竟是按面试成绩,还是按照优先考虑本校学生的原则最取,好一番唇枪舌战。最终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录取,这是为了照顾校长面子的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他在据理力争下,勉强接受这一方式。在预料中,他一直想要招为弟子的凡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终被PK下去。

从那时起,他开始被一种奇怪的愧疚和不安折磨着。严重到每每看到这个被招收的学生,就会想起凡,想起他在面试上意气风发的模样;想起他挤在人群里看见红榜上没有自己名字时,眼睛里瞬间闪过的失落和哀伤;想起他看到自己走过来时,扭头走开去的尴尬。那一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盼望着下一届招生的到来,他想只要凡通过考试,无论如何,他都会将他招到门下,以此弥补曾有的过失。

但是,凡在那一年没有报名。他在惶惑里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凡依然没有来。他终于知道那一次的错误将凡的自信和坚韧彻底地击垮了。这个醉心于学术的学生或许此后再也不会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走下去了。而他,原本可以无视权威,无视其他专家的意见,将凡领入向往的芳香之旅的。

他在其后的两年里,面容倦怠,神思忧惚,常常在登上讲台看到学生的时候,将要讲的内容统统忘掉。走路也蹒跚起来,不过63岁的人有了83岁的老者才有的无法收拾的衰颓和溃败。许多人以为他身体不好,劝他去医院诊治,他总是慌乱地找理由推掉。他的记忆力迅速地减退,却无法忘记凡转身时那淡漠的眼神,它像一把利剑,冰冷地插入他的胸膛。而他的良心却把那把剑推得更深,直到最后,他终于无法承受。

他花费很长时间,通过很多人,辗转找到凡的电话。电话接起的一刻,他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便开口道:凡,你今年一定要来报考我的博士,只要你分数过了,我保证一定让你顺利录取。而在听到凡的应答后,他立刻挂断电话,好像稍微晚一秒,凡就会改变主意。

凡终于在四年后成为了他的学生,而且是他的关门弟子。他在凡毕业的那一年因病去世。他没有告诉过凡,在那四年里,他曾与良心的利剑,进行了一场艰难痛苦的斗争,最终,心力交瘁的他向这把无形的利剑举手投降。

凡自始至终不知道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也没有告诉导师,其实自已从来没有怨很过他,是他那一年觉得累了才放弃继续考试。当他接到导师电话的那一刻,心底充溢的,除了巨大的惊喜和感激,再没有其他。而这位让我始终敬仰的教授,在安详地闭眼离去的时候对此一无所知。

人不知道的东西,时间与良心的利剑,却会清晰地记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在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名,每年只招一个博士,凡连续报考了三年。因为凡的这种执着和韧性,教授最终录取了他。

B.在面试前,教授接到校长的电话,让他按照惯例先照顾一下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高居榜首的凡就有可能不被录取,这让他陷人两难的抉择。

C.为了照顾校长面子,教授勉强接受了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录取,他想招为弟子的凡毫无悬念地被淘汰,这让他痛苦和不安。

D.教授历经良心上的折磨,他鼓励凡再次报考,最终招收凡为关门弟子,可见教授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小说剖析了人在良心的考验面前承受的极限。

2.以教授身份的“他”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团先后访问重庆和延安。在重庆,国民党专门列支了8万元盛情款待,当时这些钱可以买800头牛,他感到如鲠在喉。后来陈嘉庚到了延安,毛泽东请他吃饭。窑洞前一张坑坑洼洼的小方桌上,摆的是毛泽东自己种的大白菜和豆角,最讲究的是一碗鸡汤,还是邻居大娘杀了家里下蛋的鸡送来的。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陈嘉庚感叹。

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共产党人大公无私、艰苦奋斗,激励和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相依相随,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摘自《新华网评:70年跨越雄关的“密码”》2019年9月26日)

材料二:

70年前的中国人,一定无法想象,如今的神州大地,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分钟,上海的“魔方-2”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4000万亿次浮点运算,广东生产5台民用无人机,复兴号高铁前进5833米,移动支付金额近4亿元……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时刻都在发生着新变化。一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让不少网友感叹,“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写下奇迹”。

70年前的中国,基础弱、底子薄。毛泽东曾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评选的“双百”人物,近日评选表彰的“最美奋斗者”,以及这些年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拼搏奋斗汇聚起共和国奔腾向前的历史潮流,用自己的执着坚守构筑成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中国的创立、巩固、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摘自《求是网评:弘扬民族精神跨越“雄关漫道”》2019年9月27日)

材料三:

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紅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

台阶上铺着长长的红毯,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拾级而上,进入人民大会堂东门。在共和国即将迎来7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党和人民以至高礼遇,欢迎这些功勋模范人物的到来。

9时58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同步入会场。

10时整,颁授仪式开始。

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站在授勤台正中,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枚枚勋章奖章,铭记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于敏、孙家栋、袁隆平……一个个名字,一段段传奇,响彻金色大厅,传遍神州大地。

虽已两鬓染霜,虽已步履蹒跚,但时间不会冲淡他们的卓著功绩。历史已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摘自《一片丹心为祖国——国家助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领授仪式侧记》2019年9月30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国华侨陈嘉庚在重庆,看到国民党官员的奢靡腐败让他如鲠在喉。在延安,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让他看到了希望。

B.如今的神州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每一分钟都在写下奇迹,这是建国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C.今年国庆前夕,党和国家隆重表彰英雄模范,既是在表彰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勋,也是在表彰他们的可贵品质。

D.毛主席当年的感慨表现了我们国家当时的处境。如今,党和人民凝心聚力.拼搏奋斗,极大的改变了落后面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对比和侧面叙述相结合表现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后者突出了70年的巨大变化。

B.三则材料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叙述翔实,议论点睛,字里行间包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也洋溢着对辉煌成就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C.作为消息,材料三报道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仪式,时间具体到分钟增强了现场感,体现出消息的时效性特点。

D.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民族精神和对功勋模范人物的高度评价,是对所有做出贡献的建设者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是在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3.70年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在当代,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无论是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教,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把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其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还在于人的选择,尤其是统治者,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因而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即阅读和理解。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是糟粕。

(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我们敬仰的文化名人创造了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传诵不衰的名篇,成了文化的载体。

B.中国思想史 和文学史中包含的令人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名篇巨著,是后代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

C.中国传统的士,即君子,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准则。

D.古人在文章中,多次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这种人格精神和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先总后分,论证了知识分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文化的创造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原则。

B.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中国传统的士在道德上的标准和在文化上的贡献,及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文章论证创造性活动的特点时,将创造性在文化领域的表现与在技术领域和科学领城进行了对比。

D.文章认为文化需要创造,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难以区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恩格斯理解文化传承的特点,所以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形式中,能发现以后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

B.文化的创造性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地转化,因此停留在先人智慧中是不可想象的。

C.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不在于文化自身,而在于人的选择,由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扬弃。

D.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了,而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