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我仰望五星红旗她在万里晴空,飘啊飘扬。旗帜上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她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照耀着未来,让我张开红色的翅膀。迎着阳光飞呀飞,飞向明天飞向理想。
——《我仰望五星红旗》
材料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五星红旗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与祖国共同成长。
在2019年《开学第一课》的录制现场,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师生代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护旗手们帅气登台,庄重地将一面去年9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递到了他们手中。孩子们满脸都是自豪,他们接过的是五星红旗,铭记的是爱国热情。
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时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的杜岚女士冲破阻力,带领全体师生在校园里毅然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每年的十一国庆节,濠江中学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这神圣的一课,一上就是70年。一直上到2013年她以101岁高龄辞世。而后,女婿尤端阳成了她事业的接班人,把爱国主义教育继续传承下去。
——2019年央视《开学第一课》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请你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的想想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请写出会徽中的构图要素,并说出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通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的讯息;__________;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__________。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___________。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上,而我们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不仅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从人类文明史看,刚健质朴的审美,背后是一个时代蓬勃的生机。审美活动_____________的社会文化价值,经过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现实中,那些城镇中奇形怪状的建筑,那些_____________的网红产品,也都说明,我们在审美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小课堂,更存在于社会的大课堂。近些年,正由于《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而那些有着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在美育中更是__________。正是在这里举办的审美活动,使整个社会的审美______________点一点地提升起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凝结 千篇一律 责无旁贷 品位
B.凝结 五彩缤纷 责无旁贷 品味
C.凝固 五彩缤纷 义不容辞 品味
D.凝固 千篇一律 义不容辞 品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近些年,正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B.近些年,正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C.近些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渲染出审美底色。
D.近些年,正由于《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渲染出审美底色。
3.很多学校都要跑操,复兴中学的操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跑操,便是晴天”。下面四个选项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A.只要跑操,就是晴天 B.只有晴天,才会跑操
C.若无晴天,就不跑操 D.你跑操,你开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形象地说明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庄子《逍遥游》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十八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九死一生。事后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三年二月至黄州。此词写于这年中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起句以梦喻世事,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渲染了悲剧气氛。
B.上片三、四句紧承起句,用西风、落叶引发人生迟暮之悲。
C.下片起句写眼前景,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抒发词人对群小当道的愤懑。
D.全词通过吟咏节序,直接抒发了心底之情,慷慨悲歌情深意长,使人易受感染。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