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0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中国第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0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其腹地寸草不生,被喻为“生命禁区”。如今,这里综合治理区面积达91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30年前的3%提高到了53% ,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早在1988 年,这里的亿利资源集团就开展了防治荒漠化的工作。他们首先在当地沙漠种满了特殊的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固定流沙,减少对农田庄稼的伤害。其次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创造了资源,也改善了环境。现在,围绕治沙,他们发展了更多产业。从整个鄂尔多斯市来说,治沙过程中,开始施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进入新世纪,又出台了禁休轮牧等奖补机制。特别是在政府引导下,以技术为核心,从沙漠里“掘金”,创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又以产业发展反哺治沙。农牧民也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到经管活动中,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等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沙漠也是一种资源,现在这里年生产人造板2.6万立方米,生物质发电3.1亿千瓦时,杏仁露、海红酒、沙棘等饮品3.5万吨,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摘编自马爱平《库布其:用三十年书写“绿进沙退”大漠传奇》)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沙漠治理行业市场预测咨询调研》,2019年1月制表)

材料三:

70年来,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2019 年2月,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国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1954年,我国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在宁夏中卫建立,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首次提出,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麦草方格成为了全球最便捷、环保、低廉的固沙模式。目前,在中卫市北部168万亩的沙区,已治理利用的面积有147万亩。在机械化治沙方面,很多地区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实践。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铺设草方格的速度是人工的50倍,从根本上解决沙漠化速度快于人工治沙速度的难题。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集团把治沙技术总结为“四大技术”和“四小技术”。他们还尝试新的作法,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进一步实践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传统观念认为,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但是即便在干早区,依然有天然稀疏林,密度一般低于每公顷800林,覆益度低于30% ,而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延续下来的,是水分供求关系适应干早、半干旱区的水分状况使然。低覆盖度治沙理论认为,当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30%,也能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一理论既能够充分发挥乔、灌、草各自特性,又能形成复合的、生态作用互补的、接近自然地带性植被的修复技术。

(摘编自白佳丽《治沙专家:多元推动我国防沙治沙》等)

1.下列有关治沙举措,不能体现“沙漠也是一种资源”理念的一项是

A.利用沙生植物制造海红酒、沙棘等饮品。

B.利用沙漠日照,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

C.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

D.治理初期,政府投入资金植树种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库布其沙漠治理情况来看,绿起来与富起来紧密结合,生态治理要和企业发展相结合,治沙才会有持久动力。

B.我国沙漠治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突破600亿关口,预计2019年同比增长会更快,规模远超800亿。

C.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沙漠治理成绩显著,有效遏制了荒漠化和沙化扩展趋势,取得了“绿进沙退”的重大成就。

D.低覆盖度治沙理论颠覆了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的传统观念,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取得治沙成就的原因。

 

1.D 2.D 3.①政府的支持。在整个治沙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治沙工作适时引路,使治沙得以持续性发展,真正治理好沙漠。②企业产业化投资。众多的企业投入了治沙行动,从沙漠里“掘金”,丰富了沙漠产业内容,形成了“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③群众市场化参与。群众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经营活动,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④技术持续化创新。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速度是人工的50倍。可以说,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沙漠治理提供了保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治理初期,政府投入资金植树种草”这是强调治沙投入的资金,不是沙漠给人类带来的效益,不能体现“沙漠也是一种资源”理念。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低覆盖度治沙理论颠覆了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的传统观念”错,原文只是说“传统观念认为,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但是……低覆盖度治沙理论认为,当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30%,也能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可见并没有颠覆传统观念,只是对传统观念的新发展。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取得治沙成就的原因。 结合材料一“从整个鄂尔多斯市来说,治沙过程中,开始施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进入新世纪,又出台了禁休轮牧等奖补机制”,可概括出“政府的支持。在整个治沙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治沙工作适时引路,使治沙得以持续性发展,真正治理好沙漠”; 结合材料一“特别是在政府引导下,以技术为核心,从沙漠里‘掘金’,创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可概括出“企业产业化投资。众多的企业投入了治沙行动,从沙漠里‘掘金’,创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 结合材料一“农牧民也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到经管活动中,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等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可概括出“群众市场化参与。群众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经营活动,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结合材料三“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首次提出,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麦草方格成为了全球最便捷、环保、低廉的固沙模式”“在机械化治沙方面,很多地区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实践。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铺设草方格的速度是人工的50倍”,可概括出“技术持续化创新。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速度是人工的50倍。可以说,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沙漠治理提供了保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辩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救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年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教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第二段借用林语堂的话衔接文意,引出对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的论述。

C.文章第四段引用蔡元培和朱光潜的话,清晰地论证了现代美育与现代诗教的育人目标。

D.文章末段把论证肯景拉回到当下,概括地回答了“现代美育,诗教何为”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出现了很大变化,诗教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体现了适应性。

B.对现代美育所倡导的“审美无功利”的理解,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有以此消除当时社会某些弊端的意愿。

C.错误地理解现代诗教“无功利”诉求,与肤浅地理解海德格尔阐释的“诗意地栖居”一样,没有体现出美与善的协调。

D.现代美育对诗教仍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要提供赏鉴,弥合“人心”,并借此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我仰望五星红旗她在万里晴空,飘啊飘扬。旗帜上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她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照耀着未来,让我张开红色的翅膀。迎着阳光飞呀飞,飞向明天飞向理想。

——《我仰望五星红旗》

材料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五星红旗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与祖国共同成长。

在2019年《开学第一课》的录制现场,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师生代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护旗手们帅气登台,庄重地将一面去年9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递到了他们手中。孩子们满脸都是自豪,他们接过的是五星红旗,铭记的是爱国热情。

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时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的杜岚女士冲破阻力,带领全体师生在校园里毅然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每年的十一国庆节,濠江中学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这神圣的一课,一上就是70年。一直上到2013年她以101岁高龄辞世。而后,女婿尤端阳成了她事业的接班人,把爱国主义教育继续传承下去。

——2019年央视《开学第一课》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请你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的想想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请写出会徽中的构图要素,并说出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通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的讯息;__________;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__________。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___________。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上,而我们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不仅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从人类文明史看,刚健质朴的审美,背后是一个时代蓬勃的生机。审美活动_____________的社会文化价值,经过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现实中,那些城镇中奇形怪状的建筑,那些_____________的网红产品,也都说明,我们在审美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小课堂,更存在于社会的大课堂。近些年,正由于《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而那些有着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在美育中更是__________。正是在这里举办的审美活动,使整个社会的审美______________点一点地提升起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凝结        千篇一律        责无旁贷        品位

B.凝结        五彩缤纷        责无旁贷        品味

C.凝固        五彩缤纷        义不容辞        品味

D.凝固        千篇一律        义不容辞        品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近些年,正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B.近些年,正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C.近些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渲染出审美底色。

D.近些年,正由于《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优秀的综艺节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渲染出审美底色。

3.很多学校都要跑操,复兴中学的操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跑操,便是晴天”。下面四个选项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A.只要跑操,就是晴天 B.只有晴天,才会跑操

C.若无晴天,就不跑操 D.你跑操,你开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