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能给予文化发展思想创意、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惑。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文化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如当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文化、电竞文化、创意文化、创客文化等,已经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涌现一批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提升了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幅增加了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用数字图像复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静态的绘画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一改历史和文物的严肃面孔,将过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引发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③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供给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文化科技制作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行政管理系统,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总体而言,文化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创新行为,产生的是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是新兴市场,因此具有与其他创新活动类似的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主体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以体系化思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

(摘编自眭纪刚《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是持续的。

B.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冲突与困惑,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的。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

D.我国文化科技制作技术装备只依赖进口,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国产化率不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时,由表及里,重在分析问题,然后联系当前现实。

B.文章前两段论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正面论证;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C.文章论述时,举例典型,如第一段举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D.文章第三段先总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很多不足,后分说原因,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可以支持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文化活力和生命力得到提升。

B.当前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已发生改变,一些文化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

C.使用现代科技焕发历史文化的生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虽成就巨大,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

 

1.A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B项,“冲突与困惑,都是……引起的”的表述扩大了范围,结论武断。原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感”,而不是“生活中的”所有冲突与困感。C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表意错误。从原文可知这个“文化产品”是指用“数字图像复活”的《清明上河图》,故排除。D项,错在“只依赖进口”这个地方,原文的表述是“主要依赖进口”,故排除。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 “第三段是反面论证”这个地方。 第三段是论述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只是事情的另一面,并非是从反面论证。 故选B。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D项,错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这个地方,从原文最后一句话可知国家有关部门只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选项曲解了文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选取与名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精神追求或自我期待,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假如你是李华,请你试着给自己起字,体现出对自我的期待或精神追求。

“华”字在词典上有如下解释:(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贵,华表;(2)精华:含英咀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7)时光:年华,韶华。

要求:1、请参考以上解释,围绕“华”这个名给自己取字,名和字之间要构成有机关联。2、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打卡”原指工作人员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上下班时间的行为,其词义在下面的语境中发生了变化,请指出其具体含义。

(1)徽州油菜花等你来打卡,享受不一样的浪漫。

(2)小明在网上订购了唐诗学习的APP,每天都打卡。

(3)王老师退休后四处旅游,常常在朋友圈晒照打卡。

 

查看答案

填空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传自大禹治水划分全国州域后,“________”这一名称就被用来代指中国。

(3)《三国演义》“________”的倾向,从根本上说是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

(4)“谢公宿处今尚在”中的“谢公”指的是________ (填人物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彼且奚适也?

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何为而在此?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涉以成趣 B.望长安于

C.削月割,以趋于亡 D.毛血益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