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日喻 苏轼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释)①眇(miǎo):这时泛指双目失明。②籥(yuè):管乐器,形状如笛。③没人,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烛而得其形    扪:_____(2)然则道不可求欤    卒:______

2.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

(1)作者借盲人识日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作者以_____________为论据,说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3)作者借“北方之学没者”来类比_______________的人。

 

1. 扪:摸 卒:最终 2.通晓“道”的人要告诉别人什么是道,即使巧妙比喻善于引导,也不比用铜盘(比喻太阳的形状)和用蜡烛(比喻太阳能发光)更贴切。 3. “求道”若不是亲自探求,仅靠向别人讨教,很难获得“道”(意思对即可) 孙武、子夏的话(意思对即可 不学而务求道或求道而不务学(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1)“扪”,(盲人)摸着蜡烛(以为)知道了它的形状。译为摸。 (2)“卒”,然而“道”最终不可获得吗?译为最终。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达者”,通晓“道”的人;“之”,代词,指什么是道;“虽”,即使;“譬”,比喻;“导”,引导;“过”,超过;“于”,介词,比。 3.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1)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2)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都是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性。 (3)第四段抓住一个“学”字深入一层说理,又用南北之人学“没”作比,突出长期实践的重要,并进一步指出了单凭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所以凡是想不学习而一心求道的,都像北方人学潜水一样。借“北方之学没者”来类比不学而务求道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注释)①商意:秋意。②檠:灯。

1.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____诗。

2.根据诗意,写出反映诗人勤奋读书的三个成语。

3.这两首诗的结句都蕴含着“读书之乐”,请任选其一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问1:敦煌研究院身处戈壁荒漠之中,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敦煌人扎根荒漠、默默守护。请您具体谈谈“莫高精神”。

樊锦诗:我们谈到数字敦煌、谈到科技,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手段,敦煌石窟能不能保护好,说到底还得靠人。敦煌研究院成立70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就是莫高窟人以智慧和汗水积淀下来的“莫高精神”。

谁都在坚守,可我们是在茫茫大漠中坚守,那种艰苦条件是难以想象的。进洞没有楼梯,就是靠在一根长木头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短木条的“蜈蚣梯”攀登进洞。洞里黑乎乎的,那时临摹壁画只能靠镜子和白纸反射洞外的日光。甘于奉献,指的是敦煌研究院的人都是“自投罗网”,自愿来到这里的,是“打不走的莫高窟人”。勇于担当,是讲敦煌研究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以保护、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开拓进取,就是要讲科学,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敦煌文化保护好,守住这个文化宝藏。

我相信,一切工作都是人在做,有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事。文物事业始终要交托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中华文化能不能可持续地、富有创造性地传承下去,关键同样在人才。

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文化。当我们越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就越会觉得中华民族是非常伟大的。咱们的中华文明,一代一代不断传承下来,博大精深,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不能让我们老祖宗优秀的东西丢失。

问2:教煌莫高窟及藏经洞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成果。您说:“敦煌是一部千年的中华形象历史。”请您谈谈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樊锦诗:敦煌有历史记载已2000多年,是古代丝期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敦煌莫高窟是公元4到14世纪,历经10个朝代连续1000年的建造留下来的。它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多尊彩塑。所以这确实是个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的艺术主题是佛教,它是形象艺术的佛教,但它所承载的又不仅仅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还是一千年的绘画史、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所以说敦煌是一部千年的中华形象历史。

敦煌是连续1000年创造的非常高深的或者有突出价值的艺术。它是多门类的艺术,除了建筑、壁画、雕塑以外,还有书法、音乐、舞蹈艺术。此外,壁画里还反映了工农商业、民情风俗、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科学技术、医学、天文、算术、印刷、民族、外来文明等等。所以说它是“百科全书式的宝库”“墙壁上的博物馆”。从十六国到唐代,六七百年,这段时间是中国艺术发展特别快、富有成就和创造性的时期,名家辈出,可惜画作大多失传。但敦煌保存了下来,还是真迹。所以从艺术上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敦煌是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你永远是个才疏学浅的小后生。

问3:那么该如何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让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活起来呢?

樊锦诗:“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认为就是要把文物和时代相结合,把继承和弘扬相结合,让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保护,以保护为基础。文物是古代文化智慧的积累、结晶和载体。它们既珍贵稀有,又脆弱易损,一旦破坏,便不可再生,将永远消失。所以,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保护根本该不上利用。

其次是整理研究,挖掘价值。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去研究、挖掘历史文物的价值,这是做好传承的基础。

              。科技发展到今天,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手段非常丰富。敦煌研究院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莫高窟的教育、弘扬、传承等功能。一方面,我们精心挑选了不同时代、不同窟型、不同彩塑、不同壁画等代表性敦煌艺术向游客开放,使游客在短时间的观赏中能领略洞窟的精华。另一方面,我们还在莫高窟建设了博物馆和藏经洞陈列馆,进一步解读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莫高窟是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它发挥更大的弘扬功能,我们主动把莫高窟“搬出去”,让它走出敦煌,走出甘肃,走出国门。比如,利用数字化,将电子版壁画放到网上供大家线上浏览,出版通俗读物,在国内外举办敦煌艺术展览等等。通过敦煌数字化,既可以做保护档案,也可以为研究提供资料,还能用电影把敦煌艺术“搬出”洞窟,让游客在窟外看窟。这样洞的压力减少了,而且观众还能看好。“数字敦煌“的意义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是完整、真实、可持续地保护好敦煌石窟,并传给子孙后代。

(取材于邢婷婷《著名敦煌学者樊锦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自信的源头》)

1.这篇访谈报道的核心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本内容,在材料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文意贯通。

3.记者向樊锦诗提了三个问题,你认为这三个问题如何排序最佳?根据访谈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4.请你以访谈记者的身份,根据樊锦诗的“答语”,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樊锦诗: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智慧的积累,是我们特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应该很好地吸收传承。敦煌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宝库。我到美国去,别人介绍我是敦煌来的,懂的人立马肃然起敬。这份敬意,不是对我,而是对敦煌的尊重。人们为什么这么尊重敦煌?就是因为敦煌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宝库。同时代的、留在中国其他地方的传统文化记录,不少都被抹去了,只有敦煌留下了,于是敦煌就成了唯一。守护敦煌,就是守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根,也是守护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软实力实际上是个硬东西。有句话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要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少不了游戏,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处事方式,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游戏,有的需要积极投入,有的则需要保持距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行星撞击地球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只是绝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很快就和地球大气摩擦殆尽了。但是也有一些个头比较大的小行星,比如直径一米以上十米以下的小行星,大多数不会在大气层中摩擦殆尽,所以它们在空中闪过一道亮光之后,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陨石。如果小行星的个头再大一些的话,就会对降落的地点附近造成灾难性的事件了。

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科学家们推测其直径八公里左右,被认为是地球生命史上可以考证的小行星撞击重大事件之一,地球上80%的生物物种在那次撞击中消失。

(摘编自《多大的小行星可灭绝生物?》,《科普世界》2018年12月12日)

材料二:

15日,美国航太总暑公布远距离小行星“贝努”(Bennu)与地球及月球的合照。科学家预测,这颗小行星将于2135年穿过地球和月球之间。22世纪末,它将近距离接近地球,一旦撞上,威力是广岛原爆8万倍!对地球有巨大的潜在威胁。

不过专家重中,现阶段不需要担心世界末日,因为预计贝努待下世纪才会接近地球,届时引力可能让贝努改变轨道,贝努会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掠过。目前预计,它撞向地球的几率是1/2700。

(摘编自《小行星下世纪飞过地球月球之间,撞击威力达原爆8万倍》,《联合日报》2019年1月15日)

材料三:

目前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寻找并监视一些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往往能提前数月甚至数年预判它何时会接近地球。但小行星进入大气的具体时间、姿态角度等具体细节,只有提前几个小时才能算出精确答案。在确定小行星轨道以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拦截点将它击碎,使它在落地前烧蚀殆尽。拦截点的距离要考虑对小行星质量和成分的判断,如果它密度较,不是很坚固,可以等它靠近些再打,有助于提高打击精度:如果它比较结实,就尽量远距离拦,必要时组织二次或多次打击。

但要精确瞄准小行星却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会受云雾影响,另一方面不易判断距离,必须用多台望远镜同时观测,通过对空间角度进行解算,才能实现定位。

(摘编自付毅飞《若是小行星来了,人类举起怎样的“猎枪”?》,搜狐网,2018年3月20日)

材料四:

有研究预测,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直径在40至50米左右危险小行星的威胁,其足以摧毁一座城市。与此同时,美国宇航局还设想了使用核武器炸毁小行星的计划,但该计划的执行可能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而且其也将受到禁止在太空部暑核武器条约的限制。

不过在近期发表于《地球和行星天体物理学》期刊的论文中,作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Qicheng Zhang解释了激光如何使小行星移动,甚至使其气化的过程,从而避免地球受到撞击。他表示,轨道行星防御系统将有可能使小行星加热到气化的程度。

当小行星开始喷出物质的时候,反作用力将会使它们离开现有的轨道。据介绍,如果DE-STAR具有大约100米宽的激光阵列,那它就能使一颗320万公里之外、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偏离方向。此外,另一个系统DE-STARLITE如果运行15年,便可以使一颗直径约300米的小行星偏移大约1.3万公里的距离。

而中国在激光器的研究陆续进行了CO2激光(电激励、气动激励)、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和X射线光等探索,其中CO2激光和化学器的输出功率达万瓦级以上,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而在强光激光破坏研究方面,中国对激光的热和力学效应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在面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是有能力将其击毁的。

(摘自《400年一次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中国有能力应对吗?》,趣头条,2017年4月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生命史上可以考证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是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那次灾难,小行星的撞击致使地球上80%的生物物种消亡。

B.小行星“贝努”若撞上地球,其威力将无比巨大,但因为引力会让贝努改变轨道不会撞上地球,所以现阶段不需要担心世界末日。

C.只有对小行星进入大气的具体时间、姿态角度等具体细节进行精确计算,才能确定其运行轨道,从而选择合适的拦截点将它击碎。

D.激光改变小行星轨迹的原理是,激光给小行星加热,使其喷出物质,反作用力使其离开原有轨道,从而避免与地球相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行星的个头大小关系着小行星碰撞地球时对地球造成的危害程度,绝大多数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的小行星,对地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B.寻找并监视一些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提前精确算出小行星进入大气的相关数据。并适时对其采取措施,有助于降低其道击地球的风险。

 

C.在地球上精确瞄准小行星有不少困难,利用核武器炸毁小行星也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但科技的进步总能让人类找到应对的办法。

D.利用激光技术制造强光激光器,输出达万瓦级以上功率强光,在面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将其击毁,中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3.科学家们如何应对“小行星撞击球”的威胁?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对历史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盛玉雷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

主张“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告诫“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指出“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强调“要坚持正确历史观”。

以史正人、以史化风,在当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人说,“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对这样的灵魂之病,还需彻底祛除病灶。荧屏上,民族罪人被演绎成风度绅士,时代楷模却被塑造成道德有亏,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被矮化成“宫斗”“权谋”;网帖里,有人调侃污蔑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编造篡改党史、国史、军史;生活中,“精日分子”出没,出格举止挑战底线……无论是所谓“重新评价”的虚无主义,还是所谓“还原真相”的解构崇高,或者所谓“利益至上”的泛娱乐化,都是以主观替代客观、以片段取代整体、以臆想揣摩史实,不仅影响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危及国家发展的价值底盘、精神基座。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探索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基体”,构筑出亿万人民的“意义世界”。鲁迅曾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轻视历史、歪曲历史、消解历史,如何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梁启超认为,历史是“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的确,历史不仅拥有“时空位置的特殊性”,也存在“时间的秩序”“因果的联系”。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观察历史,就容易忽略客观的史实、必然的规律、主流的叙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说到底是将历史当作了予取予求的工具,是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歪曲历史来歪曲未来。只有全面、客观、综合地认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能让历史告诉未来、从历史走向未来。

历史从不遥远,也从未远去。常葆一颗敬畏之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我们就能在了解昨天的基础上,把握今天、开创明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源头,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难以扎根现实和开创未来。

B. 历史和事实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坚持正确历史观,尊重、思考历史,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C. 当前轻视历史、歪曲历史、消解历史的现象泛滥,这不仅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危及国家发展的价值底盘、精神基座。

D. 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全面、客观、综合地认识历史,历史才能成为予取予求的工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多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从而强调了“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B. 文章用较多笔墨列举当前歪曲历史、消解历史的现象,使文章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C. 文章引用鲁迅和梁启超的话论证了历史和未来的因果关系,强调要全面对待历史。

D. 文章从历史意义、当前现象、如何正确对待历史等多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

3.如何才能对历史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