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请以“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例文: 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 有人说成长就是学会坚强,有人说成长就是学会独立,有人认为成长就是学会自信,而我却认为,成长就是学会满足。 小时候,别人要是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擅自使用我的东西,我肯定是要和他大战三百回,直到他愿意赔偿我为止。但是现在,我肯定不会为一件这样的小事大动干戈,但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会在打趣的说道,“橡皮自己动了,跑到你的本上把英语单词消灭了,我是钢笔给你补上。”然后两个人便笑闹起来,尴尬也瞬间都消失了。 小时候,别人要是向我借了一块钱,我一定会牢记于心,要是他准时还还好,要是不准时,我说不定会集一帮“兄弟”,逼迫那人把钱还给我。但是现在,这样幼稚的做法肯定是不会出现的了,若是哪天我实在是手头吃紧了,我也只能佯装可怜的问道,“眼瞅着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啦,不知哪位神仙能出手度再下一劫?”听到这话,借过钱的同学都会自觉的伸出“援手”,解我这燃眉之急。 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哭了,也许我还会跟着别的小孩一起起哄,大喊着,“哭吧!哭吧!烂脖子哭的人本来就委屈,再被这么一刺激,反而哭的更厉害了。但是现在,我不再用一种嘲讽的心态去看人,但也不会以教导的口气去劝解,我更愿意,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我刚预感会下雨,果真下了。要是下得再猛烈一些,会不会伴随闪电和雷声?”哭的人往往听到了这里,都忍不住破涕为笑,并且找人帮忙,找我复仇,追得我满班跑。 小时候,班长就是皇上,班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违旨就斩。可是现在,一大波一大波的农民正在起义,搞得皇上的统治摇摇欲坠。皇上来了,“你去,帮我把那里打扫打扫!”这要是碰上了我,那我一定得智取,“臣今日不慎感染了风寒,这会儿腿不能动(久坐导致腿麻),呼吸还困难,实在是心有力而力不足呐!”皇上听到这儿,也拿我没辙,只能放我离开,回去修养。 成长,就是让你学会用自己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各种情况。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场景,或者是尴尬的,或者是两难的,又或者是可怜的,而幽默,也许正好能帮你解决这一切。无论别人的成长是什么样的,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 【审题】 以“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为题,为命题作文。“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稳重的一个变化过程。成长是向一个方向靠近,此方向为:个体所在社会人际圈的特定强权所在者的特定年龄处。“骄傲”,作为正面的意思,骄傲是一种对于达成目标,或是对于某个选择或行动,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种受到赞赏之后产生的情绪,对自我独立、坚强的形象感到满足,成为某个社会群体一份子后产生的归属感与认同,并因此衍生出满意的情绪,有时也作为自嘲鼓励使用。“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作为青春少年的你,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不断成就自我,找到自我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可以写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收获或启发感悟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写成长带来的影响等。 参考立意:有一种成长叫磨练,收获让你自豪;以自身的行动证实自己,找到自我认同感;成长,就是让你学会用自己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成就自我;有一种成长叫靠自己,成就自我等。 行文结构:开头可以写关于成长的认识,如“雏鹰逼迫着自己跃出山崖,只为以坠地之苦换来翅羽的强劲,创造鹰击长空的震撼”“清莲逼迫自己蛰伏等待,只为‘出淤泥而不染’之时惊艳世人”“精铁被迫遭受无数次锤楚,只为淬火之后锋芒出鞘,直指苍穹”等,得出结论“成长,让生命更加坚强,成就自我”。然后可以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写自己如何蜕变的,面对成长的收获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呼应开头。 【素材】 成长只有为一件事努力拼搏,坚持磨练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做好,做对一件事,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风雨过后方能出现彩虹,锻炼之后才能滤出成功,美妍只在风雨中沉积。暴雪过后方能山清水秀,雄鹰展翅才能翱翔天际,崇高只在逆境中炼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雨雁减肥,展翅飞翔。 你也一定记得曾经穷困潦倒的梵高,在荆棘密布的丛林中高声歌唱,最终登上了美术史上的高峰。而现在,我们依旧记得千手观音中的倩影,我们依然为洪战辉的风雨人生历程而感动,我们依然为女排姑娘的愈挫愈勇的精神所折服。温室中花香难吐,如果要实现心愿,必须披荆斩棘;安乐窝里的雨雁无法展翅,如果要翱翔蓝天,必须要减肥锻炼。任何人如果要走向成功的彼岸,必须走出安乐,勇敢地迎接风雨,甚至雷电,在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一路高唱凯歌。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窄之人因受挫折,意志不坚定而一撅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该害怕它,而应直面人生,减小损失,直至成功的一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挫折无处不在,面对挫折,只当它是一阵阵微风,让它从耳旁吹过;面对挫折,只需把它看作小浪,千万不要让它在你的内心翻起惊涛骇浪;面对挫折,只消把它看作眼中一粒细小的砂子,流一滴眼泪就足以将它淹没。请记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直面人生,和其中种种的坎坷,让我们以坚强的意志把自己带向光明的目的地,相信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的前半生》里的一句台词说: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当你真的足够强大了,你就不会再害怕现实中的坎坷和曲折了。靠自己有时候的确挺心酸的,但就算是被逼出来,这也是一种能力,是谁也夺不走的底气。人活一辈子,能够从生到死从始至终陪伴着你的,只有你自己。有时候你想抓住一片树叶,依靠它承载全部的力量,却忘了一到秋天,树叶就要离开枝头。就像很多人路过你的生命,陪着你走一段路,之后又与你分别,也许再也不见。每个人都有自己注定要经历的苦和该走的路,没有谁能替谁前行一步,你必须自己去走,走扎实了,才能够不惧风雨,坦坦荡荡。有喜有悲,起起伏伏,才是真实的生活。就像一杯没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但回味起来却是久久的唇齿余香。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所历经的苦难,都会成为你未来岁月里耀眼的勋章。余生,愿你靠自己,努力生长,眼里长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 成长即是意味着失去,也同样意味着得到,有所学习,就会有所收获,而我觉得最好的一种成长就是成为你的骄傲——我的父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下列前人对《论语》的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任选其中一则加以阐述。要求:结合《论语》中的一条语录,分析合理,160字左右。

①《论语》所言之义理(指合于道德的行事准则或道理),精且粹矣。——清・李元度

②儒者崇实,故《论语》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指表达心意)而已。——鲁迅

(2)请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物,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献给他(她)。要求:符合人物特点,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各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烟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已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王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文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19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別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已,对于这已,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礼记·祭统》《礼记·大传》中的语句论证了什么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知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①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②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乙)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エ作,找不到去略,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③     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④      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知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A.①缕缕        ②潺潺        ③呆        ④溜 B.①阵阵        ②脉脉        ③耗        ④片

C.①缕缕        ②脉脉        ③耗        ④溜 D.①阵阵        ②潺潺        ③呆        ④片

2.朱自清说:“我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史铁生说:“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分析这两句话中的“且”与“并且”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荷塘月色》写到了“另一世界”,《我与地坛》也写到了“另一个世界”。根据文意,比较这两个“世界”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出诗文原句。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人生蕴含着丰富深沉的情感:“_____,天下归心”传达出曹操广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渴望;“______,复得返自然”抒写着陶渊明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道出了白居易宦海沉浮的感伤。

(2)艺术手法会增强古诗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李白的诗句“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以奇幻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了瑰丽的仙界;辛弃疾巧用典故,借刘裕“_____________”的壮举,表达了自己驰骋疆场、收复河山的雄心;韩愈通过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对比,暗含对士大夫“位卑则足羞,_____”这种耻于相师心态的批评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释)①眇(miǎo):这时泛指双目失明。②籥(yuè):管乐器,形状如笛。③没人,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烛而得其形    扪:_____(2)然则道不可求欤    卒:______

2.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

(1)作者借盲人识日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作者以_____________为论据,说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3)作者借“北方之学没者”来类比_____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