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山魂
徐建英
杨茂林做梦了,醒来后好一阵都恍恍惚惚的。
天气预报说,近日有雪。杨茂林听完后,当时嘟囔着骂了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三月的天,还下雪!”
三月的天还下雪,对他来说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大事。
他的大事儿在太行山下,在托梦沟里,从沟口到沟底,全是他的宝贝——那弯弯曲曲的十几里,一边是娇俏俏的白,一边是羞答答的绿,连花苞也不愿落后,隔天能见胖上一圈,看一眼都欢喜极了。
以前的托梦沟是啥地方,太行山下谁人不知啊!山有万亩,都是荒岗。除了大块大块的片麻岩,就是成堆成堆的乱石岗,石缝里偶然掺和的土坷垃,夹的都是石灰层,藏不了水,扎不了根,种什么烧死什么。
那个叫李保国的农大教授来了,他说,种核桃吧,薄皮的大核桃!
托梦沟的人就笑:“这教授,是读书读呆了吧,祖祖辈辈杂毛都不长的石头山,能种核桃树?做梦去吧!”
“做梦呢!”杨茂林也这么认为。
在李教授的游说下,更多的村民还是半信半疑。但有的村民动了心,穷了祖祖辈辈的托梦沟,有点梦真比没梦强。
那片麻岩山被爆成了一条条的沟梯,别处集来了土。有墒,山能蓄水了,可种下的核桃,还是枯死。托梦沟的人爆坡蓄水,几经辛苦,半截梦随着栽了又死的苗,碎了。
李教授又来了。他说,种植的方法不对,传统踩踏栽培后再浇水的方式,得改。改!他亲自动手,培育了42棵核桃苗,为便于分辨、记录,每棵苗,他都吊上了一张特别的扑克牌。
光阴流逝,42棵核桃苗变成了无数的核桃树,万亩荒岗真变成了万亩核桃林。每到秋季,满坡满树披着绿,果宝宝摘下,剥去皮,“咔嚓”一捏,掰开的都是清香,掰开的都是一车车的生计。
怎么感谢呢?给钱,人家李教授不要;送礼,也不收。人家还说了,我最骄傲的就是让自己变成了农民,再让农民变成我。那就再仔细想想如何感谢吧,可人家却走了!
天更阴沉了,像一口倒扣的大锅盖在托梦沟上,盖在杨茂林的心口上。核桃园的花正开,一串串绿色的小花,随着雪粒儿的飘扬,一朵朵瑟瑟在叶子间,瑟瑟得他的心很痛很痛。
怎么能不痛呢?日子才好几年,现下核桃正壮年,正在盛花期,再这么冷下去,冻害会影响授粉,导致减产,托梦沟又剩噩梦了。
对策不是没想过,旧衣服旧被单搬去了果园,可几万亩的果园呢!杯水车薪。作为负责人,杨茂林不敢合眼,也合不了。但在刚刚,他居然做梦了。迷糊中醒来后,他失声高喊:“李老师!”摸过贴在胸口的手机,摁出那串熟悉的电话号码,“嘟”的一响,蓦然醒了。杨茂林鼻子一酸,挂了电话。
揉揉凌乱的头发,杨茂林努力让自己镇静,让自己清醒。梦如此真实,太过真实了。梦中人说话时习惯性的双掌挥动,激动时的眉骨耸动,还有那熟悉的声音,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之后猛拍后脑勺,拨通了林场的电话,匆匆吩咐后走向外面的柴屋。
果园浓浓的烟雾在白雪中升起,十几里弯弯曲曲的托梦沟像立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中。
杨茂林的手机急促地响了,屏幕上的来电显示上跳跃着李保国教授。他一怔,电话里一个熟悉的女音急急响起:“小杨,刚看到李老师的手机上有你来电,只一声。我查了天气预报,你那边的气温越来越低,得加紧给核桃园加温!”
“谢谢郭老师,果园都熏上烟了,温度慢慢在升。”
电话那边的声音溢着惊喜:“太好了,太及时了!小杨,你也成农林专家了!”
握着手机,杨茂林哽咽了:“师母,就在刚刚,我梦见李老师了,他……他在我梦里说,小杨,快,上园子里熏烟,每坡每梯每行都点上柴草…… ”
电话那端的人,沉默了。
沉默过后,一声长叹传来:“你们的李老师,把根扎在太行山,太深,太深了! ”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10期 )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倒叙的手法安排故事结构,杨茂林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三月的天,还下雪!”的抱怨,引出了对故事的回溯,设置悬念,避免平铺直叙。
B.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李教授的形象。写村民对石头山能种核桃树的怀疑反衬了李教授的专业精湛,杨茂林的感恩则侧面表现了李教授对村民热情无私的帮助。
C.小说环境描写巧妙精当。“天更阴沉了”,既是写天气,也写出人物内心的沉重;“果园浓浓的烟雾在白雪中升起”,则启发了杨茂林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应对雪灾。
D.以师母的一声长叹作结,篇末点题,包含着对李教授无尽的思念之情;同时,结尾处重复“太深”这一词语,强化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令人回味深思。
2.小说的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梦”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部分传统手工艺和创作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后继无人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在于部分技艺者有心发展传统文化,但缺乏资金保障。其次,当前多种外来文化冲击着民族文化,很多人对外国的文化更加热衷,对于继承传统文化事业缺乏兴趣。因此,当前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十分关注,但是如何传承以及传承路径都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包括自然性传承和社会干预性传承,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论证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首先,自然性传承指的是不需要社会性干预,完全依赖个人行为的传承延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很多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延续至今,主要为个体之间的言传身教和口传身授。在部分地区,该传承方式早已演变为民间生活的基本形态,比如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但这种传统的方式也存在缺点,不容易被社会熟知,容易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制约等。
其次,社会干预性传承是指在立法机构、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干预下的传承。该传承方法有许多优点: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制度的建设,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还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关系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法还存在争议,对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态和鼓励创新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非遗文化都是活态的,是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与时俱进,应该利用动静结合的保护措施开展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人的智慧和结晶,需要改善传承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传承。
(摘编自赵永华《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发展》)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外来文化的入侵,让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从精神层面上团结和号召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华儿女,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化挑战为机遇,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输出,从而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经济资源。人文旅游的发展依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弄清家底,清楚地知道它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充分利用其优秀的文化特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实际体现。同时,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国人自觉地去保护自己的文化,很多民族和地区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自身的发展。
(摘编自李朝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化适度开发,发展到文化产业行列中,将其文化属性转化为文化产品,有效的进行资本运作,在开发运用中,有的能很好地做到文旅融合,这样不仅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也使非遗得以很好的重视、保护和传承。但有些地区保护非遗同时更看重非遗潜在的商业价值,希望申遗成功后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化运作,使非物质文化遗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呈现出消亡趋势。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消费时,商家、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过度改造和包装,看似弘扬了民族文化,实质丢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致使非遗失去原貌。
(摘编自奚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分析》)
材料四:
中国国家级“非遗”省域分布表
注:1.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属于独立的经济域,由于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在此不计算其GDP占比。2.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2011);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年)。
(摘自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
1.下列对材料四中图表信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山东的国家级“非遗”个数在150个以上;山西、广东、河北、江苏、贵州、北京、四川、新疆、福建、湖北、云南等 11 省区的国家级“非遗”个数在100~150个之间。
B.国家级“非遗”空间分布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看,东部多于西部,西部多于中部。浙江、山西、贵州的国家级“非遗”个数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内均居于首位。
C.国家级“非遗”空间分布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如东部的浙江、山东、广东、江苏这些经济较发达省份,其拥有的国家级“非遗”数量较多;中、西部地区也大多如此。
D.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国家级“非遗”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江西、广西、重庆、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只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能促进国家级“非遗”个数的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性传承和社会干预性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两种主要形式,前者完全依赖个人行为,后者需立法机构、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的干预。
B.以个体之间的言传身教和口传身授为主要手段的自然性传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常见方法,它在某些地区已经演变为民间生活的基本形态。
C.非遗保护和传承具有精神财富与经济资源的双重属性。它在精神层面上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文化的输出。
D.保存非遗面貌,才能彰显非遗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有效的资本运作,释放非遗潜在的商业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3.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量资料的公开出版、数字化和大型数据库的广泛建立、史料检索方式的革命,使得可资利用的史料呈几何级数膨胀发展的趋势。以至于现在的学者常常陷入如何整理、利用手中大量资料的苦恼之中,随之就产生了两个困惑:一是即便我们认真研究了自己所掌握的史料,就表示我们真的掌握了所有的史料吗?二是即便我们掌握了所有的史料,就意味着我们真的找到揭示真相的最后钥匙了吗?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所有的数据库都不可能收藏完全我们所需要的全部史料,更何况由于人类作为生物的自身的局限性,也无法阅读完所有的数据。
以对古代商人好儒原因的分析为例,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较好的做法就是对古代文献中关于“好儒”的记载都进行一番考察,可仅仅“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关于“好儒”的记载就多达近4000条,要想仔细读完这4000条材料,显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些时间的代价往往是当下的学者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者必须抛弃穷尽史料的幻想,应从不遗余力地搜集史料转向深度解读史料,让深度解读史料成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的新常态,从而实现对历史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认识。
钱乘旦曾说:“史学终究是史学。”尽管大数据必然会对史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引起所谓革命性变革,但它不能改变史学研究的本质及史学的学科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对大数据时代的史学研究进行研究时,轻易地甚至盲目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它并无多少助益。同理,“史无定法”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从未告诉我们有哪些方法不应该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但凡有助于揭示历史真相的方法、手段都应当也必须要成为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某些方法视作是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敢在历史学研究中加以尝试,无疑是作茧自缚。
因此,在讨论大数据时代的史学研究问题时,不应急于创造新的概念或将其界定为一门新的史学分支学科或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而应注重从实践层面探讨大数据在史学研究中如何具体运用、有何影响等基本问题。与其将“大数据时代的史学”视为一门新的史学分支学科,不如将“大数据”视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基本方法。大数据在史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不应满足于史料数量的增加和检索方式的便捷化,而应更加注重史学研究思维的转变:一是以史料的完备性为基础,实现对历史问题从局部认识到全面认识的转变,避免一叶障目、盲人摸象;二是从专门探究因果关系向兼顾相关关系转变,从而更好地预测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今天,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还将加速发展,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下,所有的史学研究者都必须尽快转变思维,掌握技术,抢占先机,推动史学研究真正加速发展。特别是面对当前史学碎片化之风盛行,史学研究者更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收集、检索、整理史料方面的高度便利条件,推动史学研究风气的转向。同时,要让深度解读史料成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的新常态,从而推动人类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更加全面,让历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更加得以彰显。
(摘编自梁仁志《大数据: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数据时代,学者只有掌握所有的史料,才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B.在大数据时代,搜集史料不再有价值,史学研究者应转向深度解读史料。
C.史学研究的本质及史学的学科属性不会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而发生改变。
D.史学研究者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高度便利条件,就能推动史学研究加速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古代商人好儒原因的分析一例,证明了大数据时代史料收集、检索的便利性。
B.文章通过因果分析,论述了将“大数据”视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观点。
C.文章呈现层进式结构的布局,第4、5段主要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论述。
D.本文辨证分析大数据对史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文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可资利用的史料呈几何级数膨胀发展的趋势,所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史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B.盲目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或者不敢尝试某些方法,都是没有正确把握史学研究的本质及史学的学科属性的表现。
C.旧的史学研究思维侧重对历史问题的局部认识和专门探究因果关系,这给了解历史真相和预测历史趋势造成了局限。
D.要让深度解读史料成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的新常态,关键在于史学研究者必须尽快转变思维,掌握技术,抢占先机。
请以“有一种成长让你骄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下列前人对《论语》的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任选其中一则加以阐述。要求:结合《论语》中的一条语录,分析合理,160字左右。
①《论语》所言之义理(指合于道德的行事准则或道理),精且粹矣。——清・李元度
②儒者崇实,故《论语》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指表达心意)而已。——鲁迅
(2)请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物,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献给他(她)。要求:符合人物特点,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60字左右。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各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烟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已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王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文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19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別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已,对于这已,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礼记·祭统》《礼记·大传》中的语句论证了什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