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麻是世界上古老、有名的致幻植物,具有一定的成瘾性。______,小剂量使用大麻会让使用者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大剂量使用大麻,则会出现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状态,甚至患上大麻中毒性精神病。身体机能方面,短期少量使用大麻会使人体出现充血、心跳加快、肺部剌激咳嗽、食欲增加以及血压降低等状况;______会引发脑退行性变化的脑疾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和神经疾病等身体疾病。大麻依赖主要体现为_____,而身体的依赖较轻,不易产生耐受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对“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进行了精彩又高度概括的总结。这种“成竹于胸”的创作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色——捕捉物象的神韵;默记物象的音容特点;快速落笔,留住稍纵即逝的物象姿态和艺术感受,所画作品既能形似,亦复传神,对于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艺术表达,无疑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______)。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下,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是十分重要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
B.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这才是真正的作品。
C.既是时代写照,又是艺术写真,这才是传神的作品。
D.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时代写照,更是艺术写真。
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抓活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那枝,那叶已成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B.乐景可以写哀情,哀景也可以写乐情,甚至会“倍增其哀乐”。
C.海伦·凯勒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D.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对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B.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是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C.画家深入社会实践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D.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生活,对新时代大量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水波起伏,猿啼凄清的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比喻修辞的运用不仅加深了主题的表达,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如“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阿房宫里桥梁和复道的奇丽、壮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边事①
[唐]张乔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⑥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此诗为诗人游历边塞之作。②调角:犹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③青冢:汉朝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④梁州:当时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境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公元857年,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⑤穷边:边地。⑥蕃:指吐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对调角、清秋、征人、戍楼意象的描写,描绘出一幅边境生活图,传递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信息。
B.颔联第二句诗人描绘眼前凉州之景被吐蕃占领的凉州,如今又回归大唐。夕阳余晖下的州城一派安定祥和。
C.颔联“青冢”与“梁州”相对。诗人把王昭君和亲之事与当前边关安宁境况联系起来,表明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
D.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边塞“大漠”的宽广无边。此时没有了军兵阻挠,游客在广阔的边地观光。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用何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①,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堰,以为捕鱼,而潜从堰下过军。比贼追之,决水巳深,不得度。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黧乡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B.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C.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D.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时,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羌,我国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与汉人杂处从事农耕。
C.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为一郡最高长官。《桃花源记》中“诣太守”与文中“太守”相同,都指官名。
D.假节,借给符节。皇帝将符节拿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当任务完成后,臣子可自行处理符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外游结交部族首领。年轻时曾游历羌人的聚居地,广交部族首领。有部族首领来投奔他,他杀牛设宴款待。
B.董卓力量过人使人生畏。他可以同时带着两副装箭的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地区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C.董卓所得赏赐全部分发。他击败羌族人,升任郎中,得到了赏赐,便把赏赐全部分给将土,自己什么也不留。
D.董卓用谋略保全了军队。在葵园狭被羌胡围困时,他就在要渡的河上修建一道水堰来假装捕鱼,暗地撤走了军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春,边章将数万骑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
(2)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刀
陆蠡
有从远僻的山乡来的人望见了这名胜的小山,便呵呵大笑道:“这也算是山么?”双手叉住腰笑弯到地。好奇的听客便会从他夸张的口里听到他所见的是如何绵亘数百里的大山。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那是因为在清潭里照见了它自己的影。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野桃自生。不然则出山来的涧水何来这落英的一片?有一少女,她有一天正背了满筐的松针回来的时候,觉得竹筐异常的沉重,便靠着竹筐坐下,却永久地坐在那儿了。山间人都说是因为她生得太美丽,被什么山灵或河伯娶去了……
听者道:“你的家乡便在这深山里么?”
怎的不是!
“这是我听到过不只一遍的故事……我颇想知道别的东西。”
你不是轻视幻想的编织么?那末让我选一个实际的故事说给你,只可惜有一个悲惨的收场。你愿意知道山居的人是如何获得每天的粮食和日用品么?他们大都靠打柴锯木为生。他在高山上砍得松柯,搁在露天底下一个月两个月,待干黄的时候挑到附近数十里外的村镇,换取一把盐,几枚针,一些细纱布,有时带回一片鲞,一包白糖……
冬天,他们砍下合抱的大树,截成栋梁楹柱的尺寸,大概不会超过一丈六尺或一丈八尺,或则锯成七八分对开的木板,等到明春山洪暴发的时候,顺水流到港口,结成木筏,首尾衔接像一条长蛇,用竹篙撑着,撑到城市的近郊,售给木商运销外埠。
山势陡峻的所在,巨大的木材无法输运,那只好任它自己折断自己腐烂了。但是他们砍取寸许大小的坚木,放在泥土筑成的窑里烧成木炭,这样重量便减轻了四分之三,容易挑到外面来,木炭的销场是很好的。
“你说得又远了。没有指示给我故事的连索。”
是哟!事情便是这样:他们是靠打柴烧炭为生。但是你知道城市里的商人的阴恶和狠心么?他们想尽种种方法,把炭和木板的买价压低,卖价抬高。他们都成了巨富了,还要想出更好的方法,各行家联合起来,霸住板炭的行市。他们不买,让木筏和装炭的竹簰搁在水里,不准他们上岸,说销场坏了,除非你们完全让步。
但是谁都知道这是鬼花样啊!
有的让步了。因为他们垫不起伙食费,有的呼号奔走了,但得不到公正的声援,因为吏警官厅都和他们连在一起。山民空着手在城里徜来徜去,望着橱窗里诱惑的东西,一袭夏季妇人穿的拷绸衣,红红绿绿的糖果,若能花了几个子儿带回去给孩子们,那他们多高兴啊。
并且他知道家里缺少一把盐,几升米,那是要用钱去换的。
他们忧郁了。口里也不哼短歌,妒忌地望着大腹便便的木行老板,竟想不出办法。
交易是自由的,不卖由你,不买由他,真是没有话说了。这里由山村各户凑合成的木筏是系着许多家庭的幸福,纵然他们不致挨饿,他们的幸福的幻梦是被打碎了……。
“我希望这木行老板有点良心,他们是够肥了。”
若希望在他们的身上得到怜悯,抱那希望的人才是可悯的。可是事情的解决却非常简单,你愿意听我说下去罢。
一天,一位年青的人随着大家撑着木筏到城里去,正在禁止上岸的当儿。大家议论纷纷想不出主意。这位年青的人一声不响地在一只角落里用竹片削成一把尺来长的小刀,揣在怀里,跑上岸去,揪住一位大肚皮的木行老板,毫不费力的用竹刀刺进他的肚皮里,听说像刺豆腐一样的爽利,刺进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血溅出来,抽回来的时候,满手都是粘腻的了。他跑出城来,在溪边洗手的时候被警吏捉去。
“你说了可怕的故事了。我没有想到你会说出这样吓人的语句,在你说到松林中簪花的少女……那—片美丽和平……你驱走了刚才引起的高山流水的奇观,说桃花瓣从淙淙涧底流出来呢……我懊悔听这故事,但是请你说完。”
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传犯人来问:
你是持这凶器杀人么?
是的。
这怎么成?
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大家脸都发青了。当时便没有继续讯问。各木板行老板也似乎怵于竹刀的威力,自动派人和他们商订条件,见了他们也不如先前的骄傲。
厚钝的竹刀割断了这难解的结。“便是这样”的斩钉截铁的四个字胜于一切的控诉。你说这青年是笨货么?
“这位青年结果如何呢!”
听说刺断动脉后流血过多死了。……否则,他将在暗黑肮脏的牢屋里过他壮健的一生。
(有删改)
创作时代背景:《竹刀》是陆蠡在抗战时期,于1938年完成的散文。在《竹刀》的附记中他写道:“这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将仍继续着,我惭愧这小小的散文集未能予苦难的大众以鼓励和慰藉。”尖锐的矛盾,让陆从个人心灵的抒写中走了出来,开始直面残酷的现实。1942年陆蠡因负责出版靳以的爱国反日的长篇小说《前夕》和进步刊物《文学丛刊》等,在上海被日本侵咯者逮捕。最后因严刑拷打吐血身亡,终年34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有关“竹刀”的“实际的故事”。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让读者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引发思考
B.文章开头描写山居人用“怎的不是”一句回答了好奇听客的提问,答话的反问语气突出他身为山居人的自豪感。
C.文章画横线部分描绘了山居人的勤劳,说明木筏对他们的重要,照应了下文木筏是山居人家庭幸福所在的内容。
D.文章借城市商人压榨山居人及山居人“幻梦”破灭的描写,刻画了商人的奸诈和山居人的麻木不仁,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
2.“若希望在他们的身上得到怜悯,抱那希望的人才是可悯的”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和创作时代背景,请简要分析“年青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