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使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保家卫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为民众谋幸福,也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的为世界谋大同……人因寻求使命而无比坚定,因肩负使命而愈显尊严,因履行使命而更加崇高。

 

【例文】 担负使命 有人说;“背上使命是辛苦疲惫的,但人因使命而成为强者。放弃使命是轻松却又无知的,如果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就不复有生命存在。”因为有了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因此军人就必须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老师的使命是教育下一代,因此他就必须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因此他就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必须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毕生奋斗铸神剑”,不辱使命谋打赢,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成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杰出军事指挥员,杨业功之所以能在41年的军旅生涯中把每一份炽热都献给他所热爱的军营,献给他所追求的导弹事业,献给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是因为他始终牢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始终牢记着一名当代军人的神圣使命,是因为他把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看得比一切还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说,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正是有着这样强烈的使命感,杨业功始终从临战的状态、实战的标准和“倒计时”的紧迫感,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打不赢未来战争,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他一心一意想打赢,聚精会神谋打赢,义无反顾、不知疲倦地为打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名唤昭君的绝代女子,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放弃了歌舞升平的华丽后宫,担负起维系和平安定的重任,用一生的流年换取大汉百姓的安定,撑起大汉王朝的半边天。同样是女子,担当民族使命的女子会迸发出无比顽强的精魂。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朔北的环境严酷,大漠的狂风凛冽,血色残阳勾勒出一个伟岸的剪影——苏武,那个用忠贞大义担当起国家使命的英臣,在富华豪奢与民族大义之间选择担当起国家的使命重任。即使历经千磨百炼,担着使命的他,步履却越发坚实沉稳,在驼铃凄怆的歌声中,呼啸——“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担当着国家使命,人的精神会变得无比坚韧强大。担起国家使命,林则徐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起民族使命,岳武穆沉吟“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些为民族为国家担当起使命的人们,让我们仰止。 我们生逢斯世,也要勇于担当,为自己,为亲人,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勇敢地担负起自己使命,创造人生的精彩,书写生命的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立意,并围绕立意选材创作的能力。写作时要抓住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原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写的文体即可。材料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析】 第一部分先揭示了使命的内涵,可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保家卫国,可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为民众谋幸福,也可以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的为世界谋大同……从这里我们可以写各式各样的使命;第二部分阐明了使命的意义,我们因寻求使命而无比坚定,因肩负使命而愈显尊严,因履行使命而更加崇高。所以作文的立意可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使命感,青年的使命,教师的使命,医生的使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命,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我们要肩负自己的使命,我们要履行自己的使命,使命的意义等等。 参考立意: 1.青年的使命; 2.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使命感; 3.我们要履行自己的使命; 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命。 行文结构:开篇写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命,我们每个人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接着举了杨业功担负了自己军人的使命,打赢很多的“战役”;接着举了王昭君、苏武担负起了国家民族的使命而名垂青史;最后总结我们仰视担当着国家使命的人,因而我们也要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素材: 1.使命、责任能够焕发激情,能够激励斗志,能够成就大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杨业功报效祖国、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狮。他用尺寸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2.青春确实美好,每个人都意识得到这一点,但我们不要身在这美好年华中只看到了它的闪耀而忽略了使命的重要。现在,我们是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确实是生气蓬勃的朝阳;但别忘了我们也肩负着使命,我们还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请放下所谓的“让别人说去吧”,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对于青春使命,我们的青春更需要这样的警醒:“把自己该走的路走漂亮了,才可以去走自己想走的路。”而我们所肩负使命则更应铭记这一句提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培根说过:“青春是易逝的,你挥霍它,时间也会抛弃你。”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是我们最先触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然而,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呢?x有人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说:“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 4.应该说您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权力,更不怎么富有,但您的使命是高尚的,您的心血洒在未来的祖国的后起之秀上,不吝惜每一滴汗水,把每一份力量都给了您这群可爱的学生们。我敬佩您、我羡慕您,我敬佩您有渊搏的知识,可以在讲桌上海阔天空地谈论,我羡慕您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孩子,他们是这样依恋您,爱戴您,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会继续您的使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宋体字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其中,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宋体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古籍印刷的需要。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采用长方形的木板来完成。沿着树干的纵向切开,木板上有天然的竖直方向的纹路,而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与木板纹路方向一致,不太容易刻出印槽来;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成直角方向,就容易将木材纤维刻出印槽来。因此字体的横向较细,竖向线条较粗。但由于横向线条比较细,横向线条的端点就容易磨损,因此匠人们将其端点进行加粗处理。雕刻制版的刀工刻制的字,整体面貌呈现横平竖直。

为什么横平竖直是最好的选择?雕刻制版是一个耗时长、工序慢的工作,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本书就要雕刻大量的木板。如果要刻出毛笔手写体的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则刻字必然比横平竖直要大得多。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能太大,毛笔的手写体就不能作为雕版印刷的主要字体。

古代所刻的宋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明朝时期,文人追捧宋刻本书籍,于是刻匠们加粗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以抵抗刻版磨损,却依旧称之“宋体”。明代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粗壮、字形厚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其后,一些刻书匠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看上去清新悦目。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宋体的笔画变得横细竖粗、字形方正,这一类宋体字延续嘉靖时期苏州地区刻本的特征,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如万历本《礼记集注》。当时也有一类字形较长,“横细竖粗”更明显,如万历北监本《十三经注疏》。

到了清代,宋体字进一步发展,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清代的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此时的宋体字字形比明末清初更方正,更接近于后来我们熟悉的印刷体。到乾隆时期,宋体字已大体定型,其竖画起笔、横画收笔开始出现了三角装饰,与现代宋体字基本相同,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其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下列对文中“雕版印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印刷术对汉字形体直接产生影响,使字体呈现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特点。

B.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版工匠大多采用长方形的木板来完成雕刻制版。

C.匠人们刻制字横向线条、竖向线条时,竖向线条更容易在木材上刻制出来。

D.毛笔手写体不能作为雕版印刷的主要字体,与它变化多端,圆润细腻有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所刻的宋体有肥瘦两种,可无论肥瘦,都横细竖粗,方方正正,古朴端庄。

B.洪武体主要特征是横划很细、竖划粗壮、字形厚扁,可用于职官的衔牌、告示。

C.肤廓体是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的,横平竖直,易于雕刻,清新悦目。

D.到康煕中期,宋体字已经大体定型,其竖画起笔、横画收笔都出现了三角装饰。

3.“宋体字”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独运

工匠精神是媒体的热门词,一些相关联的事物也被笼统称为工匠精神,他们把“匠心独运”之匠心视同工匠之初心,甚至造出“匠心精神”这样的词汇。执着、专注、忍耐、毅力、坚守、信仰、负责任、追求完美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而“匠心独运”却指文学、艺术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专指创造性活动。以手工艺术为例,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从心意识到眼睛,再到指挥双手进行有独创性劳动的过程,它的反义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不仅感情和一般思虑出自于心,思想也出自于心,当下的设计、创意、意匠、谋划、创造等,自然也都出自于心。陆九渊把“心”看成宇宙本体,他在《杂说》中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有手工艺品都是存在于现象界的事物,同一种功能的器物可以有无数的变化,说明现象界的确有变动不居的特征,但变来变去,却总还让人能识别是什么。变中有常、常中有变,操纵这种变化的便是心意识。所谓“匠心独运”正是强调巧思、设计、独创性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匠心独运”的事例。如《南部烟花记》记述了张丽华所居“桂宫”的种种匠意:“于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屏风),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为营造月中蟾宫荒寒而清华的环境氛围,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技巧。有“匠心独运”在先,普通材料也可以被提升到至美境界。

理论上,设计的重要性无须再讨论,但在手工艺行业里总有人错误地把“工巧”视为第一要务,因此虛耗人力物力,制造出许多构思平庸,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器物或环境。比如《拾遗记》记述了汉代工匠为赵飞燕所居昭阳殿做的室内装修,它匠意不明,一味地堆砌贵重财物,营造的环境气氛太过怪异,既没有考虑其适用功能,也谈不上美。

《考工记》将制作精工产品规定为手工业生产的目标,将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以及四者的结合,看作必备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方法。工巧在其中仅仅是条件之一,显然不是孤立的。能称得上工巧的人,一定对天时、地气、材美有特别的“识见”能力。而不凡“识见”其实也被称之为“匠心独具”。

《婺源县志》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名叫瓖的艺人,禀赋奇异,屡屡推出佳作。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古残石堆中发现异材。宝玉、石雕类手工艺很讲究随形设计巧色利用。一般人面对一块璞玉或石料断然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既有眼力又懂剪裁设计的人,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色和自然质地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

人的双手是靠心脑和眼睛控制的,心脑不开窍或者修养不够,双手只会循规蹈矩,做机械性的简单劳动。心眼活了,眼睛尖了,手才会思想。所以,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匠心独运”指的是文学、艺术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专指创造性活动。

B.所谓的“匠心独运”强调技艺、巧思、设计、独创性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C.手工艺品是存在于现象界的事物,具有有变动不居的特征,操纵这种变化的是心。

D.拥有天时、地气、材美的“识见”能力,再与工巧相结合,可以制作出精工产品。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匠心独运”在手工艺术方面,表现为从手到眼,再到心有序进行独创性劳动的过程。

B.设计者运用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技巧,营造月中蟾宫荒寒而清华的环境氛围。

C.“心眼活了,眼睛尖了,手才会思想”强调了“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的重要地位。

D.璞玉或石料可以被有眼力又懂剪裁设计的人按照色、质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

3.“匠心独运”的缺失,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要这辆车

老舍

祥子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租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象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地痛快,因为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等主顾时多留神,少争胜。在僻静的地点,可以从容的讲价。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象只好信任他。车拉到终点了,人们问道,“哟,这么偏的地,都认识呀?”他不说话,就憨厚地那么一笑。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那撇着脚,象一对蒲扇在地上扇乎的,无疑是刚由乡间上来的新手。那头低得很深,双脚蹭地,跑和走的速度差不多,而颇有跑的表示的,是那些五十岁以上的老者们。那经验十足而没什么力气的却另有一种方法:胸向内含,度数很深;腿抬得很高;一走一探头;这样,他们就带出跑得很用力的样子,而在事实上一点也不比别人快;他们仗着“作派”去维持自己的尊严。祥子当然决不采取这几种姿态。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他重租了新车。看着这辆车,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心想值一百出头。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车!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

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的。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买上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

他真拉上了包月。可是,事实并不完全帮助希望。不错,他确是咬了牙,但是到了一年半他并没还上那个愿。包车确是拉上了,而且谨慎小心地看着事情;不幸,世上的事并不是面儿的。他自管小心他的,东家并不因此就不辞他;不定是三两个月,还是十天八天,吹了!他得另去找事。自然,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道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他坐在新脚垫儿上,细细端详自己的车,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

(节选自《骆驼祥子》,标题为编者所加,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用“两条瓠子”来比喻祥子脚脖子肿胀的情形,反映了拉车起始阶段的艰难,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文中“等主顾时多留神,少争胜”“在僻静的地点,可以从容的讲价”等细节,表明祥子已经初步摸索到了招揽生意的技巧。

C.文中详细地列举新手、老者们、经验十足而没什么力气的人拉车的跑法,主要目的是展示了作者对拉车行当的熟悉程度。

D.卖车的铺主在卖车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非常精彩,既表现了他对自己货品的自信,也体现他察言观色,善于做买卖的特点。

2.请简要概括文中祥子这一人物形象。

3.请探究“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4)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天下之势不盛则衰,______________。(吕祖谦《东莱博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徐仲车(仲车耳聋)

苏轼

恶衣恶食诗愈好,恰似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注]三州(原诗句中夹注):元丰八年予赴登州,元祐四年赴杭州,今赴扬州,皆见仲车。

1.请分析首联中写“霜松啭春鸟”的艺术效果。

2.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哪些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