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玠九岁而孤,为叔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玠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①,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子亮,有才学,官至尚书殿中侍郎。

(节选自《陈书·褚玠传》)

[注]①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在古代,通常一个县大约在百里左右,因此可以称“县长”为“百里之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B.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C.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D.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文中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手起家”的“起家”二字语义不同。

B.山阴,是古代地区名,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是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在文中也称“稽阴”。

C.志铭,刻在石碑上埋在墓地中的铭文,大多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D.东宫,是古代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玠才华横溢,深受时人看重。褚玠年轻时以才器著称,善于占卜,博学能文,所撰写的章奏杂文都能切中事理。

B.褚玠执法如山,不畏豪猾宠臣。褚玠担任山阴令时,捉拿陈显文处以鞭刑,杀鸡儆猴,使得山阴县无人再敢触犯法律。

C.褚玠关心政务,主张典制改革。朝廷典章制度废弛,执法官员因循守旧,褚玠主张制订条例,但因未完成而没有推行。

D.褚玠才德兼备,深受东宫宠幸。褚玠无钱返京时是太子亲赐粟米二百斛,过世之后更得太子亲自制作碑铭,以表追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

(2)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5.褚玠的“百里之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1.B 2.C 3.A 4.(1)太建年间,山阴县有很多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污罪被罢免,高宗对此十分担忧。 (2)如果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则确实如您所讲的。如果说我不懂从政之道,我不服气。 5.①输送租税,不落人后;②惩贪除恶,使奸吏心惊胆战;③为官清廉,不搜刮民脂民膏。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手敕”是亲手下诏,下手诏的意思,主语为“高宗”,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所出”是所检查出的,“军民八百余户”为“所出”的内容,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句意: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将情况向尚书台汇报,高宗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错误。《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不是墓志铭。《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篇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故选C。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善于占卜”错,文中没有“占卜”的语境,占,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此处取“用嘴说”之义,“占对”,意为“应对、对答”。 故选A。 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以”,介词,因为;“免”,被罢免;“患”,担忧;“之”,代词,指此事;“前后令皆以赃污免”(被动句)。(2)“其”,代词,他;“脂膏”,人民辛勤劳动所得的财富;“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宾语前置句);“达”,通达,了解;“服”,服气。 5.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题干问的是“褚玠的‘百里之才’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分析,我输送租税,不比其他县少,而且除去贪残暴虐之人,使奸吏心惊胆战。如果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则确实如您所讲的。如果说我不懂从政之道,我不服气。主要从输送租税,惩贪除恶,为官等方面分析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齐溪镇夜雨

马叙

这是一个小旅馆的雨夜

齐溪镇的夜雨与天下所有的夜雨一样

从天上落下,落到地上,流走

所有的雨水,看不到,只听到

直到乱了听觉

乱了的听觉,终于被连绵夜雨按住

渐渐地,听到了一滴,雨的清晰的声音

就如我的生活,一直以来乱糟糟

直到被一声嘘声突然理顺

以前的夜我基本睡得很好

只有今夜,齐溪镇的雨声,这个庞大雨夜的

一滴清晰的滴雨声,让我感慨半世人生

我有睡不着的理由

齐溪镇之夜,四周大山耸立

它们沉默地保护一滴雨声的到来

也保护我这个陌生人的一夜未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小旅馆的雨夜,点出了诗人的境况,他旅出在外,使得这个雨夜更有其深刻的意味。

B.第二节诗人从听觉混乱到清晰地听到一滴雨的声音,实际上指的是诗人内心从纷乱到宁静的过程。

C.第三节,诗人说生活被一声“嘘声”理顺,指的是这一滴雨声,仿佛是它用这一声晰的声音安抚“我”,使“我”得以宁静。

D.第三节“以前的夜我基本睡得很好”,而这个齐溪镇雨夜,诗人却感慨半生,暗示了这个雨夜给诗人带来的满是烦扰与感伤。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整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和夜拟人化了,雨和夜仿佛跟诗人交流对话,通过雨和夜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

B.诗歌语言优美却不避口语,直白之中又带着含蓄,潜藏在诗人内心中的情感总是在说与不说之间,因而张力十足。

C.诗歌开篇从小旅馆写起,这个小旅馆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因而诗歌所描绘的空间狭小逼仄,处处透着压抑感。

D.全诗都围绕“齐溪镇夜雨”来写,这既是诗人所处的环境,同时是承载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的情感在其中流动而变化着。

3.“它们沉默地保护一滴雨声的到来/也保护我这个陌生人的一夜未眠”,请分析“保护”一词中的情感内涵。

4.请你谈一谈,在这首诗当中,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衡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不朽名著的大作家,曾尝试回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写道:“艺术是一个人通过某种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受所感染,也体验到它们。”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美学史都要提到。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与那些职业美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得不一样。作家心中要有理想的读者,将情感诉诸文字,向这些读者倾诉,而接受者以自己的方式,与作者进行沟通,分享这一份情感。

有人指出,文学不过是一种生产活动。这是有道理的,他说出了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存在的状况。文学研究者一般将文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或“经典性”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类型文学”。“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

然而,文学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类型化与内在于文学中的反类型化冲动之间摆动。这种反类型化的内在冲动背后的动力源,在于表现和传达真情实感的需要。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如果没有作者深入人心深处的描写,就只是一个情欲泛滥而自取灭亡的类型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从一个出轨女人最后走投无路自杀的滥俗故事,成为感动世界的杰作,这些都是由于情感溢出了故事本身,点石成金,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

(摘编自高建平《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

材料二 

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

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

再次,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从这两个方面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了。

(摘编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

材料三 

民间文学反映了百姓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为什么会如此呢?

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谣,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

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较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此外,像故事或叙事诗里,某些构思或部分情节相似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别的民族影响的结果。如中国与邻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就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与那些国家的同种类作品的关系相当密切。从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是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

(摘自《民间文学》)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曾困扰人们许多年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直到托尔斯泰情感“传达说”出现才形成了一致看法。

B.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成功地将情感传递给读者,这无疑与他提出的“传达说”密切相关。

C.材料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身上所蕴含的人民性,其实也就是托尔斯泰“传达说”的具体体现。

D.从材料三看,民间文学由于不是文人创作,对照托尔斯泰“传达说”它完全是个例外,民间文学的宗旨是为生活服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职业美学家、学院理论家及批评家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因此没有揭示出艺术的本质问题。

B.《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能够成为经典,根源在于通过情感溢出故事本身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类型化的超越。

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D.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人民性”观点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名著的作家。

B.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

C.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

D.民间文学中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劳动歌谣、民间谚语、英雄传说等。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传达说”“人民性”“民间文学”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姿。”这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的一段著名书论。“唐代尚法”,即说重视法度是唐代书法的主流。唐代书家对前人的书法进行了总结,在书法结体和用笔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因此,唐人的楷书表现用笔应规入矩,即使是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逐渐改晋人兼用侧锋的笔法,而追求纯中锋的用笔。在崇尚法度的风气之中,出现了森严雄厚与端正劲健的“唐楷”,这其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典范之一。

《玄秘塔碑》极重法度,为唐尚法的典范。从笔法上看,以方笔为主,棱角分明。横细竖粗,字中如有两个竖画,则左细右粗,成为一种范式。当然整齐中也不乏变化,如“点”就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从结字上看,中宫紧凑,字画向外辐射。撇捺舒展,刚劲挺拔,疏朗萧散,收到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从审美上看,《玄秘塔碑》体势秀劲,神气清健。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杜甫也说:“书贵瘦硬方通神”。《玄秘塔碑》是“形质”“神采”兼有之。正如苏轼所说:“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正是因为《玄秘塔碑》艺术造诣如此之高,对后世学书者,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同时“欧虞颜柳”作为唐楷四家,在书史上是有特殊意义的,也几乎成了入书的唯一门径。他们展示给社会的不仅有严整的法度、鲜明的个性,更多的则是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严肃、执着。在他们的作品中“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处处显示着“心正笔正”的人格魅力。

1.第一段中“唐代尚法”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2.概括材料中《玄秘塔碑》的艺术特色。

3.从文中看,“唐代尚法”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湘云抽到的是海棠签,题着“香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请简述黛玉改字的依据。

(2)《边城》具有遗憾之美,种种遗憾与人心的隔膜是分不开的,而这种隔膜又常常发生在亲人和爱人之间。请从翠翠的角度,请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特意挂印封金,然后才从曹操处离开,这体现出关羽看重名节,光明磊落的精神。

B.《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疑心重的曹操因为中了庞统的反间计,误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后发现上当,但已来不及了。

C.《社戏》中,作者通过描写“平桥村”景美、人美、情美,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并在其中寄托自己美好的理想。

D.《茶馆》中,秦仲义说“我老觉乎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这表明他有爱国心、有民族自尊心。

E.《哈姆莱特》中,王后乔特鲁德具有双重性格:在老国王死后不久嫁给他弟弟,表明其薄情寡义;对于哈姆雷特表现出关切,表明其母性未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