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穷,也是比较而言。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穷,也是比较而言。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这是寓阔于穷,文章中的反衬法。也有人量入为出,温饱无虞,可是又担心他的孩于将来自费留学的经费没有着落,于是于自我麻醉中陷入于穷的心理状态....

穷时受人白眼是件常事,狗不也是专爱对着鹑衣百结的人汪汪吗?所以人穷则往往自然的有一种抵抗力出现,是名曰:酸。穷一经酸化,便不复是怕见人的东西。别看我衣履不整,我本来不以衣履见长;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别看我落魄无聊,我有所不为。这样一想,一股浩然之气火辣辣的从丹田升起,腰板自然挺直,胸膛自然凸出,裴褒啸傲,无往不宜。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块茅厕砖——臭而且硬,可是,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做王侯者亦以此,所以穷酸亦不可厚非,他不得不如此。(  )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理直气壮的要与贫穷绝缘,反倒被穷鬼说服,改容谢过肃之上座,这也是酸极一种变化。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酸若没有穷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B.穷若没有酸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C.穷若不支持着酸,它不能持久

D.酸若不支持着穷,它不能持久

2.下列各句中破折号和文中“他是一块茅厕砖”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一位小姐,或者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B.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B.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C.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D.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 从文段整体内容看,文章中心话题说的是“穷”,所以“穷”应该出现在句首,而非“酸”,排除AD;依据“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做王侯者亦以此”,可知是“酸”支持着“穷”,排除C。 故选B。 2.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破折号是对前文的说明或注释,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声音的中断,表示话题的转换,表示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表示强调等。例句“他是一块茅厕砖”后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项,表示对上文的总结。 B项,表示话题转换。 C项,表示解释说明。 D项,表示强调。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关联词语弄错,“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应改为“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排除AB;第二处,介词误用,删除“指着”前面的“以”;第三处,语序不当,“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应改为“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排除C。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屈原借助鲜花香草来彰显自己品行的愿望。

②白居易《琵琶行》用“______________” 两句侧面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姣好的面容。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保存古风,迎接春社祭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曾向蓬菜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①笛,缥缈宜闻子晋②笙。

天接海门③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注]①桓伊:东晋人,善于吹笛。②子晋:周灵王太子晋,善于吹笙。③海门:这里指长江的出海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诗人把他所要描绘的甘露寺比作蓬莱宫,顿时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色彩。

B.诗人用桓伊善吹笛和太子晋善吹笙来形容“孤高”“缥缈”,可谓神来之笔。

C.颈联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了诗人登上北轩后的所见所闻,显得浩渺壮阔。

D.中间四句围绕“高”字展开,三四句侧重直接写高,五六两句侧重间接写高。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仅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今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泰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放去也?诚愿留之。”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乃以实告之。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仅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节选自《史记.张仅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B.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C.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D.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笞,用竹板或荆条责打犯人的脊背或臀腿,在隋代至清代的五种刑罚之中较轻。

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此政策对秦一统天下起到了阻滞作用。

C.舍人,是特定官职称谓,战国及汉初则为王公贵人的私门之官,文中意指后者。

D.秦惠王,孝公之子,春秋时秦国国君,当政期间扩疆拓土,任贤用能,政绩突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擅长游说,宁辱不改初衷。他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在楚国因事被拘捕拷

打,其妻将之归因于游说,他却幽默而坚定地表示了游说的决心。

B.张仪颇具才能,深受苏秦赏识,他的游说之术早就被苏秦看好,后来被比自己先受重用的苏秦运用计策“排挤”到秦国,做了泰惠王的客卿。

C.张仪知恩图报,待人态度诚恳,得到苏秦门客的暗中帮助后,他才有机会拜见秦惠王;门客告辞离去时,他诚恳地表达出想要报恩的意愿。

D.张仪审时度势,做出明智决定。他未能察觉到本应是自己研习范围之内的权谋,加之又刚刚被秦国任用,因而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2)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稍稍近就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弃绝

泰戈尔

这是帕尔贡①季初的一个月圆之夜,早春到处吹送着满含芒果花香的微风。一只杜鹃藏在水塔边一棵老荔枝树的密叶中,它不倦的柔婉的鸣声,传进了幕克吉家一间无眠的卧室里,在这里,赫门达不停地把他妻子的一绺头发在他手指上绕着,一会又摆再弄她手腕上的一串金钏,使它发出丁当的响声,一会儿又拉下她头上花串里的花朵,让它垂覆在她的脸上。他的心情就像一阵晚风,在心爱的花丛中嬉戏,轻轻地把她摇到这边,又摇到那边,想使她活泼起来。

但是库松坐着不动,从开着的窗户望出去,眼神沉没到月光笼罩的无边的太空里。她对于丈夫的爱抚,仿佛毫无感觉。 

最后, 赫门达握住他妻子的双手,轻轻地摇着,说:“库松,靠近我一点,亲爱的,你看夜晚是多么美啊。” 

库松的眼睛从无边的太空转向她的丈夫,慢慢地说:“我会念咒,在一瞬间把这春夜和明月打碎。”

“你要是真会念咒,” 赫门达笑着说,“请不要念吧,要是你会念什么咒,能在一个星期内变出三四个星期六,还能把夜晚延长到第二天早晨五点钟,那你就念吧。

一边说着他想把他的妻子于拉得更靠近一些,库松却从他的怀抱里挣脱开来,说:“你知道吗?今天晚上我很想把我决定在临死时才说出来的一件事告诉你。今天晚上,我觉得不管你给我什么责罚,我都能忍受。”

赫门达正在想开一个玩笑,罚她背诵一段瘏耶提婆②的诗,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拖鞋声很快地走近了,这是他父亲哈利赫·慕克吉的熟悉的脚步声。赫门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感到心慌意乱起来。

哈利赫站在门外,吼叫着:“赫门达,马上把你的妻子赶出去。”

赫门达看着他的妻子,看不出她脸上有惊讶的痕迹。她只是用一双手捂着脸,用她整个灵魂祈求让她立刻化为乌有。杜鹃的呜声仍旧随着南风飘了进来,但是没有人听到。大地的美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唉,一切事物的样子多么容易改变呵。

赫门达:“那么现在你把一切都告诉我吧。”

库松用坚定平稳的声音,把她的事情严肃地说出来,她仿佛是赤着脚,迈着无畏的脚步,一步步地慢慢从火焰里走过去,却没有人知道她被灼伤得多么厉害。赫门达听她说完了,就站起来,走了出去。

库松料想她丈夫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并不感到惊奇。她和对待日常生活中任何其他事变一样地泰然处之——在过去的几分钟里,她的心情已经变得那么枯燥、那么淡漠。世界和爱情,自始至终似乎对她都是空洞虚幻的。连她丈夫从前对她谈情说爱的回忆,也像一把残忍的尖刀刺透了她的心,只给她嘴唇上带来了枯燥、冷酷,忧郁的微笑。赫门达刚才还对她低语说:“夜是多么美呵!”这一夜还没有消逝,那只杜鹃还在歌唱,南风还在吹拂着房间里的帷帐,月光还躺在打开的窗子旁边的床上,像快乐得疲倦了的美丽女神一样,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爱情比她自己还要虚幻呵!

赫门达整夜失眠:疲乏得像个狂人一样。第二天早上,他到波阿利家去,如烈火一般暴跳起来,用颤抖的声音质问说:“你亵渎了我们的种姓。你给我们带来了毁灭,你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你给我们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你还不肯罢手吗?。”赫门达静默了一会儿又吼叫道,“现在你为什么要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呢?”

波阿利极镇静地回答说:“当我看到你妹妹的婚礼一切都安排好了的时候,我心里想:‘好啦,我已经把一个婆罗门的种姓污损了,但那不过是责任感的问题。现在,另一个婆罗门的种姓又有被污损的危险,这一次我有责任来防止它。’于是我给他们写信,说我可以证明你娶了一个首陀罗的女儿。”

赫门达竭力控制住自己,说:“现在我打算休弃的这个女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呢?你可以供给她食住么?”

“我已经尽了我的本分,”波阿利·山克尔从容地回答说。

“照管别人休弃的妻子可不是我的责任了。外面有人么?给赫门达先生端一杯加冰的椰子汁来,还拿点槟榔。”

赫门达站起来,没有接受这丰富的款待,就告辞了。

在月圆之后的第五夜——那一夜是黑暗的。没有鸟叫。水塔旁边的荔枝树,看去像颜色不那么深的背景上的一道墨痕。南风像一个梦游者似的在黑暗中盲目地飘荡。天上的星星,想用不眨眼的警醒的眼光,穿透黑暗,来窥测深奥的秘密。

卧室里没有灯光。靠近打开的窗户有一张床,赫门达坐在床边,凝望着面前的黑暗。库松躺在地上,双臂抱着她丈夫的脚,把脸偎靠在上面。时间像宁静的海洋一般停住不动。在这永恒的夜的背景里,“命运”似乎画出了这唯一的一张永远有价值的画:周围是死气沉沉的,裁判者坐在中间,罪人伏在他的脚边。

拖鞋声又响了。哈利赫·慕克吉走近门边,说:“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不能再等了。把这女孩子赶出去吧。”

库松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用毕生的热情,抱住她丈夫的脚,不住地吻着,又恭敬地用她的前额触了一下他的脚,然后走出去了。

赫门达站起来,走到门边,说:“父亲,我不愿意休弃我的妻子。”

“什么?”哈利赫吼叫着,“你愿意放弃你的种姓么,先生?”

“我不在乎种姓,”这是赫门达的沉着的回答。

“那么我把你也弃绝了。”

(有删改)

[注] ①印度一年分为六季,就是夏、雨、秋、冬前、冬和春。帕尔贡就是春季②瘏耶提婆,印度一位著名诗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赫门达不停摆弄妻子库松的头发与饰物,反映出他对妻子的百般怜爱和内心的矛盾复杂。

B.面对哈利赫的怒吼,库松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她正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丈夫,可见她早已预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C.文本中哈利赫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他根深落固的种姓观念、急躁暴戾的性格特征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物形象鲜明。

D.本文和作者同时期创作的另一部短篇小说《素芭》,都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印度女性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3.小说题为“弃绝”,“弃绝”有哪些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追溯北京垃极分类历史,你可能想不到,全球公认最早出现垃圾分类的城市就是北京。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垃圾要分类收集》,市政府参事、“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说,当时提出垃圾分类的背景是“勤俭建国”。在彼时的背景下,废品回收业十分发达,市民会把牙膏皮、橘子皮、旧报纸等分门别类送到废品站换钱。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则开始于90年代末。1996年,在政府指导下,西城区大乘巷社区成为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最初,6个大垃圾桶贴着不同标志,分别收集报纸书本、塑料泡沫、碎玻璃和废钢烂铁等。到了2000年左右,小区的垃圾桶变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极和其它垃圾。从形式上看,垃圾分类已经迈出步伐,但是,问题却接踵而来。由于后端垃圾分类设施缺位,前端细分的垃圾到了运输处理阶段,又被一股脑地倒在了一起,“分垃圾有什么用呢,到最后还不是混在一起?”居民们提出了疑问。“可以说,2008年前,垃圾分类设备作用不明显,”王维平坦言,“2008年北京才建起第一座垃圾焚烧厂,在2008年前,北京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填埋。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的现状,北京并不是个例。”

(摘编自《20年后北京重启垃圾分类),北京晨报,2017年8月8日)

材料二:

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与以往法律法规有所区别的是,上海市此次实施的《条例》,不仅实现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全覆盖,同时还加大了惩处力度,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条例》中,除对个人混投行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5万元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此外,《条例》还确立了失信惩戒制度。另外,《条例》中还专门提出“促进源头减量”。其中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摘自(上海今起执行“最严垃圾分类”,新华网,2019年7月1日)

材料三:

垃圾分类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无用垃圾。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相关部门应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效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收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摘编自350百科(垃圾分类)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回顾了北京垃圾分类的历史,说明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曾做出过积极探索。材料二陈述了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措施,突显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B.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便设立了政府指导下的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小区。然而,垃圾分类虽在形式上迈出步伐,却因后端分类设施缺位而难见成效。

C.《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其不仅实现管理区域、对象全覆盖,还对个人、投放单位、收运单位等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D.三则材料显示, 垃圾分类工作已被提到重要日程,国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已明显转变。由此,探寻更加合理的垃圾分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