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把好自己的“情趣关” 漫画中的人,蜷缩于沙发之上,专注于手机不能自拔,下面写有文字说:“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若非一时失意,便是胸无大志精神空虚”。漫画中的人,正是因为生活情趣低级、不高雅,才沉迷于手机,迷失了自我。 由此看来,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情趣高雅的人,不会因清贫而停止精神前行的脚步,也不会因富足而沉湎于声色犬马,更不会因世事变幻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因坎坷磨难而丧失信念和勇气。即便山穷水尽,也能葆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朝着人生的高地不懈进发。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郑培民到任长霞,从吴天祥到牛玉儒……多少时代先锋用他们的生命历程向我们昭示什么才是高尚的情趣,什么才应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构筑高尚人格的基石。培养高雅的情趣,有助于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善莫大焉。一个人只有守护住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社会利益、自我幸福与社会责任,从而做到克己忘我,竭诚奉献;才不会在各种诱惑面前难以自持,消极堕落,丧失心灵的安宁;才能经受住钱权声色的考验,真正做到心不乱、眼不花、嘴不馋、手不伸,知所爱、知所惧、知所守、知所拒。 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个人的生活情趣会对时风、世风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个充分开放、思想多元的社会中,只要是健康高雅的情趣,就应当得到理解、尊重和倡导。因为它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促进个性发展,强化幸福感,还能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氛围。 因此,每个人都应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守住高雅的生活情趣。 现在很多青年,正如漫画中的人一样,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满足于感官的刺激,追求物质的享受,非但胸无大志、精神空虚,还可能相互影响,危及社会,所以要给这种人开一剂良药:把好自己的“情趣关”。 我们切莫做漫画中人,而要像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那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本题是漫画作文。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判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判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漫画中有一个人,蜷缩于沙发之上,专注于手机不能自拔,下面写有文字说:“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若非一时失意,便是胸无大志精神空虚”。依据漫画中的图形和文字,可知漫画讽刺某些沉溺于感官刺激或物质享受的人,考生可以由此进行立意:不沉溺于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让精神生活充实起来;失意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姿态,不迷失自我;有明确的目标、怀揣梦想的人,不会贪图物质享受;精神空虚者,物质生活再富足,也是最贫穷的人。 立意: 1.做精神的贵族; 2.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3.莫让贪图享乐毁掉一生; 4.莫要迷失自我。 素材: 1.邓小平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喜欢用鲜花来装点生活。他的院子里栽种着牡丹、玉簪、月季、芍药,每个季节都有鲜花开放。孩子们问他最喜欢哪种花,他说是芍药,因为芍药花不但好看,还可以当药材。将美好的生活情趣与实际需要联系在一起,或许正是邓小平独特的实用美学。 2.人民领袖毛泽东,不仅有伟人的非凡气质和风度,同时也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他平时除了作诗填词,练习书法,还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游泳和打乒乓球。夜晚工作疲劳时,他会听听音乐,有时还边听边用手脚和着节奏,随着悠扬的曲调哼唱一段。 3.春秋时期卫懿公爱养鹤,南唐后主李煜好诗词、宋徽宗父子擅长字画,明熹宗好做木工,可惜他们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致国事颓废,都没有好的下场。“桓公好紫衣,一国尽好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君王的爱好情趣关乎着百姓的命运,南唐后主李煜喜好女人缠小脚,致使“三寸金莲”兴起于宫帷之中,后又被四方所效,遗祸千年。 4.陈希同爱好摄影,常有作品见诸报端,可见其摄影水平不低。于是,图谋不轨者送他不同类型的高档相机,以致后来那堆高档照相机成了最引人注目的赃物。胡长清喜好书法,且有一定功底,于是南昌城里“慕名”来求的人络绎不绝,书法也成了胡长清卖权赚钱的工具。 结构层次: 《把好自己的“情趣关”》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首先交代漫画内容,然后通过分析,得出中心论点:把好自己的“情趣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文章由三个分论点,通过不同的角度,从“为什么”的角度出发,通过因果论证,阐释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个人和社会多方面的作用。文章立足点较高,视角独特,发人深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个字。

2019年8月26日在香港地铁中环站附近遮打花园,百余名香港市民撑举横幅,齐声呐喊:“强烈谴责美国粗暴干预中国内政”“中国香港,与美无关”……齐声高唱《歌唱祖国》之后,人群整队,开始游行,朝花园道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进发。游行队伍一路高喊口号,慢慢行进至美国驻港总领事馆。“香港暴徒,美国制造”“美国黑手,立即收手”……整齐的呐喊声再次响起。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测谎仪并非真的“测谎”,__ 也就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案发时是不是在现场。在测试过程中,___ ,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都会把他“供”出来。这是因为做过特殊事件(比如杀人放火、特大盗窃、拐卖人口等)的人,会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留有深刻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在长时记忆当中,会保持终生不忘的信息。作案人被问及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时,___,这种细微的变化被记录下来后,便可汇集形成或者知情或者参与的结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穷,也是比较而言。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这是寓阔于穷,文章中的反衬法。也有人量入为出,温饱无虞,可是又担心他的孩于将来自费留学的经费没有着落,于是于自我麻醉中陷入于穷的心理状态....

穷时受人白眼是件常事,狗不也是专爱对着鹑衣百结的人汪汪吗?所以人穷则往往自然的有一种抵抗力出现,是名曰:酸。穷一经酸化,便不复是怕见人的东西。别看我衣履不整,我本来不以衣履见长;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别看我落魄无聊,我有所不为。这样一想,一股浩然之气火辣辣的从丹田升起,腰板自然挺直,胸膛自然凸出,裴褒啸傲,无往不宜。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块茅厕砖——臭而且硬,可是,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做王侯者亦以此,所以穷酸亦不可厚非,他不得不如此。(  )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理直气壮的要与贫穷绝缘,反倒被穷鬼说服,改容谢过肃之上座,这也是酸极一种变化。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酸若没有穷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B.穷若没有酸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C.穷若不支持着酸,它不能持久

D.酸若不支持着穷,它不能持久

2.下列各句中破折号和文中“他是一块茅厕砖”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一位小姐,或者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B.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B.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而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以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C.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一块身上衣服的补绽或是一条皮鞋上的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D.有人天天喊穷,不是今天透支,就是明天举债,数目大得惊人,然后指着身上衣服的一块补绽或是皮鞋上的一条小小裂缝作为他穷的铁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屈原借助鲜花香草来彰显自己品行的愿望。

②白居易《琵琶行》用“______________” 两句侧面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姣好的面容。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保存古风,迎接春社祭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曾向蓬菜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①笛,缥缈宜闻子晋②笙。

天接海门③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注]①桓伊:东晋人,善于吹笛。②子晋:周灵王太子晋,善于吹笙。③海门:这里指长江的出海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诗人把他所要描绘的甘露寺比作蓬莱宫,顿时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色彩。

B.诗人用桓伊善吹笛和太子晋善吹笙来形容“孤高”“缥缈”,可谓神来之笔。

C.颈联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了诗人登上北轩后的所见所闻,显得浩渺壮阔。

D.中间四句围绕“高”字展开,三四句侧重直接写高,五六两句侧重间接写高。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