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营造了清静的意境,活化出秋之静美怡然。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写农人把镰刀挂在房檐上,回味着刚刚经历过的喜悦,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C.“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写出了渔人因为捕到的鱼少而懊恼。

D.“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意为江面荡漾着晨雾,渔人轻摇着船桨,写出了朦胧美。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小节的前三句,本是写农人,却只写了伐木声和镰刀,这更能体现农人丰收后的安然自得的心态。

B.诗歌的第二小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渔人和自然的亲近和谐,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C.诗歌前两节以写景为主,最后一小节以写情为主,景色又被情感浸润,层层展开,情景交织,意境深远。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一词写出了牧羊女因笛声消失而产生的一丝忧愁,略带甜蜜的清愁。

3.如何理解“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4.这是一首中国情韵十足的秋之诗,诗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1.C 2.B 3.①稻米丰收,瓜果成熟后被勤劳的农人用背篓装回家;②农人饱满的心因丰硕得到安宁。 4.①诗歌第一节借露珠、镰刀、瓜果等意象,描绘了一排优先静美的农家田园秋景图;②诗歌第二节借网、乌柏叶、芦蓬、白霜、船桨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朦胧柔美、充满生趣的清江秋景图;③诗歌第三节借草野、溪水、青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安详、恬静的牧女秋景图。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C项,“捕到的鱼少而懊恼”错,于文无据,诗中主要是体现娴静、松弛的氛围。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诗歌的第二小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错,无夸张手法。 故选B。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赏析诗歌句子是现代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赏析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本诗中“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中“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语双关,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娴静的氛围,表达瓜果成熟后被勤劳的农人用背篓装回家,农人饱满的心因丰硕得到安宁。 4.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描写画面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解读诗歌,诗人描绘的画面可以较容易的找出。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家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家训,《辞源》的解释是:“家训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的形式较为广泛,如家令、家诫、家戒、家规等,其内容在家范、家礼、家约以及教子诗、示儿书、家书中也经常有所涉及。《尚书》有《诫伯禽》一篇,讲的是周公在其子伯禽前往外地上任前提出六点训示,主要内容是居安思危、谨慎做事等,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一直绵延传承、长盛不衰,著名的如《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袁氏世范》等,其中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脍炙人口。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与立志。在古代的家训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稍后的嵇康在《家诫》中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

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据《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建立诸侯国,遍封功臣。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丈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庭训,是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风尚的缩影,好的家风家训,决定了家庭进步和文明程度。中国的家训文化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删改)

材料三: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周代以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文化的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新时期,家训文化的生命力需要传承与创新。

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好家风好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更好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比如:包拯的家训只有数十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训定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B.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利于良好家风形成和延传。

C.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都能得到好的提升和好的实施,那么全社会都能够认同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与古人以身示范来教育晚辈的目的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伯禽》中修身、立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一直绵延传承、长盛不衰。

B.记载真实的“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C.从孔子训诫儿子归纳出的“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D.在整个中国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中国家训最基本的一个。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嵇康《家诫》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

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在近现代人才辈出。

C.家族成员要学习和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谨记祖先对后人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D.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

4.请简要归纳材料三的论述层次。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如何让家训在今天更好地传承和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月14日,李子柒获得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颁奖词是: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叠重新具备美学意义,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14岁时,李子柒因家境贫困而辍学打工,25岁开始自拍自导古风美食視颁,28岁红遍全网。她拍的所有短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伊朗的、关国的、俄罗斯的、菲律宾的……視频里没有英文字幕,但那些外国粉丝,一边看不懂一边看,一边求翻译一边看致敬每一个热爱生活的青年!致敬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时代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在学校学生会组织的“热爱生活为梦想拼搏”的座谈会上,作一个专题发言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激励同学们为梦想拼搏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我国自主研制出的无人驾驶騤合耕播作业机通过現场测试,今年正式应用于小麦生产。这是我国经过近10年努力,投入2000多万元,组织多学科专家与农业一线科技人员联合攻关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该成套装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智能化、无人化耕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在田间,可以自动调头和转弯,自动后退对行,一次旋耕深度可达22公分左右,且施肥均衡、播种深度和播种带宽一致。这种智能化高科技农业先进成套装备作业机械今后在稻麦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改变传统落后的作业方式,彻底颠覆农业生产现状,有效带动我国农业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天气转寒,供暖季节来临,供暖后,①____________,一些灰尘、细菌等过敏原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浮在空中,会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所以,供暖前一定要用湿抹布清扫家中的卫生死角。②____________,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还有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最后,要多见阳光。因为③____________,晒太阳可以增加钙的吸收,有利健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阿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荷色几。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頗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湿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乘;这便是济南的秋。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偶    借代    排比 B.对偶    借代      夸张

C.比拟    比喻    夸张 D.比拟    比喻      排比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再配上晴暖的阳光,那蓝的天,有这样的山

B.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晴暖的阳光,蓝的天

C.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有这样的山

D.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