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求崔山人百丈崖①瀑布图 李白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求崔山人百丈崖①瀑布图

李白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潈②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③泽古苔。

幽缄④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注释:①《天台山志》:百丈崖,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②潈,众水相会处。③曾青,铜之精,形如珠者,其色极青,故谓之曾青。④幽缄:幽密缄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中“素崖裂”“丹壁开”属于画作内容,写出了瀑布图的壮美。

B.“生风雷”“瀑泉落”动静结合,起到“砾崖转石万壑雷”的震撼效果。

C.本诗的五、六句与“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手法运用和表达效果上相同。

D.诗人运用想象描摹画面,语言豪迈奔放,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2.诗歌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B 2.①照应标题,与“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相照应。②直抒胸臆,点明目的,希望崔山人将画赠予自己。③表达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B项,“动静结合”错,没有动静结合,只有动态,“生风雷”“瀑泉落”都是动态。 故选B。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中词句作用的能力。此类题目可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要具体看诗句所在的位置来分析,如在开头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埋设伏笔、作铺垫、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等作用;在中间: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结尾:有总结全诗、照应开头、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本题诗歌最后两句“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的意思是:你别老把画藏起来!送给我好了,那样我就不用老想着去登天台山了。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希望崔山人将画赠予自己,表达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照应了标题“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产①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②美秀而文,公孙挥③能知四之为,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郑大夫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襄公》)

注释:①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②游吉,即子大叔或子太叔,又称“世叔”。③公孙挥,字子羽,春秋郑国人。

材料二: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①,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及,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②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③人于萑苻④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⑤,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昭公》)

注释:①艺:极限。②狎:亲近。③取:通“聚”④萑苻(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表强盗出没的地方。⑤慢:对上司无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B.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C.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D.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即“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

B.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后也用于指学校教育。

C.社稷,即土谷之神。君主祭土地和五谷神来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D.子,即先秦“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文中的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不属于五等爵位之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以民为本,开放言路。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建议保留,认为百姓的议论有利于为政者修改完善治理方案。

B.子产忠诚许国,不避流言。子产推行改革,按丘征收赋税,引起国人指责,子产认为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会改变。

C.子产修盟诸侯,不辱使命。子产认为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据理力争,最后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

D.子产为政灵活,宽严相济。子产在毁乡校问题上表示要听从百姓观点,而在丘赋问题上,却绝不纵容百姓,坚持法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2)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5.结合材料一,思考子产为政鲜有败事的原因,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营造了清静的意境,活化出秋之静美怡然。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写农人把镰刀挂在房檐上,回味着刚刚经历过的喜悦,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C.“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写出了渔人因为捕到的鱼少而懊恼。

D.“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意为江面荡漾着晨雾,渔人轻摇着船桨,写出了朦胧美。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小节的前三句,本是写农人,却只写了伐木声和镰刀,这更能体现农人丰收后的安然自得的心态。

B.诗歌的第二小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渔人和自然的亲近和谐,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C.诗歌前两节以写景为主,最后一小节以写情为主,景色又被情感浸润,层层展开,情景交织,意境深远。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一词写出了牧羊女因笛声消失而产生的一丝忧愁,略带甜蜜的清愁。

3.如何理解“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4.这是一首中国情韵十足的秋之诗,诗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家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家训,《辞源》的解释是:“家训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的形式较为广泛,如家令、家诫、家戒、家规等,其内容在家范、家礼、家约以及教子诗、示儿书、家书中也经常有所涉及。《尚书》有《诫伯禽》一篇,讲的是周公在其子伯禽前往外地上任前提出六点训示,主要内容是居安思危、谨慎做事等,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一直绵延传承、长盛不衰,著名的如《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袁氏世范》等,其中许多名言警句至今仍脍炙人口。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与立志。在古代的家训中,修身、立志是一项重要内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稍后的嵇康在《家诫》中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

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据《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建立诸侯国,遍封功臣。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丈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庭训,是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风尚的缩影,好的家风家训,决定了家庭进步和文明程度。中国的家训文化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删改)

材料三: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周代以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文化的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新时期,家训文化的生命力需要传承与创新。

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传统家训文化注重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好家风好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更好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比如:包拯的家训只有数十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训定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B.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利于良好家风形成和延传。

C.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都能得到好的提升和好的实施,那么全社会都能够认同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与古人以身示范来教育晚辈的目的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伯禽》中修身、立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家训,其后家训文化一直绵延传承、长盛不衰。

B.记载真实的“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C.从孔子训诫儿子归纳出的“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D.在整个中国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中国家训最基本的一个。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嵇康《家诫》强调“人无志,非人也”,他训导儿子:“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

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在近现代人才辈出。

C.家族成员要学习和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谨记祖先对后人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D.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

4.请简要归纳材料三的论述层次。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如何让家训在今天更好地传承和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月14日,李子柒获得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颁奖词是: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叠重新具备美学意义,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14岁时,李子柒因家境贫困而辍学打工,25岁开始自拍自导古风美食視颁,28岁红遍全网。她拍的所有短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伊朗的、关国的、俄罗斯的、菲律宾的……視频里没有英文字幕,但那些外国粉丝,一边看不懂一边看,一边求翻译一边看致敬每一个热爱生活的青年!致敬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时代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在学校学生会组织的“热爱生活为梦想拼搏”的座谈会上,作一个专题发言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激励同学们为梦想拼搏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我国自主研制出的无人驾驶騤合耕播作业机通过現场测试,今年正式应用于小麦生产。这是我国经过近10年努力,投入2000多万元,组织多学科专家与农业一线科技人员联合攻关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该成套装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智能化、无人化耕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在田间,可以自动调头和转弯,自动后退对行,一次旋耕深度可达22公分左右,且施肥均衡、播种深度和播种带宽一致。这种智能化高科技农业先进成套装备作业机械今后在稻麦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改变传统落后的作业方式,彻底颠覆农业生产现状,有效带动我国农业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