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作文。 “读”是一种投入的状态,是心与心坦诚的面对,是发自肺腑的交流,是...

根据要求作文。

“读”是一种投入的状态,是心与心坦诚的面对,是发自肺腑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式的领悟。文字可“读”,自然可“读”,人物可“读”;庄子读“大鹏”,陶渊明“读”园田,霍金“读”宇宙,鲁迅“读”人性……“读”使心灵饱满充盈,使思想提升飞跃,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读自然 我们是自然的孩子。丰富多情的大自然,洗净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见到生命的真实与绮丽,质朴和永恒。 蒙蒙水汽,四野穹庐,那人荡着轻舟,起伏在灵动的清水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用缠绵的音色呼唤着伊人,心似风铃,此起彼落,叩敲着,微震着。他与自然贴得最近,他熟悉那寥寥的绿原, 展翅的苍鹰,正是这自然的一切 赋予他诚挚的心灵,智慧的歌声。《诗经》这动人的智慧在自然中酿成,它的轻灵在自然的指纹中流动, 也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 让我们成为大地的儿女。自然,告诉我智慧和圣洁之所在。 在一片被黄昏涂抹的山坳里,云倏忽往来。 庄子立在屋檐下,看涛生云灭。飘飞的雨,只一线,划过庄子的眼睛,便染绿了南国的千山万壑。在自然的怀抱中生长,庄子有超脱的浩然之气。他对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抱有慈悲之心。他从不以人的标准来要求万物具备应有的用途。他尊重自然,也逍遥于自然。他是个老顽童,从一个村庄抵达另一个村庄,如同一条溪流碰碰另一条溪流的脸和鼻孔。他化为鲲遨游于云海之间。他化为鹏,展翅于苍穹之上。 他逍遥而自由地活着, 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他的。自然,告诉我浩然和辽阔之所在。 他也曾经拥有“大济苍生”之志,但是现实的苦闷让他远走高飞,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他快乐于园田,纵使耕植很劳累,但他总与满足和自在相伴。自然教会他高洁, 在自然中,他看到了自己本真的影子,他在自然中也显出真实。他在自然中感受着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 体会着人生最本真的意义。 他就是陶渊明, 隐逸的大诗人。 也许他无法释怀官场的黑暗,于是,他“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但是自然给他希望。 他也感受到“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的乐趣。 他在自然中陶冶情操,让身心放松,感受着园田农夫的潇洒自在。自然,告诉我高洁和博大之所在。 读自然,我们的思绪变得缤纷而绚丽。我们畅想纯洁、逍遥、广博、浩然,这些在自然中应有尽有。我们要获得心灵的明净,便要回归自然。我们欣赏花开,听飞鸟掠过天空的声音。听懂水流,观赏春花秋月。在这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有时候我们需要静静伫立在池边,只是听听那池音,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的心是纯洁的,透明的。我们能以一种善良提炼出世界的光芒,提炼出折射在一花一叶上给我们的启迪,在自然的原始意味中,蕴含的是一种逍遥的境界。 自然是生命的本源。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了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等的技巧至关重要。1、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2、正确理解话题的含义;3、拟题要匠心独运;4、作文时要能大胆想象,要具有创造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审题】 题干三个主句,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读’”“什么可‘读’”以及“‘读’的意义”。由此可以分析,“读”可以是客观性的动作,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感悟、交流,更可以是人生活的一种境界。既然“读”的定义如此广泛,那么,世间万物皆可以为我所“读”。而“读”也成为了生活、生命中的一个固有的部分。作文时,首先需要对“读”有个人独到的认识,有了这个根基,一切熟悉的生活都可以“读”,只要能够在“读”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搭建合理、稳固的桥梁,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只有好不好,没有行不行”。 参考立意:读书能提升自己;品读人生,找到方向;品读自然,找到生命本源;品读社会,让人睿智;品读他人,学习榜样。 例文文章文字清新淡雅,细腻超然。将对自然的感触融进了对《诗经》、庄子、陶潜的解读中。深刻领悟到“在自然的原始意味中,蕴含的是一种逍遥的境界”。属上品文,有“真意趣”。 可用素材: 1、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兴趣的阅读,才可以生活丰富多彩。 2、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小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闲书”,从爸爸妈妈给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我都照单全收.即使是上中学以后,也是依然爱读书,也要在繁忙间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休憩。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排徊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3、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人生这本书可能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也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孔子从师于不同的学者,如郯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小事中了解到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怀东、朱熹平两位教授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最终证明了“世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 5、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一举灭吴,一雪前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却变得更加坚强,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编织自己的人生.。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从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1元,一种是每小时0.5元。不论哪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相对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很多用户反映,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共享单车这种绿色环保创新模式表示支持。共享单车在急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藏乱毁等现象。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则免不了会有昙花一现的结局。

概括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以必修一课本为范围,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补写两组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

豪迈;      ,      ;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__________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__________,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__________的焰火竟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__________,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    )。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美不胜收  融为一体  五光十色  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  融为一体  五彩缤纷  大跌眼镜

C.美不胜收  水乳交融  五彩缤纷  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  水乳交融  五光十色  大跌眼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D.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B.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C.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D.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①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②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③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水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④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⑤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⑥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齡,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甲)还有一条是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乙)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还。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______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⑦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現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⑧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

⑨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这篇文章能以小见大,从小处着眼,用含蓄深沉的语言,采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柔可亲的鲁迅。

C.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D.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E.文章第⑦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2.认真阅读文章第⑥段,完成下面填空:

(1)甲乙两处画线的标点中,__________处标点使用错误。

(2)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在(    )里填一个恰当的名词: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鉴赏分析。

4.请简要说说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5.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B.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C.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D.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        善,擅长 B.遂以女        妻,名词活用为动词,嫁

C.羲之书为世所        重,看重 D.而羲之甚        轻,轻浮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辄洒扫而待之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