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与诗 王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与诗

王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千亩桃园美景的。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高兴呢?市内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

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就是歌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

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为眼前总有人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

她的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这身体能出来吗?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己知道,一点风没有,哪会受凉?”

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

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听。”

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

“那是我儿媳妇,她的病不轻呢。”

我说:“哦?

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

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25岁。就在去年,人家都说是在化工厂做工受了污染。”

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

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中药,拖着。唉,也不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感动,接过花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说:“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到母亲身边,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红晕。

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

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

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

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

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

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儿,想妈妈时,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说:“好!”

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回家去。”

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联办笔会写起,写了小媳妇观看笔会,婆婆讲述原委,母子一番对话,没有多少曲折,但读后令人心酸不已。

B.婆婆两次对我说起小媳妇的“不听话”,表现出她对小媳妇的不满,也体现出她对小媳妇病情因无钱医治的一种无奈。

C.“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主持人一语双关,既指小男孩献的花,又赞美小男孩的淳朴。

D.小媳妇许诺给小男孩在桃源里天天写诗、年年写诗,让小男孩想她时就给送花,蕴含着小媳妇的对儿子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眷恋。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出小媳妇热爱诗歌、疼爱儿子、坚强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B.小说借助与婆婆的对话,巧妙地交代了小媳妇的身世和病情,为小媳妇身患重症但却仍然热爱诗歌的特点作了重要铺垫。

C.小男孩给母亲献花,并让母亲写那么长那么长的诗给他看,这些细节衬托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D.小说有多处伏笔,如写小媳妇“穿着羽绒衣”“脸色有些憔悴”“你抱不动我”等,与后文婆婆说出小媳妇的病情相照应。

3.“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4.小说标题“花与诗”的内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B 2.A 3.(1)通过“我”的观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参加联谊会,没报节目而四处走走,看见了小媳妇,遇到了她婆婆等。(2)以“我”为叙述视角,便于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情实感。(3)通过我的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如淳朴真诚的小媳妇等。 4.(1)采用象征手法,花,既指献给诗人和小媳妇的花,也象征着小媳妇花一般的年华;诗,既指诗人朗诵的诗篇和小媳妇创作的诗篇,也象征着小媳妇诗化的生命。(2)花与诗,寄予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期盼。(3)花与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小媳妇不幸人生的同情,对其诗化生命的礼赞。 【解析】 1.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B项,“表现出她对小媳妇的不满”理解错误,应是一种怜惜疼爱。 故选B。 2.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项,“刻画出小媳妇热爱诗歌、疼爱儿子、坚强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中“豁达开朗”赏析错误,应为小媳妇实际上是淳朴腼腆。 故选A。 3.该题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人物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塑造的形象,通过他表现主题。次要人物则可能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也可能是为了和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或用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本题要求分析“我”这个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小说中,“我”是个事情的旁观者,通过“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叙写故事,显得更加真实。从小说情节的角度分析,遇见小媳妇,看到小男孩,遇到老婆婆心疼儿媳,继而得知小媳妇身患重病之事,都是从“我”的角度看到听到的,“我”起到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通过“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小媳妇,表现其虽重病在身,但仍热爱生活,真诚淳朴,又有些腼腆,人物形象更丰满。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散文标题的内涵意蕴。理解散文标题的内涵,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本题要求理解小说标题“花与诗”丰富的内蕴。小说标题“花与诗”,这个“花”有两层含义,既是指小女孩和小男孩分别献给台上那个作家的野花,小男孩送给母亲的花,还比喻小媳妇花一样的美好年华。“诗”,也有两层含义,既是指台上作家朗诵的诗歌,以及小男孩所说的希望母亲继续写的诗歌,同时也是象征小媳妇虽然重病在身,但依然热爱生命,心向美好的生命,标题采用了象征手法。从作者表达的情感的角度分析,小媳妇花样年华,却不幸身患不治之症,花与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小媳妇不幸人生的同情,仍追求诗意生命的赞美。同时,文中小女孩和小男孩送花给台上朗诵的作家,小男孩送花给母亲,并希望母亲一直将诗作下去,作长诗,“花与诗”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追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种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现,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道路,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都应该被尊重。放下文明优越论,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只有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文明的差异并不一定会带来冲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不断发掘、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董卫国《彰显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

材料二:

“文明冲突论”把世界划分为八个文明板块,预测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冲突将在这些文明之间进行,各文明交界的“断层线”地区尤其可能爆发剧烈的冲实,世界将呈现文明间集团对抗的情况。

作为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当然知道国际冲突都与利益有关,他提出“文明冲突论”的目的是要找到利益冲突背后的原因,强调“价值、文化和体制深刻地影响国家如何界定它们的利益……具有类似文化和体制的国家会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用文化差异解释国际冲突的做法或许不无道理,但也并不新鲜,“文明冲突论”的特点是将文化差异的作用推到极致,强调不仅文明差异将成为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而且文明板块内部将形成国家集团并与其他文明对抗。

由于“文明冲突论”的基础是文明差异性,因此亨廷顿坚决否认文明共同性的存在及其意义,应该说,亨廷顿否定西方价值普世主义并没有错,但是,由于他完全从冲突论的视角来看世界,所以看不到日益强化的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人类共同价值追求,进而忽略了作为国际关系常态和主流的国际合作,任何国际关系理论,只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否则就是消权的和破坏性的,“文明冲突论”就是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论。

(摘编自田德文《“文明冲突论”错在哪里》)

材料三:

文明是冲突的,还是能够和谐共存、交融互鉴?

在国际形势复杂演变的今天,在封闭和开放、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交织的时刻,这一问题再次成为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爱琴海岸,此次中希两个文明古国携手对话,意义深远。

“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生机勃勃,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半年前,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这样给出了答案,帕夫洛普洛斯总统对此深为赞赏。在11月11日的会谈中,帕夫洛普洛斯总统再次强调:“一个国家用‘文明冲突论’来制定国家政策将是十分荒谬和非常有害的,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是当今中国日益开放、进步、发展的事实,中国都有力地回击了‘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论’。”

此前,外界已关注到中希关系中的“不寻常”——希腊在欧盟国家中较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文件,希腊总理两次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年4月,来华出席第二届论坛的希腊时任总理齐普拉斯说,共建“一带一路”是个伟大的倡议,既包含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又充满对世界前途的思考,希腊作为和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能够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并参与。

照亮历史的文明对话,也在一次次照鉴未来。作为东西方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承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肩负运用文明智慧、解决当下世界难题、应对全球挑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文明上的相知、相亲和相互尊重使中希超越了政治制度、国家规模以及社会传统的差异,成为不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正在为当今世界持续提供着智慧和启示。

(摘编自《人民周刊》(2019年第22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以此思想孕育的文化在新时代更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B.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论”将成为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而且文明板块内部将形成国家集团并与其他文明对抗。

C.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城之别,都应该被尊重,因此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

D.作为同为文明古国的希腊,因为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所以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互鉴、对话,就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B.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否认文明共同性的存在及其意义,肯定西方价值普世主义,其根源基础是坚持文明差异性。

C.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以此促进国际关系常态和主流的国际合作,这一价值追求得到了所有国家的认可。

D.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国际社会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

B.中国不会形成“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这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中国日益开放、进步、发展的事实得到了印证。

C.中希超越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传统的差异,运用文明智慧,解决当下世界难题,成为不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典范。

D.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包含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又充满对世界前途的思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文明是冲突的,还是能够和谐共存、交融互鉴?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中国梦”成为当代最强音后,梦想就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梦想是对生活的期许,也是对未来的企盼,更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国家有梦想,民族有梦想,集体有梦想,个人有梦想。而梦想不是空想和幻想,它的实现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过程。

你有梦想吗?对梦想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请以“拥抱梦想”为标题,写一篇议论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命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余秋雨的《百年巴金》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巴金的目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留下的最温和的目光。

B.巴金在本质上是个革命者,从长远看,他像李大钊、陈独秀一样在革命队列中冲锋陷阵。

C.那个倾听巴金诵读《神曲》的记忆,长久地贮存在我心底。

D.巴金善良,呼吁反省,开始写作《随想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高三某班拟召开高考动员班会,想请校长作个讲话,班长对校长说:“请您来讲一次话,想必您也会感到荣幸的。”

B.听闻省市教育部门领导一行数人今天惠顾我校,前来指导高考考点布置工作,学校班子成员早已到校门口迎候了。

C.某单位为退休干部汪先生举行九十大寿茶话会,汪老激动地说:“我今年九十高寿,见证了国家跨世纪的发展变化。”

D.老同学,久违了!我们大学毕业约有三十年没见面了吧?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

 

查看答案

在文中①②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往草原深处走去,愈深愈见马兰花。它们虽然没有想象中的浩瀚无垠、接天连地,但是也①______舒展着紫色的花瓣,摇曳着轻曼的身姿。在苍茫的大地上,②______

A.①傲然怒放,丛丛簇簇    ②展示着娇艳与鲜嫩,释放着美丽与馨香

B.①丛丛簇簇,傲然怒放    ②释放着美丽与馨香,展示着娇艳与鲜嫩

C.①傲然怒放,丛丛簇簇    ②释放着美丽与馨香,展示着娇艳与鲜嫩

D.①丛丛簇簇,傲然怒放    ②展示着娇艳与鲜嫩,释放着美丽与馨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