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的闲适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3)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阎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悟已往之不谏 时矫首而遐观 登东皋以舒啸 落霞与孤鹜齐飞 钟鸣鼎食之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悟”“谏”“遐”“皋”“鹜”“鼎”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秋

(唐)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注释:①馀:同“余”

1.联系全诗,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

2.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有哪些?请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鸿宇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贵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1.对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使奉少吴             奉:供奉

B.问所去失             去失:损失

C.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   恒:有恒心的

D.乃共责让主人         责让:批评指责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而不章句   王莽时城门校尉  ②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观夫子之志耳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鸿曾在太学博览群书,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有社节的要离媲美。

C.梁鸿的妻子孟光相貌丑而内心聪慧,刚嫁给梁鸿时,她用盛装丽服试探梁鸿的品性,最终让梁鸿发现她早有隐居的准备。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2)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在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国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而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查看答案

下面文句运用的典故理解恰当的是:( )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杨得意、钟子期、周公、刘裕、五丁开山、曹操

B.杨得意、钟子期、刘裕、周公、五丁开山、曹操

C.杨得意、钟子期、刘裕、曹操、五丁开山、周公

D.杨得意、钟子期、曹操、刘裕、五丁开山、周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大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这让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D.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终止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古巴执行的业已过时的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寻求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