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文后问题。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①赋 (宋)辛弃疾 一轮...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文后问题。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吕叔潜:名大虬,当时的文士,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

B.“被白发、欺人奈何”一句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白发欺人故故生”之意,抒发岁月流逝的愁思与功业无成的抑郁。

C.“斫去桂婆娑”一句想象月宫中的婆娑桂影。“桂婆娑”暗指笼罩百姓的黑暗势力,它或许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或许也指金人的势力。

D.这首小令造语新奇,意境奇妙,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清新直白,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你认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有几层含义?请分析。

 

1.D 2.①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②表达了词人恢复祖国山河的远大理想;③表达了词人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清新直白”分析错误,这首词通过古代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含蓄曲折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语言有用典,有想象,含蓄蕴藉。 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对重要诗句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诗和主旨。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词人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词中包含了词人赶走入侵之敌,恢复祖国山河的远大理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他要“斫去桂婆娑”,抒写了作者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和豪情壮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揭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叹惋以及寓含诗人壮志难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

(4)《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娲炼石补天出,石破天惊逗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6)《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8)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幕遮》)

(9)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

(10)战土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燕歌行》)

(11)《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本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日:“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乏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愍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日:“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B.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C.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D.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举爨,是指烧火做饭,爨,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与这个意思相关的,都可叫做“爨”。

B.服除,是指为了表示对亲人故去的哀伤和思念,在一定时期内戴孝,通过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形式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C.府君,这个词可以用于对已故者的敬称,也可用于对神的敬称。此处是对郡相、太守的尊称,这一用法在汉朝就出现了。

D.耋齿,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齿,指年纪,耋齿在此处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耋”这个字用于“老之年”这个语境,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原平曾在雇主招待他吃饭时,他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这一细节说明他孝顺。

B.郭原平每次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就迅速操桨过去帮助,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这都说明他仗义助人。

C.郭原平为人宽厚,不计私利。他曾到集市上卖东西,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

D.太守蔡兴宗之所以把自己的米馈赠给郭原平,或许和郭原平拒绝接受前任太守王僧朗推举他为“孝廉”这一行为有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2)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推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騲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化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中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英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要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美加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英知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选自《古文观止》卷九)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希望

B.而周此以兴                           用:因此

C.党人而释之                       【解析】
释放

D.舜为聪明之圣者                   称:宣称

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C.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D.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

B.第二段通过对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领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C.第三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王禹偁《待漏院记》)

译:还有(一类宰相)没有恶名也没有美名,只是跟随众人进退,窃取高位苟求利禄。

B.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译:古时候没有谏官,从公卿大夫到百工商贾,没有不能进谏的。

C.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译:视官爵如同粪土,天下有谁能够增加他的负累呢?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译: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我得意地站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了。

B.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译:果真知道会这样,即使有高官厚禄,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C.槖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

译:我并非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只不过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的本性发展罢了。

D.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译: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就是想除去贪污而提倡廉洁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