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至明末近四千年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至明末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的服装体系。

汉服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交领右衽”,指的衣襟在胸前交叉•左侧压住右侧,自然形成领口,故名“交领”;衣襟被称为“衽”,因此称作“右衽”。

汉服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交领右衽”的服装款式一直延续了下来9偶尔“左衽”的服饰,也是其他民族的服饰习惯,“直领”和“盘领”是作为补充而存在的。直领束接从胸前平行垂直下来,有的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盘领在男装中多见,也是右衽。其领型为盘子状圆形,在肩部的右面有一根系带,常在汉唐官府中使用。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独特,袖宽、长,多见于礼服。这样的袖宽在世界其他民族服装中很少见,除了具有飘逸的风度以外,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既能遮阳又能透气、散热,必要时还能携带随身小物品。这种长袖要求在垂手时不露出手,作为礼服,在深衣制 度中有关于袖子长度的特别规定,要求袖子能够“回肘”,即手臂伸直时,袖子从指尖反折回来,长度还能够到达肘部。

汉服最常用的固定方式,就是用带子打结。在腰间一般佩有大带,有的还有长带予。所有带子均与衣服使用同种布料制作。汉服的带子一般有两对,左側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为一对,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带子为另一对,这两对带子都是实用性的。汉服腰间的大带和长带不仅有实用性,还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

汉服的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衣裳》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汉服款式很多,第一种是“深衣”,是直接直 身通裁的长衣。这种裁剪方式实际上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式的,还有冕服、玄端等配饰,是君主百官在隆重仪式上所穿的正式 礼服。自古以来,汉服崇尚上衣下裳,并有“衣正色,裳间色”的说法,意即上衣崇尚颜色端 正纯一,下裳则讲究色彩相交错。这种色彩使用方式暗合传统文化中的“天地玄黄”的说 法,象征天乃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则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实质上也是上衣下裳制,这种方式没有太多礼仪规定,一般用于常服。“襦”是指“衣”,尤指“短衣”;“祐”相当于“上衣下裳,,中的“裳”,是下身穿的,包括裙、裤、蔽 膝、围裳等,襦裙是历代女子都喜欢的样式。这些形式和特征,与西式服装风格迥异,与受中华文化影响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汉服的服饰体系完备而充分,不同的款式适应不同的需求,这一点是其他的服饰体系所不具备的特征。

汉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特征则是中国文化内涵的物质化表现。重新发现和发掘汉服的文化内蘊,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思路,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全面回归。

(摘编自卢晓晓《基于汉服领襟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的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服以四千年前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的服装体系。

B.汉服的领口分“交领”、“直领”和“盘领”,但衣襟都是左侧压右侧,都属“右衽”款式。

C.汉服中作为礼服的“深衣,,的袖子长度是有规制的,其长度等于臂长的一倍半。

D.汉服的上衣象征上升的清轻之气,用鲜明的纯色,下裳则用象征重池之气的杂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概述了汉服的款式结构,穿戴形式和审美文化,指明其在世界服饰文化体系中的独特性。

B.文章引用东汉学者的著作,有力地证明了自古以来汉服的风格特色就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C.文章主要使用说明性语言,准确明晰,要言不烦,为论证汉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提供了扎实依据。

D.文章的末段立足古为今用的创作意图.阐明了汉服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词中“寂寞嫦娥舒广袖”里的“广袖”,就是用来形容汉服中的宽大衣袖的。

B.温庭筠词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里的“绣罗襦”即是妇女爱穿的绫罗短衣。

C.王勃文中“襟三江而带五湖”里的“襟”指“衣襟”,“带”指用在左右腋下打结的带子。

D.霓裳羽衣的释义就是以云霓为下衣,以羽毛作上衣,用来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轻盈。

 

1.C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四千年前”错误,原文是“从黄帝至明末近四千年中”。 B项,“直领……都属‘右衽’款式”错误,“直领”的两扇衣襟是直接从胸前平行垂直下来的,彼此不交叠,所以不分左右衽。 D项,“用鲜明的纯色”错误,文中只是说“上衣崇尚顔色端正纯一”并没有说一定要“鮮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引用东汉学者的著作,有力地证明了……”错误,此处的引用只是让读者了解到了衣和裳的作用,无法证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C项,“……‘带’指用在左右腋下打结的带子”错误,“襟三江而带五瑚"中的“带”是指腰间的大带,用以表明南昌处于五湖环绕的中心位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家委会举办主题为“学生成长”的座谈会,认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是:①坚持目标;②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③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④感恩,不要把得到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⑤懂得舍弃。

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两点?试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成长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写出“草上之风,必偃”的比喻义。

(2)上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政观?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预计明年上半年,“新型邮编行业标准”即可出台。新邮政编码的诞生,将对快递行业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届时,每个人都能注册精准的个人地址ID,这套地址ID,各快递企业可以共用。新型邮编更便于机器解析,基于地名地址库精准识别目的地,减少中转环节,提高中转时效。此外,便于机器识别的“新型邮编”,可为无人机、无人车等提供精细导航服务,加速快递行业的无人化进程。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4小题)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

(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________________。(《渔父》)

(4)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通遥游》)

(5)遥襟怕畅,逸兴遄飞。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并诗》)

(6)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论语·为政以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露天教室

(李汉荣)

记得那是秋天,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坐的那个教室,低矮,潮湿,光线昏暗。几十个小孩子挤在教室里,又闷又暗,比不上家里那么自在、随便。我和同桌喜娃都感觉上学不好玩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姓王,别的老师叫他岳仁老师,他好像是忍不住了。那天上语文课,王老师扶扶眼睛,擦擦脸上的汗,说,同学们,闷不闷呢?大家齐声说:闷。热不热呢?热。暗不暗呢?暗。怎么办呢?教室默然。王老师看看大家,说,我有一个想法,校长也同意。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如果天不下雨,就到野外去上。这一段主要是识字,许多字在大自然里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里受到启发,发明了这些字,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大自然里体会先人们造字的艺术。同时,野外敞亮,空气好,对大家身体有好处。你们愿意吗?愿意!于是,我们来到了露天教室,距离学校约有三百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坡地,四望皆山,中间是一小块平原,一条小河朗诵着一组费解然而好听的句子蜿蜒北去。我们坐在草地上,在没有文化的天底下、野坡上学文化,一切都变得陌生、神秘起来。

我们把目光从天上收回来。老师说,我们的四面八方到处都写着山,这就是象形字,模拟自然物象发明的字。发明这个字的古人,说不定与我们一样,也是个山里人,再看“水”,随着老师的提示,我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前面的那条小河。是的,我们看见了水,认识了水。水,从河里流进书里,又流进我们的记忆里。最有意思的是这几节课。那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早早就来到坡地。当我们打开课本,天空也哗啦一下子打开课本,蓝莹莹的黑板上,写着亮灿灿的一个“日”字。而离开“日”字不远,蓝黑板上还隐隐约约写着一个“月”字。这白昼的月亮,夜晚的字迹还没有从黑板上擦去。老师兴奋地望着我们,望着天空。他几乎是手舞足蹈领着我们齐声读起来。我们都离开课本,望着天上的旭日和残月。太阳渐渐靠近了月亮。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天上的板书,那是一个什么字?坡地上响彻着童声:明,光明的明,明天的明,明白的明。就这么我们认识了日,认识了月,认识了明。那个蓝莹莹的黑板,就写着这三个字。三个字,再过一万年都在记忆里刻着。

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写“人”字。一撇一捺,很好写。但做人可不容易啊。同学们,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写好这个人,做好这个人啊。

正在这时,一个农民扛着一根扁担从不远的玉米地边走过。老师说,看前面,一个字走过来了,大家快认啊。那不是一个“人”字吗?是的,那个人的肩上多了个什么?一根扁担。是的,也是多了一横,这个人字就变成“大”字了。老师继续说,这就是说,劳动使人变大了,或者说,大人们总是很辛苦地劳动。我看着那个人,仔细读了一会儿,才知道,他就是我父亲。父亲始终不知道,多年前他是我们的一个象形字,他被很多孩子写进了记忆的黑板上。

老师接着说,是的,人的肩上扛根扁担就成了大字,劳动使人变得伟大了,但能不能说,人就是最大的东西呢?我们回答不上来。老师指着远处渐渐变小了的人字(我们的象形字,就是我的父亲),说,这位叔叔,也就是这个“人”字,因为劳动(那多出的一横,那根扁担)是“大”了,你们再往高处移动一点点,是个更大的东西,你们看见那是什么?老师指着我渐渐变小的父亲,那个移动的大字和大字上方,领着我们齐声读出一个字:天,天空的天,天亮的天,天天向上的天。

在坡地,在露天教室里,我们只上了不到十节课,这位王老师就被调到别处了,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段快乐有趣的日子,重新回到低矮、潮湿、昏暗的教室。由“放生”回到“圈养”,回到小小的课本里。

这些年,已是中年的我,常常回想往事,把日历一天天倒着往回翻。翻着翻着,就翻到了童年的那些日子。我也曾访问过当年的中学小学,令我伤感的是当年的教室都拆了,校址也搬迁了,竟然找不到往日的一石一瓦。那多梦的年华,全都深埋进岁月的厚土里了。

去年,我回到故乡,找到了当年那个露天教室,我心中的名胜古迹。它还保持着当年的平缓,略微倾斜。王老师当年讲课的位置,稍高一些,在这样的角度面对他的学生,面对我们身边摊开的无限延展的课本,他可能找到了一种奇妙而宽阔的美感。现在想来,王老师虽只是个小学教师,但是他是深有教养、别有胸襟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个另类,是高品位的另类。我深深的想念着王老师,岳仁老师。我坐在被树木的绿荫和香气笼罩的坡地上,闭起眼睛,让时光倒流,流到那露天的童年,流到那鸟飞草香的童年,流到那写满象形字的童年。

山还在那里写着山,水还在那里写着水,云还在写云,雾还在写雾,田还在写田,苗还在写苗,虫还在写虫……

我用手掬起一捧土,贴近耳朵,我听到一片童声,由远而近。我伏下身子,注视一丛苜蓿花,那细微的香气向我心里吹送,与我身体里藏得很深的那些香气汇合了。我被这单纯的查浓缩成一个简单的思想,一个简单的字。我知道,这丛苜蓿花认识我,多年前,它就望着我笑,笑着笑着就凋零了。它把那段记忆藏在泥土里,年年都要捧出来复习一次,然后又珍藏起来。

到黄昏,我仍然坐在坡地上,一一辨认着写在高天厚地、刻在青山流水上的无数象形字,直到银河哗啦啦打开。抬起头,我看见宇宙的大书如此浩瀚,多少深奥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人类懂得什么呢?顶多只是认识了几个常用字。在时间的滔滔辞源、空间的滚滚辞海面前,我们,只是牙牙学语的顽童。

是的,再豪华的殿堂,再排场的教室,都会被时间折掉、被岁月夷平。但是,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

(有删节)

1.结合全文,概括王老师的教学特点。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结尾说:“有一种教室永远坚固,永远存在。”对此,你怎么理解?

4.联系全文,赏析以“露天教室”为题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