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近日有这么一件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近日有这么一件事,有人在广东博物馆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并表示:“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遵守公共礼仪是文明素养“必修课” 文/李兆清 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发出了灵魂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 这则留言显然与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人们参观博物馆这样的公共场合,就应该遵守相应的公共礼仪。让孩子解放天性,不等于让孩子在博物馆跑跑跳跳,不等于让孩子乱碰博物馆中的藏品。 博物馆是文明的殿堂。我们国家有很多博物馆,博物馆储藏的藏品是中华文明的遗存。这些藏品有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穿越了历史烟尘,是历史的见证者。保护好博物馆的藏品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责无旁贷。碰恐龙怎么了,碰一下可能会产生微小的损害,大家都碰一下恐龙,小损害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大损害。若是导致藏品受损,就会增加博物馆方面的修复成本,会影响到观众的后续参观。何况,有些藏品一旦损坏了,想修复都没有办法修复。 遵守道德文明规范,维护好参观秩序。人们参观博物馆时应当自觉遵守相关道德文明规范,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如果成年人想怎么来怎么来、还带着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示范,这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遵守道德文明规范,遵守博物馆礼仪,做到文明参观,博物馆才会井然有序、不会陷入乱糟糟的境地。大家都文明参观,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参观秩序,不光减轻了博物馆方面维护秩序的负担,对参观者自身也是非常有利的。毕竟,没有人喜欢乱糟糟的参观秩序。 遵守道德文明规范,展现个人的道德文明素养。博物馆是公共场合,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体现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如果在公共场合举止不文明,就会降低自身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分,就会损害人们在他人心中的形象。遵守公共利益是文明素养的“必修课”。不遵守公共礼仪,看似能够开心一时,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你怎样,社会就怎样。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为了提升道德文明素养,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公共礼仪。人人做到这一点,公共场合秩序井然,最终受益的将是每一个人。遵守公共礼仪,从娃娃抓起,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自身也要给孩子带好头。 大家都应该修好遵守公共礼仪的“必修课”,展现出较高的道德文明素养,为维护好公共场合的秩序、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进行立意分析,列立意,确立好题目,结合材料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人们进入博物馆接受文明熏陶,本是文明习惯养成的好机会。家长若借此机会,以身作则、细心讲解,给孩子带来好的示范,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言传身教。因此学生写作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进行立意。每一个观众都自觉遵守博物馆礼仪,能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更好地感受博物馆文化。遵守礼仪与“解放天性”并不是矛盾的,因此学生写作可从“遵守礼仪”“解放天性”的角度进行思考立意。 参考立意: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遵守规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参考素材: 例文2: 文明参观家长须做好礼仪功课 近期,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让给孩子吃东西,又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观众不是上帝吗!孩子就不是吗!”对此,广东省博物馆作出回应,提醒公众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博物馆礼仪应从娃娃抓起。广大网友也认为家长这样的质疑毫无道理。 这位家长的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留言,自然是错误百出、经不起推敲的,然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却并不鲜见。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每到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参观博物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行为几乎成了假期博物馆的常态。 家长这份“灵魂质疑”,可能缘自家长确实不知道这些行为出现在博物馆是不文明的、不对的。同样的行为放在另外的他更熟知的环境,自然就不会质疑了。比如说,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孩子能随便跑吗?能吃东西吗?不会有人对这个答案有什么怀疑。而在博物馆,有的家长可能就会认为这是类似于公园的公共场所,可以放心让孩子“放飞自我”了。 对此,家长首先要提升自身文明修养,有些行为不知道是否可以,那就学习一下、了解一下,再带孩子去,以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其实不只是博物馆,其他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也是这样。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听演奏会,别人正在演奏还没到间隙就拼命鼓掌,热情有余文明不足,不仅破坏了演出氛围,而且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引导和影响。所谓言传身教,家长对文明礼仪要先懂。所以,带孩子参与这种文化艺术活动之前家长要做好功课,不光是相关的知识准备,还包括规则和礼仪的准备。 既然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对孩子进行文化艺术熏陶,是为了教育的目的,那就不能忽略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文明观展、遵守纪律、尊重规则、关照他人,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知识的提升和眼界的拓展,家长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教育机会。 在博物馆这样的公共场合随便跑跳、随意吃喝、自由摸展品,还自认为参观者是上帝,这样的认知与教育显然是大大地走偏了。这种方式的参观搞多了,对孩子恐怕不是教育而是扭曲。一些孩子身上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就是在这样一次次走偏的教育中形成的。长此以往,害莫大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家长明知不妥还要强词夺理,这样做就更不应该了。如何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某些著名高校参观,本是为了激励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不规范孩子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偏离了教育的本心。可以说,家长不合格,孩子也难有作为。 文明礼仪,从家长做起;培育未来,需家长把关。 例文3: 博物馆礼仪,应从娃娃他爹抓起 导读: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不仅博物馆礼仪要从娃娃他爹抓起,所有的公共、社区、宗族、家族、家庭礼仪,也一定要从娃娃他爹抓起。 8月5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质问:“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 有网友对此提出再质疑:这里是博物馆,不是游乐场。然而,游乐场也有游乐场的规矩、规定、操作规程以及游乐设施运转的安全措施,有些游乐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可以说比博物馆更严格也更严厉。因此说,世间还真没有可以完全“解放天性”的所在,除非是你自家的私设的乐园。可惜,当你自家也建造了那么一个游乐设施,或者私人博物馆,是不是就可以允许来此参观的观众跑啊跳啊碰恐龙啊而“解放天性”放飞自我而不受任何约束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广大网友完全可以打赌设誓,此留言者之私人博物馆,一定会管得比“好多”更多更多,甚至他会要求所有参观者穿鞋套,漫步状,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不得碰擦任何物品。对公共博物馆索取太过,而又对私家哪怕一个集邮本也不得摸一把之现实中人比比皆是,恐无需更多的实例作比照了吧! 礼仪到底是从娃娃抓起,还是从娃娃他爹抓起?孩子能跑能跳,懂得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以补充课堂外知识,这应当算是一个有文化懂知识的父亲。从孩子并不太大可以推测这位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一般而言是80后或者是90后,以如此年龄与如此推重对孩子的课外文化熏陶的做法来看,此君又大约是一个受教育水平也比较高的父亲。撇开其“狗爬式”书法水平不论,但毕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怎么能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与社会伦理都缺课呢?老一代的父辈们,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甚至根本不识字,这怪不得老一辈父亲们,而只能怪旧时代的局限性。而新一代的父辈们,按理说已经“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却非要以这种似是而非的“解放天性”为理由而要求博物馆方面解放孩子,难道你要将博物馆当成可以撒泼耍横的场所,可以满地扔食物残渣甚至可以野餐的无政府区域吗? 人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学校与将来工作的公司部门,又是社会的最小一环。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位老师重要过家长的老师功能,换言之,家长才是孩子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不仅博物馆礼仪要从娃娃他爹抓起,所有的公共、社区、宗族、家族、家庭礼仪,也一定要从娃娃他爹抓起。 行文结构: 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根据材料选择一种立意,给文章拟一个标题。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证部分宜采用并列式、层进式或对照式结构。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广东省节能宣传月进入决赛的两幅徽标图,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结合微标的构图要素(除文字部分外),写一段文字,向组委会阐述你的推选理由。要求内容完整,语意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图一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9月28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陈凯歌担任总导演,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张一白担任总策划,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联手打造的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在京隆重举行首映礼,七大剧组主创悉数出席,与现场观众面对面进行交流,分享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

这部电影以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为切入视角,聚焦新中国高光时刻背后最平凡的你我他,用力透银幕的温暖感染了首映礼的上千名观众,获得热情的赞誉“影片讲的就是我们所有中 国人的心声”“有温度有深度”“第一次看电影结束全场鼓掌”,不少观众打出高分表示会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同年龄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动”,更有影迷直言“没看够”“值得二刷”,准备待影片上映后再次观影。影片将于9月30日全国公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实上,不止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______。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______。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目前有些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______,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如今上海在立法方面______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是否快慢与进度是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    持久战        完善    添补

B.刻不容缓    攻坚战        兀吾    填补

C.当务之急    攻坚战        健全    添补

D.刻不容缓    持久战        健全    填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千家万户的生活,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和垃圾分类有关

B.和垃圾分类有关系的是千家万户的生活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

C.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

D.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垃圾分类相关;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垃圾 分类相连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B.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C.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D.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秋山秋水,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诸将五首其二

杜甫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绝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注]①韩公,即唐张仁愿,封韩国公。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张仁愿到了朔方军,治所 在灵州(甘肃灵武),筑三受降城(城墙)。②天骄,胡人自称为天之骄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写张仁愿在朔方筑三受降城的本意,是要断绝突厥的南侵。

B.颔联写没想到反而要去求助远处的回纥,去劳烦别人,语含讽刺。

C.“胡来”句紧接首联,强调筑三城来防胡还不够,还要靠众将士。

D.诗歌以议论为主,加以叙事、写景和抒情,整首诗意脉流畅。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