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诗与直觉》朱光潜本文有删改)

1.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杜甫《登岳阳楼》时,感觉到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

B.在欣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领悟到了诗人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和孤寂无奈的情绪。

C.在欣赏鲍照《拟行路难》时,注意到了采用反问句和句式长短相间、交错回环的特点。

D.在欣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时,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深沉、廖阔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思路清晰,首先引出话题并引起思考,接着集中论述诗与直觉的关系,最后强调观点。

B.文章第二段采用例证法,用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诗的“见”必为“直觉”这种抽象的观点,论证清晰明确。

C.文章第三段用崔颢《长干曲》这首诗来论述“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两者内容之间的关系。

D.文章提及思想与联想的重要性主要是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思考与联想对于诗的境界形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个别事物的知是“直觉”,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是“知觉”,因此,“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B.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所“见”出的境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性格与情趣是有差别的。

C.由于作诗、读诗必须用到思考与联想,所以,只要思考愈周密,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就能够越深刻、越完美。

D.直觉的知可以进化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酿就直觉的知,因而,利用好两者,使之同时进行,能让我们感受出完整的诗的境界。

 

1.A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词语、关系、论证等进行认真比对,最后进行辨析。 A项,原文第二段“诗的‘见’必为‘直觉’”,A项正确。 B项、C项、 D项,三项都属于“名理的知”。 故选A。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C项,文章第三段用崔颢的《长干曲》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这个观点,并非论述“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两者内容之间的关系。错误,曲解文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A项,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提及两者之间谁更重要及更有意义。 C项,强加因果,前后部分在文中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只要…就”过于绝对。 D项,“使之同时进行”有误,文中“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表明,二者不可同时进行。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巴鲁赫·斯宾诺沙: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②阿尔贝·加缪: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③约翰·列侬: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④李大钊: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李35270件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①__________,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大多感慨深沉。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②__________,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可以表现戍边的单调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可以惊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总体来看,无论是风格、诗人,③________________,都在唐朝诗坛占据着较高的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我”是一种大格局,是______、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的自我要求,到“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责任担当,再到“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的庄严宣示,无不彰显着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远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______、励精图治,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以不忘初心、_______的精神状态彰显着“无我”之大境界,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成就着“不负人民”之大作为,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连接着伟大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份庄重承诺,也是一种公开______。它预示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    ),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呈现出勇往直前的磅礴气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夙夜在公  改弦更张  生生不息  勉励

B.殚精竭虑  改弦更张  驰而不息  鼓励

C.夙夜在公  革故鼎新  驰而不息  勉励

D.殚精竭虑  革故鼎新  生生不息  鼓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B.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C.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D.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把人民放心上,肩上扛使命,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B.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

C.只要与人民团结奋斗、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把使命扛肩上,心上放人民

D.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苟合之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独自伤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