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关于传统文化,流沙河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 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关于传统文化,流沙河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

文化里面的“化”,含有变化的意思,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神化了,它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文化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马见效。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正确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顿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断章取义、曲解传统思想是谬误产生的一大原因。某些政府官员在阐述执政理念时公然打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口号,认为控制民众舆论,堵住民众之口是重中之重,于是拒绝民众批评意见,粉饰工作失误,大行愚民政策。君不见,某些部门在此种方针的指引下,百姓不敢建言献策,信访局门口成批上访者被黑心执政者以“维稳”为由遣送回家。这句话本出自《国语》,原文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本意是劝谏执政者要重视民意,切勿阻止人民的批评之声,否则后果严重,并非“堵住百姓之口比治理河流还重要”。愚昧的执政者恰恰把古人的观点翻转,倒行逆施,令百姓遭殃。 李商隐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被用来赞颂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赞美教师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铺天盖地的频繁使用在学生心中埋下根深蒂固的观念:李商隐的这句诗只能被用来歌颂教师。殊不知原诗的意境与教师风马牛不相及,“春蚕”一句紧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含一语双关之意,丝与思谐音,表达着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而蜡炬的意象与人流泪相似,传递出诗人因思念而心力交瘁的状态。因此,这一句的最正确用法是形容思念,与原诗最为贴切。中学生写牵挂亲人,怀念故土的文章时皆可借用此诗句,事实情况却是鲜有出现,可见以讹传讹地误解古语抑制了年轻作者的发挥。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一文中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敬畏、去纪念、去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改用这句话煞尾:“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悠久文化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本次作文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针对高考改革提出的增强对传统文化考查的要求而设题。材料“文化里面的‘化’,含有变化的意思,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神化了,它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文化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马见效”,材料的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化”含有变化的意思,指对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需要创新,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形式、体制、手段、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时代意义,与时俱进;二是对传统文化不是灵丹妙药,这就影射了当代许多人夸大、神话传统文化的作用、盲目崇拜传统文化的现象。考生只要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立意的,都视为符合题意。如何让尘封的传统文化活过来醒过来?如何传播传承经典文化?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能有利于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与突破。创新要能够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带动文化的运用,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社会。 【立意】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形式,但不要形式主义 让经典文化成为青年的指路明灯 【素材】 评委康震说,“袁枚的《苔》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但是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也因此可以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滋养他们的心田。它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是歌声,真、善、美的梦想种子。” 近年来,《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热捧;融合应用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上线就获9.3高评分…… 在全球化的时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只是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许多国际友人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通过一带一路来到中国,与我们一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出力,我们理应也让他们领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美好与魅力。同时,只有将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接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时赢得各国人民诚挚的鲜花与掌声,真正实现中华价值观,好莱坞制作了《功夫熊猫》,甚至于中国人民也日渐喜爱其英雄主义。而一带一路,孔子学院,真正与各国互惠互利,既帮助他人,也发展自身,实现多赢。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有两处表达有问题,请指出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是借助了生物信息学,也借助于网络把地球变小。②没有它们,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协调与全世界的及时公布是不可能的。③没有全部的软件与硬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切都不可能。④序列一经读出,它的递交、分析,以至于质控、组装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⑤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分析与正在爆炸的信息的比较,序列又有何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臣子向君王上奏的公文,以议论为主;记,是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

B.《史记》的纪传体通史体例,记载帝王诸侯生平事迹的本纪和世家是主体,书是用来罗列世系的。

C.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世称王右军。永和九年,他与名士谢安等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

D.《渔父》是战国时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列传》这一独传中。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的含义与出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等迅速上升,喻仕途得意。出自《庄子·逍遥游》。

B.金匮石室,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C.不赞一词, 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D.优孟衣冠,即优孟的华丽服装,引申为杰出的人才。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久矣。                ②东于海

B.①泽流                                    ②学而不思则

C.①齐与楚                                ②诸侯服秦,莫敢合

D.易数里                                    ②相如引车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报任安书》中作者列举古代贤人遭难而发愤创作的事例,其中关于吕不韦事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脊轩志》中大母赠我象笏,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表达对自己振兴家业的期待。

(3)《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前一后,表明到本朝以后,朝廷对自己的恩遇优待之情。

(4)《屈原列传》中指出《诗经》中某两部分内容的特点来阐释《离骚》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