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中,必须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中,必须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这两方面的转型,这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践诉求,也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党和国家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自信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上,确立文化自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当前社会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得到了更加充分、深入地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绿色经济”“生态红利”等发展理念和模式。近几年来,我国转变以往“优先发展经济、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有效改变了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冲突对立的状况,加大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力度,强化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力争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当代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对策,是关乎民族未来、谋求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注重体现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境界。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充分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在今天以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形态统一起来,不断提升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能够从整体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形成生产力提高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支撑系统,有效促进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血脉相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文化自信在这广阔土壤中被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并正在以它更如深厚的力度,发挥它更加持续、更加基础、更加广泛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践行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理念,转变以往以经济增长追求GDP为主线的发展模式,构建人与自然、人文与技术、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体系,积极探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以此更好地推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有效改变当前“三期叠加”的发展现状,实现中国绿色经济崛起的愿景,为我国人民谋求改革与发展的红利。

(摘自王天一、王圣祯《文化自信熔铸生态文明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的转型,就必须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道路。

B.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石是保障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和谐共生”是和“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传统文化理念。

D.被提升到崭新高度的文化自信,其力度更加深厚,其作用更加持续、基础、广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首段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B.文章论证兼顾理论与实际,重点是分析传统理论,也有对现实的分析。

C.文章引用“天人合一”发展理念,巧妙衔接上下文,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阐述提高文化自信对推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当前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就是要转变以往“优先发展经济、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

B.秉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思想,就能更好地确立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有效地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C.雨果曾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的。

D.确立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更好地实现为我国人民谋求改革与发展红利的宏伟目标。

 

1.D 2.B 3.B 【解析】 1.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的转型,就必须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道路”因果倒置,原文的表述是“必须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这两方面的转型……也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必由之路”。 B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石是保障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分析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当前社会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基石”。 C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和谐共生’是和‘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传统文化理念”分析错误,“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理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是这一理念要达到的目标。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重点是分析传统理论,也有对现实的分析”分析错误,文章重点是对现实进行分析。 故选B。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秉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思想,就能更好地确立我国的文化自信”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当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党和国家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从而“确立文化自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幅儿童游戏《弹弹球》的图画。请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用活泼的语言对充满的童趣画面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要求:语言简洁,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倒: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非常优秀,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一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

②那里摆放着一堆上等的好砖,你能说它就是一座好房子巧?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       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       ,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    ),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蠢蠢欲动  灰心丧气  惟命是从

B.薪火相传  蠢蠢欲动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C.一脉相承  跃跃欲试  心灰意冷  惟命是从

D.薪火相传  跃跃欲试  灰心丧气  言听计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3.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

B.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重塑孩子的身份价值

C.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

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重塑的需要

 

查看答案

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出了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的时候的最大区别。

(3)《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