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佚之狐曰:“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烛武拜见了郑伯,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郑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辩过人,欲烦子说退秦师,寡人将与子共国。”烛武再拜辞曰:“臣学疏才拙,当少年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乎?”郑伯曰:“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今封子为亚卿,强为寡人一行。”佚之狐在旁赞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时,委之于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辞。”烛武乃受爵而出。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太子丹访得勇士夏扶、宋意,皆厚待之。有秦武阳,年十三,白昼杀人于都市,市人畏不敢近,太子赦其罪,收致于门下。太子丹乃悉召夏扶、宋意、秦武阳至,与田光相见。田光一一相过,问其姓名,谓太子曰:“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武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轲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行,似为胜之。”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材料三:
若燕、秦之事,则国家大计也。不特燕非子丹一人之事,即秦亦非王政一人之事也。无论荆轲技艺生疏,不能成刺;即使其剑术果精,副行应手,竟得秦王而刺之。夫秦之图燕,固国之大计,非王政一人之私也。一王死,秦复立一王,其怨燕更深,而用兵愈奋,安足以制秦人之命,而缓燕须臾之亡乎?若说生劫秦王,更是可笑。秦之以诈力欺人而取人,其来久矣,王政尤为枭桀之甚者也。苟得而劫之,固不患其不许也。但反诸侯之侵地,非比于授受尺寸之物,可结局于立谈之顷者也。王政即许之,能保其必践乎?许之而复背约,荆轲仍有更进之术乎?既皆不能,则劫之犹无劫也。
(清·蔡元放)
材料四:
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正是项羽“君王之度”的表现。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在道德伦理上,项羽都表现出了宽容、豁达之心啊!如果说作为一个君王心地仁慈是个缺点,那也是因为项羽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假使他生活在现在,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作为一个国君,谋略当然也应该有,但比起刘邦的老奸巨猾,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个人倒认为项羽比他高尚得多,古语云“君子坦荡荡” ,项羽是真正的君子!
(无名氏《这样一个项羽》)
1.下列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对郑伯“一拜”“再拜”,说明他是个有礼之人,但他的言辞中也隐含着对郑伯没有在早年间重用自己的不满。
B.面对郑伯的“邀请”,烛之武先是半推半就,但最终还是被郑伯的诚意打动,没有放弃为国立功的重大机会。
C.在材料一和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有机会出山与佚之狐的举荐都有极大的关系;但烛之武最终出使秦军,郑伯的努力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D.郑伯的诚意、爵位的诱惑及在场的佚之狐的直言鼓动,都构成了烛之武终于出山的原因。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中田光对夏扶、宋意和秦武阳的评价令人耳目一新,但田光为了向太子丹推荐荆轲而违背事实贬低此三人,有失公允。
B.在材料三中,蔡元放对“荆轲刺秦王”的价值和意义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其中使用的比喻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C.在表达方式上,材料二属于叙述,材料三属于议论;两则材料的内容及主旨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让我们增广了见识。
D.材料四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表现了宽容豁达的君子气度,刘邦却是不择手段的小人。这种认识虽然有失偏颇,但作为作者的一种主观感悟,也无可厚非。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和你自己的思考,请你从烛之武、荆轲、项羽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人进行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民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对他对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又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司机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忙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了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许多许多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 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主人公差不多先生一生信奉“差不多”哲学,他不但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践行这种哲学,而且在极其重要的事情上也马虎潦草,苟且迁就,是一个可悲的小人物。
B.差不多先生很普通,很不起眼;他有致命的缺点,却从不反思,更无意改正,最终搭上自己的性命也没有觉悟。他有值得人们同情的一面,也有令人憎恶的一面。
C.乘坐火车误之点后,差不多先生“心理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这一简单的心理描写,表明他对自己不守时的行为虽有自责,却并无悔改之意。
D.小说结尾部分说:“许多人都学他的榜样”,“人人都成为了一个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这一点睛之笔,有力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差不多先生。小说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中的差不多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可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相媲美,两者均可起到警醒国民的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结合差不多先生这一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祭祀是人们通过一些特定的器物(石器、陶器、玉器、青铜礼器等)和形式向鬼神表示敬重、祈求保佑的一种活动。祭祀的对象主要为鬼(即所谓人死后化作的鬼魂)、自然神(即自然现象衍生的神)以及后世产生的宗教神。
据考古资料证明,祭祀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识。考古发现,山顶洞穴遗址内人的骨骼的旁边有赤铁矿石粉粒遗存。将红色的粉粒撒在死者的身上,显然是出于某种特定的用意,或表示哀痛,或表示怀念,抑或表示驱邪避害。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对死去的同伴产生了或敬或畏的情感,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随着原始人类的不断进化,工具制作技术从打制石器过渡到磨制石器,产生了原始的种植业和定居式生活方式。由于种植业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促使人们对自然现象更加关注。但因为原始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便认为在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必定还存在着一种支配它们的力量。古人将这种“超越”现实和自然的力量想象成神,这也是中国古人信奉自然神的由来。在这种认识下,古人们对鬼神既崇拜又畏惧,于是便采用一些方式和方法讨好它们来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和企盼。
这些祭祀的方式和方法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固定的仪式:在祭祀时,人们将最好的食物、制作精美的器物献给鬼神;或用焚烧祭品冒出青烟,以示通达天神;或将酒或牲畜血洒向地面,以示告慰地神,再通过敲击的方式使器物发出声响,以此通报和召唤鬼神;还通过肢体的动作表示对鬼神的敬重,以此希望鬼神满意。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在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中,居住区的房屋均围绕一个中心广场而建,还发现有焚烧过的动物骨骼,表明这个中心广场在聚落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这里不仅作为聚落成员日常聚会或一般性活动的地方,也是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不少遗址中,都出土了玉制的器物。其中,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钺、玉璜等大量的玉器,在玉琮和其他的一些玉器外表还雕刻有神人兽面图案。图案充满了神秘、怪异的色彩,体现了良渚人对鬼神的敬畏感。这些在后世作为祭祀鬼神的礼器出现在这一时期,足以证明祭祀鬼神已经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产生的鬼神崇拜及由此形成的祭拜方式,又在后世的沿袭中不断加入新的形式、内容,最终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文化。在国家建立后,祭祀活动又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神话王权和统治的工具。殷商时期,祭祀更为盛行。商王祭祀祖先,是认为这些已经逝去的先人仍具有神力,可为后代消灾祛祸;同时也借助先祖的神力,用以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些源自原始社会、在国家建立后又被移植到政权建设中的祭祀活动,在西周时期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在周朝政权机构中,还没有掌管祭祀的官职,祭祀鬼神还被编入礼仪制度中,并对祭祀的对象和等级、陈设器物、供奉食物、行礼方式等诸多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从此祭祀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以后的历史中,祭祀鬼神一直为;历朝历代所沿袭。
1.下列对“祭祀活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祭祀是人们使用特定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器物,用肢体动作、焚烧等形式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及祈福的活动。
B.原始的祭祀方式起源于北京山顶洞人,他们把赤铁矿石粉粒撒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以表示一种敬畏之情。
C.祭祀过程中人们将最好的食物、制作精美的器物献给鬼神,或用焚烧祭品冒出青烟,以示通达天神等是世代相传后固定下来的祭祀仪式。
D.在国家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其统治,把祭祀活动作为神化王权和统治的工具,尤其在西周以后,祭祀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北京山顶洞人的考古证明,此时的原始人类已经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些原始人类有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思想。
B.磨制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社会产生了种植业和定居式生活方式,此时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现象,这是因为种植业和自然的关系密切。
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中,为祭祀方便,居住区的 房屋都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建立。
D.周朝十分重视祭祀,在政权机构中没有掌管祭祀的官职,并对祭祀的对象、等级、陈设器物以及行礼方式等作出了严格规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就把这种“超越”现实和自然的力量想象为一种神。认为神具有支配自然的力量。
B.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上雕刻有神人兽面图案,这些图案体现出良渚人对鬼神的敬畏,也证明祭祀鬼神活动在当时的重要性。
C.祭祀活动在殷商时期十分盛行,商王希望通过祭祀祖先的方式,来消除灾祸以及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D.祭祀鬼神一直是历朝历代沿袭的习俗,虽然不同朝代祭祀的对象、形式和内容完全不同,但祭祀活动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界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寒景、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面积大小、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得民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自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识了天人之分的内涵,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才产生了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为人之学、会通之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关于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都在这个重大课题上做出了贡献。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和外域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产生了新的思想课题,但天人之学在此期间并没有失去它的光泽,只是变换了形式。
(摘编自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对“天”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理论来自战争实践,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C.与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的是天人相分的观点,这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
D.源远流长的天人之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对人们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最恰当的表述的质疑开篇,有其针对性。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C.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古人有关天人之学的观点,通过辩证分析使论证层层深入。
D.文章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高度,阐释了天人之学在古代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历来被思想家热议,业已成为中华文化赓续的两条路径。
B.如果没有兵家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就不可能改变前代有关“天命”的思想。
C.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并在《天论》中对天人之分的内涵进行了深刻而清晰的阐发。
D.天人之学的理论要发展,就必须坚守传统的立场,保持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建筑制定了自己特有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即“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在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那就是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发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的木块“斗”和臂形的短木“拱”,将上面梁枋托住,使它们重量一层层递减地集中到柱头上来。这个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就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惟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可以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冲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且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的,都是内中木构所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部分而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垂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敢于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材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即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同建筑物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等,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立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更加强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屋顶属于“瓦作做法”,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是结构上的必需部分,但对其略加处理,便能使它们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垂脊、脊兽等。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垂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主要使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所谓的“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的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3.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是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适应了居住者的自然要求,既增加了建筑的功能,也使建筑更加活泼。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造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微写作
请描述某位老师的办公室,表现其“安静”,或“热闹”的特点。要求:语言简洁连贯,表述准确,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