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诗与生活”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要求:中心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联...

请以“诗与生活”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要求:中心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联系现实,请把题目誉抄在答题纸上。不少于700字。

 

例文: 诗与生活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题记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风里。空气中尽是幽幽的香气,那些无比珍惜的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 诗意,诗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是徐志摩的“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是“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每个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人,都在现实中或是梦中追寻着那个诗意的心灵港湾。我们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却可充满诗意。 常有人说:“现实真是太残酷了!”现实中的平凡与庸俗是与诗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灿烂的季节自尽,他们的文字无不鼓励人们热爱生活,坚强向上。当他们内心完美的诗意生活与现实相违背时,他们走向了极端。读他们的文字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意生活找不到与现实的联系时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诗意是建立在现实上的,他们太热爱诗意,我们平凡人同样有自己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领会的。不要过于追求虚妄,其实平凡也是诗意地生活。 诗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缕花香。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蕴藏着诗意。而我们就在这无限的诗意中生活。几米写过“街上的灯忽明突暗,我的大头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响,我知道这条路上不是我一个人走过”。他有严重的病痛折磨他,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他用画笔和空灵富有哲理的文字影响了多少迷茫的人们。因为他诗意地生活,为生活的渴望让他心灵芬芳,被诗意包围,文字中、画面中能读出诗的意境,那么他一定是把病魔也当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诗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着。放开紧闭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诗意吧!诗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难都当作诗去品味。然后酿出人生的甘霖。 胡兰成说:“他喜欢用透明玻璃杯喝红酒”。张爱玲最终离开了他,别人眼中委琐的爱情,可只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诗。醉的感觉就是诗,如果有一刻你因为一件小事而心灵沉醉,那就是诗意地生活。 热爱平凡的人,热爱世界万物、热爱上天施压给你的苦难,把现实与诗般的心境交融在一起,那样你就能诗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无诗意。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诗意,让诗意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份雅致和清新。亲爱的朋友,愿你的生活中有春暖花开,有夏日绿荫,有秋高气爽,有冬阳和煦,更有诗意绵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本题非常简洁,就是一篇命题作文。作文的要求是以《诗与生活》为题目。命题作文限制了我们写作的范围,只能围绕“诗”与“生活”展开。诗意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憧憬和向往的。有物质的殷实富足,有精神的高雅别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而诗人海子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何尝不是诗意的生活。这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知道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有痛苦、挫折:有情感的失落,有考试的失利,有创业的失败……但是,只要我们有诗意的追求,何惧困难和挫折呢?诗意并不只是唯美、罗曼蒂克,还有陆游一样的“醉里挑灯看剑”;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立意角度: 1.生活中多一点诗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2.诗与生活不是水火不容的事物,是可以相得益彰的。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诗意是我们的追求理想。 3.生活里不能少却诗歌、诗意。清新雅致的婉约诗歌我们生活的调剂品;旷达乐观的诗歌是我们奋力向前的源泉。 素材积累: 1.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2.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3.“李子柒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满足了人们在诗意中寻找文化原乡的精神需求。大凡了解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并没有像李子柒视频描述的那样唯美、典雅,但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大潮下,人们开始追求传统、回归自然、寻找乡愁,为日益物化的心灵寻求诗意栖息之所。古色古香的景观、自然采摘的食材、古朴简单的炊具、传统繁复的工序、充满仪式感的手作……李子柒的视频恰恰呈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满足人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愫。 结构层次: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要求是议论文,题目是《诗与生活》。作为议论文,结构上无外乎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版块。首先,提出问题:诗与生活是井水不犯河水,水火不容的吗?答案显然不是!进而得出:我们应该有诗意的生活。接下来怎样让生活多一些诗意?怎样让诗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熏陶和奋斗的力量。在分析的过程中,举陶渊明、海子、苏轼、闻一多、艾青等例子说明:生活中离不开诗。优美的诗篇是催人奋进的乐章,是涤荡肺腑的清新剂。最后,呼吁大家在生活中多一些诗意的追求,多一些坦荡的情怀,进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精彩和丰富。可以用海德格尔的名言“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做题记。行文中,除了举例论证外,可以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理论论证,同时,还可以采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答

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他们身上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或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感情。请从夏瑜、阿Q、翠翠、爷爷(《边城》)中选择一个对此加以解说。要求:结合原著相关内容,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②在一次主题为“文学中的独特世界”的读书交流活动中,你要做一个简短的演讲。请从《红楼梦》的大观园,《边城》的茶峒、《阿Q正传》的未庄中选择一个,写一段演讲词(也可以是诗歌)。要求:依据原著,主题明确,语言表达有感染力。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请根据名著相关内容填写人名

①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常借人物的口说出暗示家族命运的话。其中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是________________;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说“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边城》的结尾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意味隽永,引人联想。其中“这个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呐喊》中很多人物都有典型性的语言。“一代不如一代”是________________说的;“救救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说的;“差不多”是________________说的。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

(1)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

(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

(8)孤鸿号外野,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

(11)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13)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15)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16)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

(17)山寺月中寻桂子,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鹏。

(19)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21)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22)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

(23)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25)帘外雨潺潺,________________

(26)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27)带长剑兮挟秦弓,________________

(28)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

(29)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

(30)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卷星辰

①杜甫,我的河南乡亲,中国古代诗圣,“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拟国度的首脑”(鲍勃·迪伦)。

②杜甫往往被冠以“现实主义诗人”名号。“现实主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不回避的态度,而非一种艺术风格。我赞同布罗茨基的一句话:“不能在‘诗歌’这个词前面加上形容词。”同样,不能在诗人前面加上形容词,如“先锋”“后现代” “民间”等等。诗歌、诗人本身已自足而广大,要么是一首诗、一个诗人,要么什么都不是。一切现实主义,都是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使杜甫不瞒不骗,真与自然;超现实主义使他能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

③我喜欢河南诗人罗羽的现实主义之作《祖国诗》:“鹌鹑是你的祖国,夜莺的咳嗽不是你的祖国/鲁山牛腿山羊是你的祖国……”尽管他被称为一个先锋主义诗人。先锋,不是某类写作风格的专利,而应是所有诗人、作家都应具备的精神。尤奈斯库说:“先锋就是自由。”就是思想自由、表达自由。任何一个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和表达都应独一无二,尽管困难,只有一少部分杰出诗人才能做到,也不应放弃对于这“困难”“独一无二”的认知和追求。杜甫就是唐代的先锋诗人,他能与古人窠臼为敌,与时风流弊为敌。现实的,必须是先锋的——都需要“为敌”的勇气和才力。

④读杜甫,强烈感到,伟大诗歌的本质就是悲歌,痛彻肺腑。伟大诗人的命运或许只能是悲剧,“慷慨有余哀”。青年时期,杜甫写出《望岳》,像李白;中年、晚年,因时代巨变而诗风巨变,写出《登高》《登岳阳楼》,与登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已截然不同,充满“悲”“病”字眼。生活愈破败,其诗愈雄奇、苍凉、辽阔。杜甫不再像李白,而成为杜甫自己——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⑤杜甫启示我们,写什么不是问题,怎样写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一个诗人能否诚实面对自我和世界,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准则和诗学伦理。杜甫感时——感应一个时代无所不在的冲击;忧国——忧虑一个具体而非抽象的国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这国度的肌肉、血脉、神经和呼吸。像杜甫一样承受了、担当了、克服了自己的命运,一个诗人才有存在的价值,并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度、一个时代的徽记。

⑥杜甫之后,热衷于应制诗、酬唱诗的诗人多矣,撒娇、献媚、谋利,诗歌气象趋于软弱、阴柔、陈俗。像杜甫一样切肤感受着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等别离之痛并哭泣的诗人,稀近于无。市场经济时代,诗人们所面对的个人或公共的疑难,为写作带来复杂性和难度,也可能使写作者丧失表达的勇气、辨别力、底线。趋利、避义、罔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大行其道。

⑦当我揣着信封里的小规模润笔而为高档楼盘写广告诗,或伪造一点泪水写所谓“底层诗歌”的时候,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差异巨大,如同云朵与泥巴。像杜甫那样写作,我们就不敢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温州动车追尾事件面前轻浮、草率地抒情,就耻于化装舞会式、市场营销式的游戏和表达。

⑧青年时代喜欢李白,中年以后,觉杜甫更亲。杜甫之所以逐渐被后世认可并尊称为诗圣,不仅仅在于他情怀中的仁慈、广大,也在于他诗的驳杂、多元。“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样恣肆、霸气、脱口而出的句子,像那个总在痛哭流涕的杜甫写的吗?的确是他写的。集嶙峋与柔软、秋兴与春愁、沉痛与轻快、放歌与烂醉、展示与讲述于一身,一个诗人才可能伟大。伟大的诗人像山川,峰岭变幻、一言难尽。

⑨2012年,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周年,我与众多诗人赴河南祭拜。杜甫出生地——郑州郊区巩县依山而凿的一间窑洞,木门紧闭,门前有杜甫童年打枣的雕塑。杜甫墓:庞大土丘混同于山坡,衰草绵延,如白发瑟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融入故乡山坡的一个诗人的巨大白头,依旧忧思难眠。

⑩以杜甫为镜,一个人、尤其是中年人,其写作应能够与内心及周遭广大苍凉的秋意,保持呼应,发生关系。是时候了,与无边落木一同萧萧而下,尽管夏日曾经盛大。

(11)五十三岁那年,杜甫在长江上写下《旅夜书怀》,有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前一句是空间,后一句是时间。空间、时间在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奔流,并定格于六年后长沙到岳阳的一艘破船上。

(12)我也正渐渐接近他晚年的光景和心境,像他一样处于远离中原的异乡。不同的是:他漂泊在江上,把越江而去的一只沙鸥看成未来的自己;我漂泊在城市,把城市的云烟看成梦乡的地图。他在痛苦,我在痛快——所以我将很快就在人间、纸上消失,而他负责继续承受人间和纸上的疼痛、苦难。

(取材于汗漫《一卷星辰》)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超现实主义使杜甫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

B.杜甫诚实面对自我和世界的写作态度使我们不敢草率抒情。

C.第⑧段写杜诗风格驳杂多元是其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

D.第⑨段划线句用比喻手法表现出杜甫墓地无人祭拜的荒凉。

2.根据文章第②③段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杜甫既是现实主义诗人,又是先锋主义诗人,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赏析文章结尾段的划线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郑国人钟仪被楚兵俘虏成为楚国的囚徒后,两年中一直带着自己国家的帽子。此以“楚囚”指“囚徒”。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

B.“紫艳”二字写出了菊花美丽的色泽,“静”写出菊花娴雅的仪态,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C.尾联使用了两个典故,言简而意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羁旅京城,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D.本诗写景富有变化,有全景描写,有仰视,有俯瞰,有动静结合;选取一系列的典型景物,清新恬静。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意象,与“红衣落尽渚莲愁”中“莲”所含感情色彩最接近的一项是

A.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B.江南可采,莲叶何田田

C.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D.筑室兮水中,葺之兮

3.这首诗以“望”字来组织材料,着意写景,请问本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