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

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55字。

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这个问题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

 

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80后、90后最普遍;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有两个:第一,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第二,分层法,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由材料“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可知,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父母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由材料“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可知,这种现象80后、90后最普遍;由材料“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可知,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综合以上几点可概括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两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并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

徽州人一年中,饮茶不断,而且比较流行的只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茗,细品慢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饮”之说。所以朝茶讲究细品。午饭之后,一杯浓茶,消食健胃。喝朝茶与午茶不同,它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热茶,一天劳作的疲倦顿消,代之逍遥与惬意;冬夜,热茶伴火炉,融融暖意弥心间。夜茶讲究的是舒适、随兴。黄山人沏茶,很讲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锡壶胆,茶叶放胆中,胆内放壶,胆上有细孔,汁出叶不出,便于饮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作者)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先是视觉,然后听觉,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写渔人不在意收获多少,而是在感受秋意,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的做妙、朦胧的感觉。

2.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大量的比拟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3.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结构要求基本一致。

第一幅画面:      第二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是_____。《过秦论》中,贾谊则指出,秦王朝的灭亡是由于_____

(2)陆游在《书愤》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蜀相》中,杜甫将自己壮志难酬的怨愤与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融合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塞上曲  戴叔伦②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③。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人,当时建州女真已多次打败明军,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③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须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这个唐代诗人基于班超爱国、思乡精神的升华。

D.两首诗均语言深沉,苍凉悲切,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喻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天章阁待制社杞也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オ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  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刁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无,未曾发封。”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日:“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僚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仪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上颔之。异日复进献,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对:“任满,已出外官。”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谴,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盛文肃:姓盛,名度,字公量,宋仁宗时人。卒谥文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B.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C.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D.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北方民间,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古代官场的惯例,下属在此日要送上祝贺。

B.扬州,宋代的一个州,与《禹贡》中所描述的“扬州”不同。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一般认为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C.字,指“表字”。古人的“字”不是随便起的,是有年龄、性别、含义规范的。只有男子才能有字,必须在加冠之后,而且和“名”要互为表里,所以叫“表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祷于尼丘而生孔子”。

D.庆历,年号。由汉武帝首创,至民国废止。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年号,今年是令和元年。皇帝在位期间,是可以根据实际更换年号的。武则天在位期间就用了18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A.盛文肃善于察人。原本称赞夏有章才情高雅,并摆酒招待他,后来却因看了夏有章写的诗封而断定他没有前途。

B.夏有章受到盛文肃的款待后,以诗答谢,不料突遭冷遇,大惑不解。几年后死于国子监主簿兼郑州推官之任上。

C.刁绎与夏有章交情深厚,亲自到盛文肃处询问“退诗”原因,得到的答复出乎意料。

D.蒋堂眼光独到,勇于推荐人才。能从皂隶的野狠中推测出县令是一个能吏,并为他传扬声誉。这是蒋堂成为名臣的重要原因。

4.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喻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

(2)得一幕僚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5.宋仁宗认为庞庄敏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对他大力提拔。那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