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学校举行《平凡的世...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学校举行《平凡的世界》片段展演活动。如果让你参加演出,你愿意扮演哪个人物,又会如何表现?

要求:再现人物和场景,符合原著。

②请从《老人与海》《边城》中任选一个人物,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要求:结合原著内容,准确介绍人物经历,恰当评价人物思想性格。

③最近北京地区空气质量一级优,PM2.5全都只有个位数,被网友喜称为“1微克蓝”。请描写一下你眼中的“1微克蓝”。

要求:描写具体,富有文采。

 

(1)我会扮演孙少平:下午两点,孙少平又开始劳动了,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起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的山地里送,一趟又一趟。中午那两个黑高粱面馍早就被这一担担的垃圾土消耗殆尽,此时,孙少平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地在山路上爬蜒。 (2)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外公将她抚养长大。她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但傩送远走让她的爱情严重受挫,爷爷的去世让她一夜“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坚强的一面。 (3)“1微克蓝”让北京的香山、植物园、颐和园内的秋景更加迷人:游徜徉其间,清爽的空气让你不由得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再看园内景致,蓝天白云之下湖光山色分外美丽,平静的湖面如一面镜子,倒映出连绵起伏的山峰,盛开的荷花和睡莲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令人沉醉不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在150字内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其次要对相关的名著的内容、主旨及某些概念有准确的理解,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积累。 试题中给考生了三个选择: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再现人物和场景,符合原著”,那么考生就应以描写叙述为主。②本题同样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与概括,但是要求“结合原著内容,准确介绍人物经历,恰当评价人物思想性格”,所以考生作文中除了记叙、描写外,还要有相应的议论抒情。③没有选名著阅读,而是要求对“1微克蓝”进行描写,且要“具体”“富有文采”,所以考生尤其要在描写手法上下功夫。此外,题目要求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选取其中自己最拿手的来写,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高三语文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述准确,语言连贯。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长邀请校友参加学校100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仿照示例找出其他三处并作修改。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2020年1月8日,母校将迎来100周年寿辰,这是全校校友耿耿于怀的盛典。在此,我谨代表学校900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们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曾经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美好前景。我们相信,母校校庆必将因你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示例:“您们”应改为“你们”或“您”

 

查看答案

根据语意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入横线中,下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诗的美感,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飘逸”。既有精神的自由超脱,又有人与然的生命融为一体。读李白的诗,谁都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自由超脱的精神,“①    ”,这是挣脱一切束缚的自由超脱的意象世界。同时,人们从李白诗中又都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人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的情绪,如 “②    ”。李白有一首诗中用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一个缥缈奇幻、色彩缤纷的梦幻世界,“③     ”。这是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又是一个人与自然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李白诗的这种飘逸之美,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a  ③b

C.①b  ②c  ③a D.①a  ②c  ③b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梅之颂

①一纸墨梅,疏密有致,老干新枝远近交错,浓淡相宜,着笔时,每一步都讲求顺序、走势和分量。外公健在的时候,犹喜在梅花图上题诗,老人家抄录最多的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咏梅诗,“幸然不识桃和柳,却为梅花累十年”。外公应该是充分理解了诗人志趣所在的。

②诗人们唱梅花香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梅花铁骨冰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咏梅花凌寒独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颂梅花清新淡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讴歌梅花无私奉献,“___________”。

③正月里接到成都友人的信息,告诉我说杜甫草堂的梅花开了,说那腊梅,一年可花开二度,那枝梢上茂盛的花朵,让清冷的季节里有了鲜活的灵动感。我把有关梅的话题浓缩到一段文字里,写这个让人深爱了千年的精灵,写这个在严寒中灿烂一树的花王。

④记得百岁外婆在50多年前的小园里压梅枝的情景,她忘我地翻土、添土,我热情地想着那梅枝来年的模样。后来,居住在十几层高的楼上,再也看不见那可以除草、施肥、浇水的小园子,而眼前挥之不去的梅的图影,仍然让我回味它带给人们的生活恩赐。从南方到北方,梅,总是先于叶开放,原本产于南方的梅,在田间成林,那梅花的花、叶、根、果都是入药的佳品;翻开《书经》,那句“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告诉我,作为调味品,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在百姓餐桌上了;西汉扬雄作《蜀都赋》:“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让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的梅,早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⑤那挺立在岩石上、山地里、狂野中的梅,在苦寒的境遇   (甲)   shǐ zhì bù yú),往上生长。难忘从沂蒙山的抗日烽火中走来的外婆,挽着一个密实的发髻,眉眼间那种乐观的、无视苦难的笑意印在了我的心里,并没有一闪而逝,而是勾画成梅,至今挥之不去。难忘儿时外婆身着棉布中式祆的神情,虽然袄已经很破旧,但淡雅素净,举手投足透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含蓄美;外婆善良、勤劳,肯吃亏,从来都是温和地笑着。如果借梅喻人,外婆就是墨梅,她享受了梅带给的无言厚爱

⑥而在心底,那些光影绰约的梅们,更是我心中那种恒定的美。

⑦《全唐诗话》有记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南方无雪,梅无须傲霜斗雪地生长,但梅的品性和风骨,却一脉相承。“寒林三千树,独爱梅一枝。”梅花被历代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所敬仰。去年冬天,几乎无雪。于是打破了我踏雪寻梅的计划。我从网上下栽梅花图片:红梅、松竹梅、腊梅、乌梅,甚至将画家笔下的各种梅都收藏在一个文件夹里,取名为“梅苑”。目的很明确,为自己画梅找参照物——我想画出那五朵花瓣独具的高坚气节。于是,在酣畅的笔墨中舒展了我对梅花的敬仰和喜爱。写在日志里的梅,吟成诗句的梅,画在纸上的梅,收在相机里的梅,念在心里的梅,统统穿过太阳光的明媚,笑意盎然地成为我精神的一部分。即使天色向晚,也丝毫不影响月光下的梅散发出的暗香和灼灼光华。

⑧“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世人送给王冕的赞誉。元末明初,被称为“画梅高手”的王冕,洗墨梅花,   (乙)   zhuó rán bù qún)。他画出梅花的清高风骨,将梅花的仙姿神韵解读为一怀高尚情趣、淡泊名利的胸襟。淡淡的墨痕,一种幽香跃然纸上,那是来自梅花的芬芳。被人格化了的梅花,于横斜的疏影之中和嶙峋的骨节之间,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尘色之外,梅花“化为人格,就是掷地有声的气节”。

⑨有时,人们会忽略梅盛开的花期,但却会将开在任何一处的梅花记在心里。梅的记忆,可以凝固时光。文人们让梅入诗文,无限敬仰梅覆雪悬冰时的唯美浪漫和悲壮;文人们让梅入画,把梅花刻在心里,是因为一枝迎霜傲雪的梅花带给人的信仰,让人在探索人生时找到生命的华彩所在。

⑩歌剧《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改编的,看《江姐》,一首《红梅赞》征服了我。“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词、曲调,都触动了灵魂,令我动了情感,壮了信心。或许,这正是《红梅赞》后来成为红色经典的更要原因,也是《红梅赞》的核心价值所在。傲霜斗雪引领百花的诗意人生,是多少人的追求。说红梅,赞红梅,意在述志。赞誉梅花,也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⑪二十四节气里的梅花开在冬末,开在春首。赏梅季节,有两三个月的花期,人们迎着冬天和早春,在路上,不断看见开放的梅。而那栖息在历代诗文里的梅花,那盛开了三千多年的梅花,也将拉长了人们的视线,和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深入人心,永久不衰。

(选自华静同名散文,有删改)

1.阅读第②段,填入横线上的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C.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谢燮《早梅》)

D.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通润《早梅》)

2.依据拼音,写出(甲)(乙)处应填入的词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傲雪的北方梅与无雪的南方梅作对比,突出北方梅的品性格调。

B.作者收藏画家笔下的梅而成“梅苑”,意在画梅时感受梅的内在神韵。

C.大量引用咏梅的诗句,不仅丰富了全文的内容,也使文章文采斐然。

D.文章结尾,实写生活中的梅,虚写诗文中的梅,深化主旨,含蓄隽永。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梅的图影,仍然让我回味它带给人们的生活恩赐

(2)她享受了梅带给的无言厚爱

5.文中说梅花在作者心中有种“恒定的美”。根据文意,概括“恒定的美”的具体内容。

6.阅读第⑩段,结合《红岩》中有关江姐的具体情节,对《红梅赞》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常被作者借来抒情。《琵琶行》中,开篇“________________”句直写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

(2)叠词的运用,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连用叠词,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句,满含阴郁的烟、水、青云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3)古诗文中的“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要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的典故,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借曹操的典故,抒发情感,“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