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子女才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父母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

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移孝作忠。”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在孔子那里,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明确地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是指对父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孟子也明确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汉代的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起政治上的公忠。

当代社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对于孝与公忠两者的关系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多年来脱离个人的私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连侍奉双亲的德性都没有的人,会真诚热爱他人和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而其根本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摘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生发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无须后天培养。

B.正因为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所以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孝心。

C.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包含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

D.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理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从孝的自然生发的特点讲到孝道的形成,引出了笫2段关于孝和忠关系的阐述。

B.作者将个人为父母尽孝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是将孝与公忠结合起来。

C.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孝悌是仁爱、公忠等道德的基础。

D.文章的论述由现象到理念,由古代到当代,由孝道到公忠,逐层深入,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的孝需要经过强化、培养才能转化为孝道,可见孝道是需要后天学习修炼的人格。

B.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核心。

C.儒家教化强调从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德。

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爱人爱国。

 

1.D 2.A 3.B 【解析】 1.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错在“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无需后天培养”,原文第一段有“……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B项,“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与“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孝心”不构成因果关系,因为原文第一段有“父母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C项,“因此,包含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错,以偏概全。儒家的道德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谨”“信”“仁”都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煞费苦心。时下,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一些家长也开始“迁徙”。孩子备战高考,父母全职陪同;孩子报考艺校,母亲天南地北地陪考;甚至孩子上大学,还有父母租房陪读……陪读,成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由国内到国外,父母陪读者都不罕见。陪读,究竟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陪读,究竟是拖累了家长,还是成全了家长?

你怎么看“陪读”这一现象?结合所见所闻,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在交通、教育、经济、科技、法治等方面选择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

示例: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女排精神,亚运雄风,全民健身,北京奥运高快强。

(1)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___ 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_____ 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红楼梦》第103回《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中,成就功名的贾雨村任职于甄士隐家乡,偶遇当年资助自己但现已出家为道的甄隐,说了一段话,下面是某高中生对这段话的改写,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生承蒙您敬赠钱物才得以进京赶考,并托您老的福考取了功名。如今到鄙乡任职,方才得知先生已出家为道。我虽然对您老日思夜盼,但自知仅是个封疆大吏,不敢前去见您,老天真的有眼,让我在这里见到恩公,还恳求老朽能对我再行教诲,我在城中的住舍离此不远,您老如不嫌弃,学生愿意接您老到家中奉养,望我能够天天指教于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       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       ,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    )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       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       的生命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

B. 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

C. 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

D. 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

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    生生不息

B. 包罗万象    仰之弥高    设身处地    生机勃勃

C. 浩如烟海    仰之弥高    身临其境    生机勃勃

D. 包罗万象    高山仰止    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B.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C.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D. 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描写“___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的状态,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