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花格窗 肖复兴 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花格窗

肖复兴

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很重要。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全靠窗户通风透气,让凉爽能进得屋子。以前的老北京,一般人家,大多不是玻璃窗,而是那种花格纸窗。夏日到来,即使不可能家家都像有钱人家换成竹帘或湘帘,起码也要换上一层窟窿眼儿稀疏的薄纱布,好让凉风透进屋里。过去有竹枝词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各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纱帘,即竹枝词里说的“糊冷布”。那时候,我们管它叫“豆包儿布”,很便宜。

对于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曾给予特别的赞美:“京城屋制之美备甲于四方……因地因时,皆有格局也……夏日,窗以绿色冷布糊之,内施以卷窗,昼卷而夜垂,以通空气。”他说的没错,一般的窗户都会有内外两层。只是,我小时住过的大院房子,和他所说略有不同:窗户外面的一层,是花格窗,糊窗户纸;里面的一层,一平到底,糊冷布。这样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可以让风尽可能畅行无阻地吹进屋子里。

那时候,在我们大院里,糊绿色冷布的有,卷窗很少见。外面的一层窗是可以打开的,往上一拉,有个挂钩,挂在窗户旁边的一个铁钩子上,旁边还有一个支架,花格窗就支了起来。如此一来,里面的“冷布”,既可挡住蚊虫,又可让凉风长驱直入进屋子。

如果夏夜户外正好有树,又正好有明亮的月光,把摇曳的绿叶枝条的影子,映在窗户纸和冷布上,朦朦胧胧的,变幻着好多图案,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这是在玻璃窗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前些日子,读到邵燕祥先生的一则短文,题目叫《纸窗》。他说的是1951年的事情。那时候,郑振铎的办公室在北海的团城,他去那里拜访。办公室是一排平房。郑振铎的写字台前临着一扇纸窗。郑对他兴致勃勃地说起纸窗的好处,最主要的好处是它不阻隔紫外线。老人对这种老窗,才会有这样的感情。事后,燕祥回忆那一天的情景写道:“心中浮现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着雪白的纸,鲜亮的太阳光透过纸,变得柔和温胞,几乎可掏了。”将纸窗的美和好处以及人和心情连带一起,写出一种静暄柔美的意境。

对于北京的这种纸窗,燕祥还这样写他自己的另一番感受:“也许明清以后的人才用纸糊窗,也才领略此中的情趣。月明三五照着花影婆要,这是温馨的;若是霜天冷月,把因风摇晃的枯枝的影子描在窗纸上,可就显得凄厉了。”他说得真好,夏天的夜晚,月光把树和花的影子描在窗户纸上,才是美好的温馨的。而且,老北京多用高粱纸糊纸窗。冬天,薄薄的纸窗,是难敌朔风的扑打的。其实,纸窗再怎么好,也是难抵玻璃窗的。纸窗不过是农业时代的产物而已。

后来,我读《燕京杂记》,其中提到一种特殊的窗户纸:“玻璃纸,俗谓光明纸,用以糊窗,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我没见过这种玻璃纸。在我们大院里,倒是看过有钱人家将花格纸窗换成玻璃窗。我家的窗户没有全换成玻璃的,父亲为了省钱,只是在窗户中间一块对开的杂志那样大的地方换成了玻璃,也算是跟随时代的发展吧。我曾为此很有些阿Q式的自鸣得意。尤其下雨的时候,趴在玻璃前看:雨珠打在玻璃上面,又顺着玻璃一颗颗滑落下来,再一滴滴前仆后继地爬上去。这成了我寂寞童年里难忘的记忆。

后读清人杨静亭的竹枝词:“画堂春坐日迟迟,富贵人家得自宜。不待揭帘知客至,疏窗嵌得是玻璃。”不觉笑话自己当初的自鸣得意。人家早在清朝就已换上玻璃窗了,坐井观天的我还以为换上巴掌大的玻璃窗,就是跟上时代了呢。

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我回大院,看到那些花格木窗早都没有了,都换成了大玻璃窗。但是,每扇窗户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都还在---虽都已锈迹斑斑,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任其风吹日晒---是那个逝去年代的夏日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我问旁边的年轻人: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他们一问三不知。

如今,大院早已拆干净了,老北京那种花格窗再也见不到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从窗户之于老北京人度夏的重要作用起笔,再点出以往老北京普通人家大多用花格纸窗的事实,呼应标题,领起下文。

B. 文中援引关于北京纸窗“月明三五”与“霜天冷月”之夜迥异氛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前者那种美好、温馨氛围的喜爱。

C. “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看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之后的喜悦心情。

D. 文章以“花格窗”为线索组织材料,既叙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插入他人的生活体验,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2.文中两处引用竹枝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删除?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C 2.①第一处引竹枝词,是为了说明“糊冷布”即安纱窗之俗由来已久;第二处引竹枝词,是为了说明有钱人家(富贵人家)安玻璃窗也由来已久,自嘲当初的自鸣得意。②两处引用竹枝词,都扣合题意,通过相关知识的补充介绍,开阔读者视野,增强散文的可读性;同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典雅而富有诗意。 3.不能删除。理由:①从篇章结构看,结尾一段写的是“如今,大院早已拆干净了”之后花格窗再也见不到的现状,与上文“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花格木窗为玻璃窗替代的情况相呼应,形成时序的递进,呈现了花格窗消失的无奈现实。删除后,文章结尾显得仓促。②从情感内涵看,从上文花格木窗的“早都没有了”到“再也见不到了”,反复咏叹,增强了怀旧的怅惘意味,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发展进程中古典情致日渐消亡的叹惋之情。删除后,缺少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的韵味。 【解析】 1.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作者看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之后的喜悦心情”错。结合文本内容“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我回大院,看到那些花格木窗早都没有了,都换成了大玻璃窗。但是,每扇窗户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都还在”“是那个逝去年代的夏日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分析可知,“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这一句是对旧物,即残存的“每扇窗户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的细节特写,以此来表达作者对岁月流逝的莫名惆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文世界以瓷器(china)命名中国(CHINA),而中文世界对此“未持异议”,体现的正是双方对瓷器于世界文化意义的高度共识。

散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光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9世纪下半期,即唐代后期。当时,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青釉褐彩以及唐三彩等,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往这些地区。国内外文献资料进一步证实,中国瓷器输出,在宋元两代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下得到快速发展,至明清时期登上巅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瓷器烧造技艺于17世纪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瓷器的海外市场开始走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整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

就中国瓷器输出线路与范围而言,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瓷器输往朝鲜和日本时间最早,品类、数量最多。在明代初期之前,中国瓷器以输往东亚、东南至、南亚、西亚、北非等地为主,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虽然七次下西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

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这与欧洲航海家于1492年到1522年间成功开辟新航路有关。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扩展和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瓷器输往欧洲、美洲呈现日益旺盛之势。从这个角度讲,以新航路开辟为界,可以将中国瓷器输出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比简单按照中国历史朝代划分更合理。

就品类而论,瓷器输出基本实现“全品类输出”,甚至在生产与市场之间基本同步。在瓷器输出品类变迁上,14世纪中前期,即元代后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瓷器输出品类以青瓷、白瓷、青白瓷等体现中国审美特征的单色釉瓷为主。这与“镇瓷在唐宋,不闻有彩器”的中国瓷器生产状况完全吻合。从元代后期青花瓷成熟开始,彩瓷品类逐渐超越单色釉瓷,成为中国瓷器输出阵容中的主力——欧洲许多大型博物馆都收藏有大量青花瓷,明清时期专为欧洲市场生产的外销瓷,如“克拉克瓷”“中国伊万里瓷”等也多为青花瓷。“无青花,不瓷器”,标志着世界进入彩瓷时代。

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摘编自侯样祥《瓷,中国审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文世界以瓷器的英文来命名中国是英文世界对中国瓷器于世界文化意义的认同。

B. 早在9世纪下半期以前,我国瓷器就开始通过“丝绸之路”成规模地输往世界各地。

C. 宋元两代,我国瓷器输出得到快速发展,这与当时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是分不开的。

D. 元代青花签成熟后,我国瓷器输出品类逐渐由单色釉瓷为主转变为以彩瓷品类为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证中国瓷器输出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时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

B. 文章以欧洲许多大型博物馆收藏的瓷器为事实依据,论述了我国瓷器输出品类的变迁。

C. 文章从输出时间、输出线路与范围、输出品类等角度论述了我国瓷器输出的历史进程。

D. 文章结尾指出中国瓷器输出实际是文化交流,目的是论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洲的瓷器烧造技艺虽受中国瓷器烧造技艺的影响,但伴随欧洲工业革命实现了超越。

B. 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整头千年,如今已不再辉煌,主要是因为受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扩大了瓷器输出范围,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瓷器输出史的划分。

D. 瓷器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双重特征决定了我国瓷器输出是文化交流而不是商业贸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了著名的"发展体育运动,増强人民体质",希望国民特别是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强身健体。

②1964年1月,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一次会议上对学生提出“把身体锻炼好,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希望。

③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④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体育锻炼不足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同学因学业繁忙而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有的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时间,有的家长反对孩子花时间运动。

⑤全国各地的中考体育测试分值从30分至55分不等;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将体测纳入了自主招生评价体系,体测不过关将失去后续的专业能力测试资格,清华大学则给体测成绩优良的考生额外降5分。

体育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 大湾中学体育节开幕式上代表学生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科技大学学生申请学校奖学金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 准确、简洁、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芦河大桥施工现场的禁行通告,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禁行通告

芦河大桥修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现已超过使用期限,桥梁基础结构及桥面破损厉害。按照市政府 安排,要在2019年5月25日至2020年4月8日将旧桥拆掉重建,届时将对桥梁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许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请过往车辆及市民绕行。本次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特此通告。

芦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 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     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经过长期创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 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     )。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     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 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 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 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     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 景材种丰富,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 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妙绝伦  打破  融入  苦心经营

B.异彩纷呈  冲破  融入  煞费苦心

C.异彩纷呈  冲破  融合  苦心经营

D.美妙绝伦  打破  融合  煞费苦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B.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长期创作岀的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C.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他们长期创作岀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B.一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

C.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

D.一旦形成艺术流派,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