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手心朝下 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件红色的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手心朝下

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件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我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我身上没带一块的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班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了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朝下,拇指和食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

“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

“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

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手心朝下,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她只是说,给她一块钱,她要去看……”

“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待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为生。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她女儿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她女儿还告诉她,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习惯,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朋友说。

“死了?”我震惊。

“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竟‘轰’的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认为自己不是乞丐吧?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朋友谈性正浓,我却再也听不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女人的“怪”表现在常年把内穿的旧毛衣外穿,只向行人讨要一块钱,接钱时总是手心朝下。

B.第3段中“手心朝下,两指如钳”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老女人的自尊和对女儿深厚的感情。

C.第12段中画线句对老女人转身动作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了老女人对“我”的不满之情。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袖起手”“伸出两根手指去捏”“腰弯得很低”等,细腻地展现了老女人的内心世界。

2.小说中的“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3.通读小说,你认为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加以探究。

 

1.C 2.答案①“我”是小说的视角和情感线索。小说通过“我”的眼光,表现了人们先是对老女人好奇,然后是对她反复使用同一个借口乞讨的厌烦,再之后是拒绝她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怜悯,最后是对她的尊重。②“我”是小说主人公的对比点。通过“我”和她的对比,表达对老女人的同情。③运用第一人称“我”可以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3.①通过“我”对老女人的态度的变化,呼吁人们要关心弱势群体,不要抛弃他们;②通过老女人记住女儿的嘱咐,表现了人在苦难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③通过朋友对“我”讲述老女人的故事的语气,呼吁人们对他人的不幸应该抱有更多的同情与理解。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了老女人对‘我’的不满之情”说法错误。此处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老女人转身之慢,表达了她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之情。 故选C。 2.此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结合《祝福》中我的作用分析。“我”是小说的视角和情感线索,是小说主人公的对比点,第一人称的使用可以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3.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文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小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作答此题,可以从文中三个人物形象的角度思考,如从“我”的角度,“我”对老女人的态度经历了由最初的同情到误解再到理解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我”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从朋友的角度,从朋友讲述老女人经历时的细节描写,如“朋友大声说”“朋友慢慢喝着水”等,以及朋友说话的语气可知,朋友对其缺少最起码的同情;从老女人的角度,老女人和她的女儿尽管命运悲惨,却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这种美好的品性值得赞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删了鲁迅杂文,换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不会无意识中让祖国的花朵们误入迷途?

鲁迅不是常青树,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至今被人们深深地怀念。中国有个古老的新词,叫“与时俱进”。对于鲁迅的文章,照抄照搬,“拿来主义”,是不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在教材中删除鲁迅的原文,难道不能用新时代具有鲁迅精神的文章“取而代之”?

新时代有没有活着的鲁迅?我看肯定是有的。否则鲁迅逝世了,中国岂不真的折了“脊梁”?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大有人在,针砭时弊的好文章也比比皆是,编辑们选用他们的文章进入教材,既继承了鲁迅之精神,又克服了晦涩难懂之弊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把鲁迅当成权威,放进“神坛”,本身就是对鲁迅的污辱。依我看,世上的千里马不少,只是有些人相信权威,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真正继承鲁迅精神,是善于发现继承鲁迅衣钵的人,而不是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

1.下列对于“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人也时有出现。

B.鲁迅生活的时期离我们较远,文风难免古风萦绕,拗口难懂,因此他的文章,删点为妙。

C.世上的千里马不少,新时代也有活着的“鲁迅”,编辑们也可选用他们的文章,编入教材。

D.对于鲁迅的文章,如果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抄照搬,是违背先生初衷的。

2.下列各项中,对于“鲁迅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被誉为“民族魂”,一些人认为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会丢掉鲁迅精神。

B.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鲁迅文风晦涩难懂的一面。

C.“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这句话不仅对社会发展适用,对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选编也非常适用。

D.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健将”,教材选编他的作品是为了学习他的白话语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太相信权威而把鲁迅放进“神坛”,这是对先生的一种污辱。

B.“鲁迅”在教材中也与时俱进,可用其他针砭时弊的好文章来代替鲁迅文章进入教材。

C.毛主席十分赞赏鲁迅,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D.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并不能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的,是善于发现继承鲁迅衣钵的人。

 

查看答案

下图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插图。请你为这幅图拟写一则解说词。要求:突出某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字。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____,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贺老六死去后,无奈中她又投奔了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_____;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神经质地唠叨,他们觉得那是一个人完全不中用了的症状,所以,_____,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在了荒街野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素朴的瓦,安静的瓦,远离世俗的瓦,随遇而安的瓦,是日见老迈垂暮了。(        )。它们像明媚阳光下晒着太阳的百岁老人,慈眉善目,________一般令人感到亲切。瓦把一生都交给了人和房子,像三从四德的女子。房子是土巴墙的,它________;是金碧辉煌的宫廷,它安然。房子是怎样的形状,它就是个啥形状,或歪七斜八,或端庄雄伟,这些都改变不了它承天接地、遮风挡雨、________温馨家室的本性。瓦是多么慈和啊,排列成人字形的屋脊,盘龙的屋垛,吉祥鸟的屋角,怎么着都不会________,都能给人一种熨帖。屋场里的静谧或偶尔高一声低一声的俚语,瓦的庇护,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每一条东流水与西流水,都会很好地配合老屋倾诉乡村的厚重。每回路过乡下屋场,我总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上村庄几眼,用眼睛和心灵说上两句话。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我对于瓦的感觉亦是

B.而且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C.我对于瓦的感觉是,虽然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

D.但是老了并不是遭人嫌的,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好人    安贫    体现    杂乱无章

B.活菩萨    朴素    营构    杂乱无章

C.老好人    朴素    体现    张牙舞爪

D.活菩萨    安贫    营构    张牙舞爪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瓦的庇护,更增强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B.瓦的庇护,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加深了。

C.在瓦的庇护下,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D.在瓦的庇护下,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增强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