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吴组缃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吴组缃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的小说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讲求文采,则正是“义归乎翰藻”。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传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各个朝代的人们写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不同的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时不再拿民间的东西来加工了,而主要是自己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有删改)

1.下面关于“小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指文人创作的一种文学体裁。

B.小说是指脱离历史而创作的一种文学体裁。

C.小说是讲求用虚构和想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D.小说是以描写情节场面和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对文中“但作为史传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这句话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志怪志人小说”同“传奇小说”并存。

B.唐“传奇”并没有彻底成为文学创作。

C.唐“传奇”中仍保留着“志怪志人”的因素。

D.唐“传奇”虽脱离历史领域,但仍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内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小说史上凡是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的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都是失败的。

B.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史记》等史传文学“实录”的传统,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

C.我国话本小说,演义小说的发展,进步大都是由优秀的文人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D.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金瓶梅》和《红楼梦》属于同一阶段的作品。

 

1.B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B项,偷换概念,选项将“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中的“历史领域”变为“历史”。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A项,于文无据。 B项,这里分析的是“唐‘传奇’”,与题干要求分析的“作为史传的志怪志人传统”无关。 D项,原文说的是“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可见“仍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内容”曲解文意,且“大量”扩大化了。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A项,“凡是……都……”说法绝对,原文是“后来各个朝代的人们写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某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新闻:一男子因要钱不成殴打六旬母亲,遭到周围群众的强烈谴责。面对镜头,他居然说:“来拍吧,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易峰还要出名。”

材料二:

一学生在值日时,积极劳动,却招来某些同学“假积极”的嘲讽,让其觉得“很受伤”。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针对上面材料中男子的言辞和学生积极劳动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每小题回答不超过40字)

(1)面对殴打母亲不以为耻的男人,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

(2)面对受到讥讽深感受伤的学生,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话本”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60字。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话本而进行的再创作。

 

查看答案

人们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请仿照示例,选择两个人物,表达他们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③每个仿句不超过50个字。

(示例)翻开《水浒》,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尖刀插入贼人的心窝,顶着风雪迈向梁山的时候,我就是英雄。”

(1)翻开《史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开《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的概念出现得比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在总体上贬低、__________艺术和审美,但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    ),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__________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被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心灵教化的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乐记》中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__________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__________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排斥  蕴含  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 B.排除  涵盖  耳提面命  与日俱增

C.排除  蕴含  耳提面命  日积月累 D.排斥  涵盖  潜移默化  与日俱增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 B.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

C.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 D.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B.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C.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D.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