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位文学教授在给学生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他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了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他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他把教室的日光灯拉亮了,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拉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这位教授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能___________。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 ),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___________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___________,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在秦国建立秦朝、灭六国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___________,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窥见一斑 大方 行云流水 流传
B.可见一斑 朴素 端正典雅 盛行
C.可见一斑 端庄 方方正正 流传
D.窥见一斑 周正 规规矩矩 盛行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字形上来看,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取代了圆润瘦长的汉字,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
B.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从字形上来看,圆润瘦长的汉字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C.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从字形上来看,圆润瘦长的汉字取代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D.从字形上来看,圆润瘦长的汉字被方方正正的方块字所取代,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B.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决定小篆为正体字。
C.在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D.在秦国灭六国之后,建立秦朝,正式决定小篆为正体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他旧地重游,引发其对往昔不平凡生活的回忆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郑板桥赠给他的朋友包括的诗。
B.诗人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听到窗外风吹萧竹之声,让他产生联想。
C.“疑是”,用得非常妙,好像他听到的是民间的百姓的呻吟之声。
D.诗的第三句诗人写他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小官,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情感。
2.“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什么含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则天皇后武氏,讳瞾,并州文水人也。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①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复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而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秋七月,突厥骨笃禄、元珍寇朔州,彗星见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
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天下。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②,遗制归陵,令去帝号,称大圣皇后;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
(节选自《旧唐书本纪六》,有删减)
注释:①大帝:唐高宗;②大渐:病危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
B.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
C.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
D.四年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已”是以干支来纪日,“嗣圣元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B.“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赤壁赋》中“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五日。
C.古代对于官职的授予和升降各有专称,这里“擢授”是“提升”的意思。
D.“嗣”的本义是继承王位,“皇嗣”在这里指皇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则天兼具美貌才干。14岁因美貌而被太宗召进宫封为才人;后又被高宗立为皇后,她辅政数十年和高宗并称“二圣”。
B.武则天对天命心存敬畏。突厥寇境,彗星出现一个多月才消失,于是武则天大赦天下,并改易年号。
C.武则天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意。在朝堂设木匣子听任百姓上书言事时投递,也方便自己了解民间疾苦、政事善恶。
D.武则天施政宽仁深得民心。她多次大赦天下,但死后却被勒令去除帝号,恢复原来的皇后名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2)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檐三境
梦天岚
①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檐瓦淌下来或者挂着,你的乡村童年就在矮矮的一处干禾上坐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之门。
②假若一条狗蹿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就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沾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你也懒得放在心上。
③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④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那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在岁月蹒跚里滋滋地亮,时间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你的追求开始像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于是你不知不觉地生岀一种攀比,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容不得片刻的依恋,你还不懂得沧桑的滋味。
⑤而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青春的背影。只是在你的辞别的回眸里,屋檐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也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⑥生活过得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你感受到了磨难与艰辛。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物将你困扰,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⑦这大抵也算是一种境界。
⑧以后的日子渐渐地老迈,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回首中悄无声息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见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岁月里坍塌。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的宽广,大地一样的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地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⑨路总是漫无边际地长。春天风也似地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⑩哦,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了自己对“屋檐”的感悟,表达自己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B.作者在第④段中写的“抽走几块青瓦”和“揣上几块瓦片”隐喻了岁月的流逝、时光的远去
C.作者在第⑧段中说,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是说以后的日子渐渐老迈,供你挑选的可能性慢慢就没有了。
D.本文在写作上视角新颖,文章层层递进,哲理和状物在文章中融为一体,含意隽永而意味深长。
2.作者笔下的“你”的“乡村童年”有哪些特点,结合文本①②段简析。
3.划横线的三个句子是作者在童年、长大和老去的日子里对“屋檐”的记忆,请分别说说对于作者而言,它们为什么是“自然”的,是“奢望”,是“在岁月里坍塌”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