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蒿素是继乙氨嚓咤、氯喳、伯喳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①___________疟原虫发育的早期(滋养体期),对青蒿素并不敏感所以不管采用多高的剂量,青蒿素对早期的疟原虫也无能为力。②___________,青蒿素才能发挥作用。但是青蒿素的半衰期又非常短,在体内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只有在对的“时间”(青蒿素还在半衰期内),遇上对的“人”(处于中晚期的疟原虫),青蒿素才能对疟原虫起效用。对于早期疟原虫,需要在下一个生长循环周期碰到给药才能被杀死,在这样的情况下,③___________。
下面是某校一则征稿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青春是最美丽的岁月,青春中的人是最可爱的人,青春中的事是最值得回忆的事,青春是用来记住的。在此,以“青春校园”为主题,我社向众多师生征稿。稿件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文体形式不限,提倡抒写个性。有疑问请质询我社,我们将对您的问题进行不胜其烦的解答。欢迎各位朋友踊跃参加征文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杂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破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铜锣,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得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而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的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赏心悦目、______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淹没 揣测 五光十色 荡气回肠
B.淹没 揣摩 五光十色 勾魂摄魄
C.湮没 揣测 五颜六色 荡气回肠
D.湮没 揣摩 五颜六色 勾魂摄魄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
B.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这一特点。
C.而音乐和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D.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B.中国戏剧家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C.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
D.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庄子在《逍遥游》中阐述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杜甫的《蜀相》中“______,______”两句以高度精炼精辟的语言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贤能和忠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義皇②情。
(注)①愚泡:柳宗元在永州冉溪边居住时,运土堆石,堵住泉水通道筑成的池子。②義皇:指传说中的伏義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写诗人被贬永州后与谢山人清晨同游愚池的情景。“山人”指隐士。
B.颈联对仗工整,用霞尽山远、天高雁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
C.诗人为愚池所陶醉,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
D.永州民风淳朴,世情淳厚,诗人居住在这里,仿佛生活在远古的伏羲时代。
2.清人沈德潜评价柳诗时说:“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以便养,复改南京鸿胪卿。
父忧,服阕,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以荐起故官。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瞏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今事与太祖同,请从初制。”帝不许。德又言:“《会典》醮词,主器则曰‘承宗’,分籓则曰‘承家’。今裕王当何从?”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竞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从。德遇事侃侃,裁制诸宗籓尤有执。或当利害,众相顾色战,德意气自如。当是时,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官,与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B.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C.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D.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因考试在春天,又叫“春闱”。
B.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的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
C.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其死后,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追封功臣的先人也叫“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两次不参加会试。嘉靖二年,会试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
B.欧阳德学问渊博,皇帝诏令选择有学问和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C.欧阳德讲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为了便于奉养父母,他调任南京鸿胪卿。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
D.欧阳德敢于直谏,欧阳德曾认为裕王不应出京,并给皇帝上疏,皇帝没有同意他的建议,欧阳德就继续上奏,皇帝虽不 高兴,也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
(2)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