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麻涧① 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麻涧①

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②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注:麻涧,在商山之中,山涧环绕,宜于种麻,故名麻涧。鸡埘(shí):鸡儿进窝了。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岚彩”一词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四面合”三个字将空间扩大,表现了春阳普照山涧的恢宏景象。

B.颔联写傍晚时分,野鸡飞奔、獐鹿逃窜、牛进巷、鸡回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动静结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祥和。

C.颈联写长眉白发的老翁对酒独酌,红色衫袖的村姑将采摘的野花插在发髻上,展现村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D.全诗以清新的笔调将商山麻涧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完美结合,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2.尾句“惆怅溪边书细沙”,诗人“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B 2.(1)诗人想到自己四处奔波,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因而惆怅。 (2)诗人置身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心旷神怡。心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但自己还要为生计奔波劳累,欣羡之余,更多的是不能享有的失落和无奈。只能一个人坐在溪涧边,在细沙上画来画去。 【解析】 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动静结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祥和”说法有误。颔联大意是写诗人的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这里写动景,展现乡村生活的熙熙融融,生机盎然。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情感产生原因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结合诗句认真揣摩内容与情感间的联系;最后整理概括答案。 本题要求回答诗人“惆怅”的原因,并提示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前三联写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辆风尘仆仆的“征车”进入麻涧谷口,举目遥望,周围群峰耸立,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山风飘拂,山涧逶迤,远处在一片垂柳的掩映下,竟然坐落着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小院里那长眉白发的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屋前的老树下,身边放了一壶酒;那身着红色衫袖的村姑正将一朵刚刚采撷的野花细心地插在发髻上。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最后一联抒情。置身这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诗人想到自己千里奔逐,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欣羡之余,所以不禁升起了悠悠怅惘。于是一个人坐在溪涧边,手指不由自由地在细沙上画来画去。所以惆怅是因为向往而不得,是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无奈。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署督邮。

征拜东海太守,拜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自听其政,有急令则少缓之,吏民小懈,辄披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

翁归为政虽任刑,其在公卿之间清洁自守,语不及私,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甚得名誉于朝廷。视事数岁,元康四年病卒。家无余财,天子贤之。

(节选自《汉书·尹翁归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B.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C.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D.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杜陵                署督邮

B.遂召上问            拜廷尉于定国

C.翁归东海明察        东海大

D.县县各有记          辄披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翁归文武兼备,既通晓法律,又喜欢击剑,以致霍氏家奴门客不敢犯法作乱。

B.尹翁归不卑不亢,在受到河东太守田延年接见时,表现出众,赢得田延年好感。

C.尹翁归不畏强权,东海大豪绅,为人奸猾,扰乱吏治,郡中苦之,翁归判其死刑。

D.尹翁归清廉无私,温良谦让,不以自己的才能而傲视他人,在朝廷中颇有声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2)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十八样

冯骥才

天津人灵,把药材弄到糖里,好吃又治病,这糖叫作药糖。

天津百姓心里边想的就是生活,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这卖药糖的本事就五花八门了。有说段子的,有说快板的,有变戏法的,有献演武功杂耍车技打弹弓子的,连吆喝起来都有腔有调一套一套。

鼓楼前有个卖药糖的叫俞六,宝坻县人,脑瓜好使,两只手特别能干。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他在家门口摆摊卖药糖,就在一个桌上摆几排长长的带木框的玻璃盒子,每格里边一种糖。俞六卖药糖不说不唱不吆喝,可是他的糖好——色艳,味厚,有模有样,味道各异。不单有各种药材,还把好吃的水果也掺和进去,(1)比方鸭梨、桃子、李子、柿子、酸枣、西瓜……等等(2)他的药糖样儿最多、最全,总共四十八样,可是只摆在自家门口,这城里城外能有几个人知道?一提天津卫卖药糖的,瞧不见俞六的影子。

他的一个街坊刘二爷是位老到的人,读过书没当过官,一天碰到俞六便说:“你会做糖却不会卖糖。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天津人认绝活,服绝活。”

(3)俞六说:“可这绝活哪找去?刘二爷。”

(4)“没处找。”刘二爷说,“绝活一是琢磨出来的,二是练出来的。”

“咋学咋练?”俞六还没全明白。

刘二爷笑道:“要我说,琢磨——你就得琢磨使嘛新鲜玩意儿把你这四十八样亮出来;练——你就得琢磨使嘛法子招人来买。”

俞六不是木头疙瘩。这两句话点石成金。没多久,俞六恭恭敬敬把刘二爷请到家中后院,刘二爷立马眼前一亮。院中间放一个挑儿,一根扁担,两个桶柜,柜子上是一圈放药糖的小方盒,每个盒里一种糖。盒上边有个盖儿,带合页,可以掀;这一圈小盒总共二十四个,两个桶柜正好四十八样。

桶柜的捯饬前所未见。提梁上边各雕一个龙头,龙面相向,横梁正中一个锃亮的金珠,这叫二龙戏珠。龙头上还伸出两根弹簧,拴着红绒球,为的是挑起来一走,绒球就随着脚步一颠一颤。桶柜漆得油黑锃亮,上边使金漆写着“俞家药糖,四十八样”八个大字。每个糖盒的玻璃盖上还全用红漆写上糖名,玻璃盖下的药糖五颜六色。这样的药糖柜在街上一晃,保管全震!刘二爷看得高兴,夸赞道:“好赛从宫里挑出来的。”

跟着俞六演了一手“卖糖”把式。他左手拿个纸兜,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个小铜勺,上去,绕着两个桶柜各转一圈,顺手用右手的无名指一挑盒盖,小铜勺就从盒里舀出一块糖到纸兜里;挑盒盖麻利无比,舀药糖灵巧至极,比得上变戏法。单看这“卖法”,不吃糖,花点钱也值了。

刘二爷高兴地说:“行了,你可以出山了,四十八样要成名了。”

第二天,俞六挑这挑子走出家门,城里城外,河东水西,宫南宫北,九个租界一转,立时名满津门。他还制了一身好行头,青裤白褂,皂鞋净袜;他挑着这对天下独有的花桶,一走一颤行在街头,还有洋人拿照相盒子给他照相呢。

可俞六没神气多久,就听说河东出现一个担挑卖药糖的,也用两个龙头漆桶,也叫“四十八样”。这一来,他的四十八样可就算不上独门绝技了。他心里发急,去找刘二爷请教。刘二爷说:“你不学人,可挡不住别人学你,你得叫人想学学不去,那才叫绝活。”

三个月后俞六亮出一个新把式,叫“走八字”。他从一个桶左面绕过去,再从另一个桶右面绕回来,桶和人位置一变,两只手的家伙跟手就换。这一改,走八字,两手换“活儿”,把式出了花样,别忘了——还能吃到他俞六四十八样色鲜味正的药糖呢!这点钱谁不想花?

可不久,听说又有人开始练这走八字的把式了。俞六憋了几个晚上,再想出一招,就在每个桶中间加几个糖盒,里边全是半块的糖。他想在四十八样外再奉送半块,这半块由买主自选,人家要哪样,他就上去一掀一舀取出哪样。

他拿着这个新主意去请教刘二爷。

刘二爷听了笑哈哈,说道:“你这法子早晚还得给人学去。我送你一个法子吧。”说完,给他用纸写了几句词,递给俞六说:“你也不用唱,只要背下来,走着八字时把它踩着点儿念出来就行了。”

俞六一看,是六句:

天津药糖家家好

四十八样数第一

一色一味块块香

再饶半块随您意

俞家能耐不传女

谁我儿子谁学艺

俞六不是天津人,不懂天津人这几句嘎话里的厉害。他心里有点疑惑。刘二爷看了出来,说:“放心去用,不会再有人敢招你了。”

俞六说:“您开头就帮我,已经多回了。这次成了,我管您一辈子药糖。”

第二天俞六卖糖走八字时,便把刘二爷这六句念一遍,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渐渐跟上步点,走起来挺好看。买糖的人、围观的人听了都笑,有人说:“听你这几句,再没人敢偷艺了。”

自今而后,果然再没有人学他。他感激刘二爷,天天给刘二爷送糖,一天六块,一天换一样,八天一轮,正好四十八样。多少年来一直送下去。

俞六有妻无子,他的手艺绝活后继无人。可到他死后,刘二爷还活着,人说刘二爷长寿,就是因为长年吃俞六的药糖。

(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1) B.(2) C.(3) D.(4)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作家对于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特色的自觉追求。

B.小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既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正面直接塑造人物形象,又注重人物之间的映衬烘托。

C.“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指的是俞六做生意不花心思、不玩花架子,只求糖好,他一直恪守这样的从商之道。

D.小说的结尾既有手艺绝活无法传承的遗憾,也体现了俞六药糖在百姓中的影响,具有曲终人不散的效果。

3.刘二爷的六句“嘎话”把俞六的绝活“立住”了,其厉害之处在于一箭双雕,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刘二爷的形象特点。

5.小说占用大量篇幅描写桶柜的样式和“卖糖”把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办,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要年年办下去”所言不虚,还体现出对“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充分落实。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开放型的平台。中国举办进博会,是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无裨益。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仅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例,世界银行不久前发表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46位上升到31位,提升15位。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这些数据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进发展,更好地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摘编自《进博会背后的开放与放开》,《北京青年报》2019年11月6日)

材料二:

进博会这个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演武场”,将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举办进博会,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应用亮相中国,部分产品还是“全球首发、中国首展”,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例如,瑞典一家公司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等高端产品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已在中国落地应用。在集中展示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进博会还能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产生先进理念、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的溢出效应,在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改造步伐,弥补工业基础能力和“卡脖子”短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激发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光明日报》2019年11月7日)

材料三:

第二届进博会,环球共赢链(天津)食品公司总经理张伟臣早早就报了名:“这机会可是‘手慢无’呀!”张伟臣介绍,公司主要想进口乳制品,参加进博会,就是想找到国外合作伙伴。“中国老百姓对优质乳制品需求很大,我们原计划签约1000吨,如果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能签5000吨甚至更多。”

“今年我们和奥林巴斯、强生、蔡司等9家医疗企业签约,采购价值7000万元的各类医疗设备和耗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介绍,在进博会上看到了许多最新医疗产品,“比如通用公司的磁共振仪器,它的磁线圈可以折叠,更适合孕产妇和儿童使用。”牛晓宇认为,这些新仪器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摘编自《进博交易团“购物车”满满》,《人民日报》2019年11月9日)

材料四:

进口博览会的吉祥物主体形象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    (1)    ,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2)          ,这张名片为中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宝”围着一条绣着进口博览会标识的蓝黄色围巾,黄蓝色调体现了进口博览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联系;手中所持的四叶草,既代表了进口博览会主体建筑的造型,     (3)    ,寄托了对进博会美好的祝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它给参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打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广阔的贸易平台。

B.开放,是中国的显著标识,举办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C.《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幅度较大,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优质营商环境的十大经济体之一。

D.食品公司总经理张伟臣表示,亟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解决中国老百姓乳制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说明有水平、有成效的进博会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B.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进发展,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C.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高端产品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都已在中国落地应用。

D.进博会作为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的“演武场”,将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3.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从不同角度表明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材料四是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的介绍,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何为史学、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从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尚钺等。郭沫若先生以求真、求是和经世为宗旨,怀着“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成为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范文澜先生在延安窑洞里,克服种种困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也写出了科学的著作了。”白寿彝先生有感于中国缺少一部全面阐述中国历史的大规模历史著作,召集全国史学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用20余年时间完成了一套12卷、22分册、约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称为“积一代之智慧”的巨著。这些重要史学成果的取得表明,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始终是当代中国史学最鲜明的特征。

当前,我国史学研究主流积极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出现了一些碎片化、片面化、表面化现象,漠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这些错误思潮是对历史的扭曲,是对史学经世致用的滥用。我们要从历史中获得什么?我们所倚重的历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历史研究者不能做时代潮流的冷眼旁观者,更不能逆流而动,而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才能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现今和未来史学研究者追求的唯一目标。

B.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严重扭曲了历史,与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C.范文澜在延安完成了著作《中国通史简编》,在整个过程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因此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D.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占有一席之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论证了新时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文章开篇引用梁启超的话,论证了中华民族具有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优良传统。

C.文章列举郭沫若、范文澜、白寿彝等人的史学成果,旨在与当前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

D.文章最后一段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方向。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学肩负着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使命,不容忽视。

B.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完全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

C.历史研究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中国,关怀社会,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D.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体系,为国家提供史学智慧。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历史的传承和总结,必然受到伟大的时代的重视。

B.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

C.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必然受到伟大的时代的重视。

D.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传承和总结。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B.真正的史学家都以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C.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D.真正的史学家都从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是时代的精华、人生的瑰宝,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请联系你阅读经典的经历及感受,写一篇记叙文,谈谈你的阅读生活。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内容具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文体鲜明,具备记叙文的要素;要有叙与悟的“碰撞”,叙要清楚,悟要扣叙题。

(3)字数不少于9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