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骑桶者[注]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骑桶者[注]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样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记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有删改)

[注]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写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我”因为贫穷没有煤烧而去向煤店老板求助,竟然是骑着空煤桶去的。

B.本文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骑桶者”的形象。

C.故事最后,煤店老板娘无情地拒绝了“我”借煤的请求,但如果煤店老板出来的话,他就会借给“我”。

D.“我”在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之前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却遭遇了现实残酷的打击。

2.这篇小说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十分精彩,请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

3.请探究作品的寓意。

 

1.A 2.(1)对比:①骑桶者良好的愿望与悲惨的结局的对比;②骑桶者生活贫苦与煤店老板生活富足的对比。(2)作用: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小人物命运的悲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②人与世界的不通融;③小人物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生存困境——由物质的贫乏所引起的丧失尊严的自卑感,面对外部世界的强大而产生的孤独、无力之感。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B项,文中没有使用肖像描写。 C项,煤店老板出来也不一定会把煤借给“我”。 D项,“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错误,从小说第一段中“我”的心理活动来看“我”其实是没有信心的。 故选A。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意,找出文中的对比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把骑桶者的困境和老板的富足进行对比,突出文章的主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借煤人的美好愿望与悲惨的结局形成对比,“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通过文章的内容,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倾向,深入解析作者在文字中所寄寓的思想。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探究作品的寓意”。 本文的情节极为荒诞,因为烧煤桶空了,竟然轻到能飞起来,这其实是种夸张,极度渲染骑桶者的贫穷;而他被老板娘一围裙就扇到冰山去,也是夸张,但“冰山”可以视作一种象征,即人心极其冷漠的区域,他得不到任何关怀和帮助。根据骑桶者的困窘和老板娘的态度可知,作品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从骑桶者最后的结局“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中可以看出,人与世界的不通融;从骑桶者的遭遇可说是体现了底层人士的艰难生活,从社会现象来说可说体现了社会人心的冷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变形记》以荒诞和象征的手法,叙写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遭遇,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以“竹”为对象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阅读提升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①       。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②           。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③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开始进入对诗的本身的理解,这时,在眼前展示的是诗的形象,这是诗人想像的产物。欣赏活动可以认为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

 

查看答案

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小说,每一章回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章回的内容。请你仿照这种形式,为本单元的外国小说和文言小说篇目拟写课文或单元回目。要求:内容不超出本单元篇目的范围,可任选一篇或两篇拟写,不少于10个字。

(示例)《水浒传》第三回的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本单元备选篇目:《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

 

查看答案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

①《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小说。

②荒诞派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③卡夫卡认为《变形记》的创作动机是要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

(1)《变形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夫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况小说创作中的“荒诞化、幻化”的作用。(不超过25个字)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曾历过一番梦幻”“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的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供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创作的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小说创作中“荒诞化、幻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