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佘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塑造了一个率直、清高、不迎合世俗的诗人形象,为全诗奠定基调。

B.诗人以“羁鸟”“池鱼”自比,表明自己误入官场,深受束缚,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C.七、八句写出了官场的钻营取巧,表明诗人要坚守本心,返璞归真,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由。

D.“无尘杂”“有余闲”等可以看出诗人归隐后生活的愉快、闲适,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本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C 2.①白描。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下的远村,飘升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构成优美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②由近及远(远近相交)。近写茅舍、榆柳、桃李等,远写隐约可见的村庄、炊烟,传来的狗吠鸡鸣声,写出了淳朴自然的田园景色。③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显出乡间的宁静、平和,流露出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七、八句写出了官场的钻营取巧”是错误的。句意为: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这两句写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并没有写官场的钻营取巧。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中写景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明确古典诗歌写景的七种角度:正面与侧面的结合,动静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手法。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首先要从诗人写景方式入手,然后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下的远村,飘升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通过罗列田园中特有的意象,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通过白描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茅舍、榆柳、桃李等这是作者的眼前之景,是近景描写;隐约可见的村庄、炊烟,传来的狗吠鸡鸣声,这是远景描写,通过远近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淳朴自然的田园景色。作者描写了一幅和谐恬静的乡间田野图,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却是一种动静描写,通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的方式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平和,流露出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袍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东山之上  介词,从。    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B.诵明月诗  助词,的。       耳得而为  代词,它,它们。

C.而不知所止  人称代词,它。    孰能讥之乎  表反问语气,难道。

D.侣鱼虾友麋鹿  连词,表承接。    顺流东  连词,表修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文中指1082年,属于干支纪年法,照此推算,1083年应该是癸亥年。

B.望,即农历每月十五。古人根据月的圆缺记月,晦是初一,朔是月终,既望就是农历每月十六。

C.苏子,此为作者的自称,与“孔子”等古人在某人姓氏之后加“子”字以表示尊重的称呼不同。

D.孟德,即曹操,字孟德。古人常有名有字,一般先名后字,如“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假借客的口吻抒怀议论,实则是自己内心的矛盾的体现,一问一答之间可见苏轼旷达的襟怀。

B.文中通过“客”对曹操被周瑜围困一战的详细遥想,抒写了对生命短促无常的感慨,由此引出后文的一番见解。

C.苏轼对佛学颇有研究和心得,《赤壁赋》中“造物者”等佛家用语毫无斧凿痕迹,使作品显得飘逸出尘。

D.文章既有赋文的特质,又兼具散文的笔调与诗歌的情韵,句段大多押韵且多处换韵,堪称经典之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央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央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兩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Colden  Days

到了秋天,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段写南国之秋的无味,作者不远千里来到北平,只为饱尝一尝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强烈热爱。

B.作者描写故都秋景时,详细地描写了故都旧院的秋,它有着清、静以及沧桑味儿,秋意浓烈而典型。

C.文章插入写秋的诗文,点明文化渊源,自然气息之外增添浓重的文化气息,暗合“故都”题旨。

D.对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展开,给读者如入其境之感。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该文是作者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挥笔而就的,若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很难写出这样的佳作的。

请从文中选出三个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看书就头疼、肚子痛,和劝学的父母常常沉默抵抗;经常发脾气,发泄击打硬物竟致多处骨折……这也许不是孩子偶尔的“不乖”和“青春期叛逆”,而是患“病”的他正发出求救信号。

有研究认为,约30%的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现在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抑郁以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等表现为主,常被临床医生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头疼等,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仅浪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更加重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我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而专门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很少,可能不足500人。此外,社会上心理咨询治疔的门槛较低,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由于社会认知、专业医护人员有限、患者躯体症状多于心理症状等特点,仅有约四分之一的抑郁症少年儿童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摘编自《抑郁症正侵袭我国青少年》,《经济参考报》2019年11月7日)

材料二:

有报道显示,我国儿童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与成年的抑郁症患者相比,青少年患者更易出现脾气暴躁、易激惹、自残自伤等行为。

《小欢喜》剧中,品学兼优的英子在压力之下患上抑郁症,妈妈却丝毫没有觉察,可以说是相当现实。“我们遇到有家属带着孩子来看病,用非常不屑的语气或眼神去对待孩子的倾诉,甚至直接就鄙视患者太过懦弱、矫情。”专家表示,家长们首先要清楚,抑郁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对个人的塑造,不能单纯归因为孩子“不够坚强”,而忽略每个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何红波指出,抑郁症的产生、发展和预后,都和个人以及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治疗也不规律,就很难治愈。他建议,第一,运动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临床观察发现,抑郁症患者普遍缺乏运动,对于医生开出的运动处方也难以坚持。“建议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多参与团队运动,如羽毛球等。”第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抑郁发作的良方。

(摘编自《医院精神科,正在变成“儿童病房”》)

材料三:

调查发现,青年对于运动可有效改善情绪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等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这两项题回答正确率超过90%。对于心理辅导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仅有5%的青年认为“完全没有”作用,8%认为“基本没有”作用。青年对情绪、睡眠健康知识等了解不足,如对“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有害无利”这个题目的判断,正确率仅有29.9%。对“晚上容易失眠的人白天应该多补觉”这题的判断,正确率为62.9%。

青年感到自己的减压方式“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的超过60%,但也有7%感到“基本无效”。青年认为有效的压力调节方法是向他人倾诉(43.9%),向家人朋友寻求建议(35.4%),参加各种文体活动(31.7%);青年感到无效的减压方式是压制自己、不表达出来(64.4%),休息、暂时把问题抛开(30.1%),通过抽烟喝酒或吃东西缓解(20.8%)。而选择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比例非常低,各青年群体分别从1.7%~6.3%不等。

根据数据,感到自己的减压方式有效的人,更善于使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他们的抑郁水平也明显更低。可见,减压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摘编自《青年心理健康拉响警报:近三成有抑郁风险》,《中国青年报》2019年4月11日)

1.下列关于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看似寻常的症状如头疼易怒等,有可能是患“病”的孩子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而这些经常被家长忽视。

B.目前,我国专门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远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社会上心理咨询冶疔又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

C.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明显不同于成人患者,他们大多有暴躁、易怒甚至自残等行为。

D.根据调查我国青年对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等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对情绪、睡眠健康知识等了解不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抑郁症就诊易被误诊,这与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有关,也与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特征有关。

B.我国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这一现象受到相关专家的关注,被认为与个人和成长环境有关。

C.青少年抑郁症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以及规范化的治疗等缺一不可。

D.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行之有效的减压方式非常重要,能否有效地减压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如果你身边有患抑郁症的同学,你应该怎样帮助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前,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

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巳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助,益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二日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摘编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培称北大学子为“诸君”,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体现了对学生的劝勉和厚望。

B.当时社会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北大没有专职教授而聘请兼职教员是无奈之举。

C.社会风俗低下,道德沦丧,在蔡元培看来,北京大学尤其恶劣,到处都是败坏德行的事。

D.蔡元培希望学生敬爱师友,道义相勖,共同提高,待人接物要不拘小节,独善其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简单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

B.第二段列举多年弊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求学者、求官者的不同和清朝灭亡的原因,引出“正大宗旨”的观点。

C.第三段指出青年学子应有责任感,在社会不良的背景下,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D.文章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楚,逻辑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培认为大学性质应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生不应为做官、发财而来,应努力学习,为将来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基础,否则会误己误人。

B.当时部分学生不愿研究学问,只愿求取实惠,对教师不求学问深入,只问官阶大小,使社会上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C.蔡元培从求学准则、做人标准等方面对青年学子提出了要求,这些建议,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对现在都有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蔡元培围绕“求学”对学校改革提出两项计划——改良讲义、添购书籍,旨在让学生能够独立钻研、旁征博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总有一瞬间人事的变化让你获得成长。高一的你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变化?哪一瞬间的人事让你明白高中生活的不同,在这样的体验中获得成长?

请以“成长就在一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明确,感情真实;②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③叙事要有波澜;④写人要凸显个性;⑤不得抄袭;⑥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