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新华社济南12月5日电(记者萧海川)探求人类基因奥秘,始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国内两支尖端科研团队近来携手攻关,共同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更深一步了解生命发育过程。相关科研成果已通过长文形式发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两支科研团队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生殖医学陈子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教授领衔。经过努力,科研人员不仅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还发现CTCF蛋白对于早期胎发育中拓扑结构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科研人员表示,此次进行的科学研究解析了人类精于和早期胚胎的高级结构。他们发现在人类早期胚胎发有过程中,出现全基因组层次的染色质高级结构重编程,并发现CTCF蛋白从中发挥关健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 敢当天下。像毛泽东那样,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 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 ),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 ,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提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介书生 腥风血雨 置之度外 庖丁观牛
B.莘莘学子 腥风血雨 置之度外 洞若观火
C.一介书生 疾风骤雨 置身事外 庖丁观牛
D.莘莘学子 疾风骤雨 置身事外 洞若观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B.马寅初,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C.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D.像马寅初那样,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3.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
B.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
C.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
D.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了自我反思。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天下百姓对陈胜吴广起义积极热烈地响应,于是豪杰并起推翻了秦的统治。
(3)《登快阁》中体现黄庭坚归隐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鉴湖
秦观
画舫珠帘出缭墙①,天风吹到芰荷②乡。
水光入座盃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③,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④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注]①缭墙:围墙。 ②芰荷:菱叶与荷叶。 ③翡翠:翠鸟。渌酒,美酒。 ④蒲萄:指葡萄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乘坐着装饰精美的游舫,来到鉴湖,凉风习习,湖面随处可见菱叶与荷叶。
B.湖面水光返照,坐席上的杯盘闪耀着光芒;花香袭来,笑谈声中仿佛充满了香气。
C.尾联通过写酒薄力弱、身着单衣难以抵御鉴湖的寒气,寄托了作者的孤寂凄清之情。
D.本诗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一幅明丽而有生机的画面,用笔新奇,富有想象力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公著之曾孙、好问之子。幼而敏悟,公著奇爱之。公著薨,宣仁太后及哲宗临奠,诸童稚立庭下,宣仁独进本中,摩其头曰:“孝于亲,忠于君,儿勉焉。”
绍兴六年,召赴行在,特赐进士出身。监阶州草场苗亘以赃败,有诏从黥,本中奏:“近岁官吏犯赃,多至黥籍,然四方之远,或有枉滥,何由尽知? 异时察其非,虽欲抆拭,其可得乎?愿酌处常罚,毋令奸臣得以藉口于后世。”从之。
七年,上幸建康,本中奏曰:“当今之计,必先为恢复事业,求人才,恤民隐,讲明法度,详审州政,开直言之路,俾人人得以尽情。然后练兵谋帅,增师上流,固守淮甸,使江南先有不可动之势。伺彼有衅,一举可克。若徒有恢复之志,而无其策,邦本未强,恐生他患。今江南、两浙科须日繁,闾里告病,倘有水早乏绝,奸宄窃发,未审朝廷何以待之?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又奏:“江左形势如九江、鄂渚、荆南诸路,当宿重兵,临以重臣。吴时谓西陵、建平,国之藩表,愿精择守帅,以待缓急,则江南自守之计备矣。”
内待郑谌落致仕,得兵官。本中言:“陛下进临江浒,将以有为,今贤士大夫未能显用,岩穴曲隐未能招致,乃起谌以统兵之任,何邪?”命遂止。
八年,金使通和,有司议行人之供,本中言:“使人之来,正当示以俭约,客馆刍粟若务充悦,适启戎心。且成败大计,初不在此,在吾治政得失,兵财强弱,愿诏有司令无乏可也。
(选自《宋史・吕本中传》),有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
B.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
C.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
D.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并涂墨,使其永不褪色
B.致仕指官员犯罪被罢官,古人还常用乞身、请老等表达此意。
C.客馆是指古代招待宾客的馆舍,亦指旅店。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公著去世时,宣仁太后及哲宗亲自前往吊丧,众多孩童立于庭下,宣仁太后唯独让吕本中进见,并对其寄予厚望,这侧面体现了他幼年聪慧。
B.吕本中认为九江、鄂渚、荆南等地当派重臣重兵把守;西陵、建平是国家的边疆要地,希望朝廷精选守帅,这是江南自守之计。
C.宋金通和时,吕本中认为对金国使者的供给应该俭约,否则恰会引发敌人的侵犯之心。他希望诏令有关部门只要供应不缺乏就可以了。
D.皇帝任命郑谌掌管军队,吕本中认为当前贤士大夫没有得到重用,隐藏山林的能人没有招至,建议不让郑谌为统兵官,皇帝没有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近岁官吏犯赃,多至黥籍,然四方之远,或有枉滥,何由尽知?
(2) 然后练兵谋帅,增师上流,固守淮甸,使江南先有不可动之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涯的午后
食指
冬日的太阳已缓缓西沉
但温如旧,更加宜人
有生涯午后成就的辉煌
谁去想半生的勤奋和都闷
冬日的斜阳还那么斯斯文文
天边已渐渐涌上厚厚的阴云
注定又有一场冷酷的暴风雪
在我命运不远的前方降临
别了,洒满阳光的童年
别了,阴暗的暴风雨的青春
如今已到了在灯红酒绿中
死死地坚守住清贫的年份
自甘淡泊,耐得住寂寞
苦苦不懈地纸笔耕耘
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后
荒野上留下个诗人的孤坟
但现在这颗心还没有死
也不是我的最后的呻吟
这不就是生涯的午后吗?
还远远不到日落的时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日的太阳已缓缓西沉”,既描写出冬日午后太阳西斜的自然之景,又含有深层的象征之意。
B.“有生涯午后成就的辉煌/谁去想半生的勤奋和郁闷”,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前半生付出的感概和如今成就的欣慰。
C.“注定又有一场冷酷的暴风雪/在我命运不远的前方降临”,一个“又”字暗示出诗人生命中曾不止一次经历坎坷。
D.“如今已到了在灯红酒绿中/死死地坚守住清贫的年份”,表达出诗人已到中年却还只能过着清贫生活的悲哀。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用“温暖”“辉煌”等词语将诗歌点染一层明亮的色调,与第二节的晦暗形成鲜明的反差。
B.“别了,洒满阳光的童年/别了,阴暗的暴风雨的青春”,运用反复和比拟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告别过往的心情。
C.本诗以含蓄质朴的语言,记录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经历、精神状态,感情跌宕起伏,炽热而强烈。
D.本诗四行一节,排列整齐;注重押韵,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朗朗上口。
3.如何理解“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后/荒野上留下个诗人的孤坟” ?
4.诗歌中“生涯的午后”有哪些丰富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