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踏入高中校园已有一个学期。在这期间,我们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很多,也感受很深;新奇、疲倦、苦恼、惶惑、感动……心中应该有许多话想说给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听。
请围绕这些内容,给自己想倾诉的人写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抄袭,不套作,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写作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一文中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或阅读经历,谈谈你对“差序格局”的理解。(不少于150字)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新华社济南12月5日电(记者萧海川)探求人类基因奥秘,始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国内两支尖端科研团队近来携手攻关,共同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更深一步了解生命发育过程。相关科研成果已通过长文形式发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两支科研团队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生殖医学陈子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教授领衔。经过努力,科研人员不仅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还发现CTCF蛋白对于早期胎发育中拓扑结构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科研人员表示,此次进行的科学研究解析了人类精于和早期胚胎的高级结构。他们发现在人类早期胚胎发有过程中,出现全基因组层次的染色质高级结构重编程,并发现CTCF蛋白从中发挥关健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 敢当天下。像毛泽东那样,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 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 ),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 ,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提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介书生 腥风血雨 置之度外 庖丁观牛
B.莘莘学子 腥风血雨 置之度外 洞若观火
C.一介书生 疾风骤雨 置身事外 庖丁观牛
D.莘莘学子 疾风骤雨 置身事外 洞若观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B.马寅初,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C.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D.像马寅初那样,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3.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
B.你要成为有用的某方面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创造和发现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
C.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先读过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攻读前人积累的书。
D.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了自我反思。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天下百姓对陈胜吴广起义积极热烈地响应,于是豪杰并起推翻了秦的统治。
(3)《登快阁》中体现黄庭坚归隐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鉴湖
秦观
画舫珠帘出缭墙①,天风吹到芰荷②乡。
水光入座盃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③,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④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注]①缭墙:围墙。 ②芰荷:菱叶与荷叶。 ③翡翠:翠鸟。渌酒,美酒。 ④蒲萄:指葡萄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乘坐着装饰精美的游舫,来到鉴湖,凉风习习,湖面随处可见菱叶与荷叶。
B.湖面水光返照,坐席上的杯盘闪耀着光芒;花香袭来,笑谈声中仿佛充满了香气。
C.尾联通过写酒薄力弱、身着单衣难以抵御鉴湖的寒气,寄托了作者的孤寂凄清之情。
D.本诗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一幅明丽而有生机的画面,用笔新奇,富有想象力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