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伤心、纠结、困惑。2019年8月26日,办理离职手续后,35岁的沈阳女教师陈媛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群里发了一段长长的文字。“让我放弃教育的良知,我还不如个点读机……”去年12月,她因学生花钱雇他人代写作业,罚该学生抄写课文30遍,家长以“变相体罚”为由状告到区教育局。学校对她停薪留职,并要求她向学生道歉。
你作为陈嫒老师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对于陈媛老师的离职你持怎样的态度?对于发生在你身边的这件事情有怎样的思考?请在陈媛老师、该同学、该学生家长、该学校领导、教育局领导这五种身份的人物中选取一个对象,给他写一封公开信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11月28日,《自然》在线发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的成果: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目前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颗新发现黑洞颠覆了该理论,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上有问题,请指出4处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中国女排展现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亿万群众深受鼓舞,把为国争光当成崇高荣誉,以奋勇拼搏视作坚定责任。中国女排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不仅很好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更受到了激发,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①__________;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②__________。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比拟、借代、夸张 D.对偶、借代、拟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望去,像一朵小白梅。微雨似的落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说明不立即答应婚事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叙述结婚后生活贫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这几个句子的正确语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B.“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句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对革命前途的担忧,面对生机蓬勃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广袤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激流勇进的知识青年的形象,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2.“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请概括分析本词表现了当时“少年同学”怎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