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从属于二主 假如 推辞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尚且 任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注意平时课堂内外的积累,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他对晋国无力。故“以”为介词,翻译为“因为”。 ②且贰于楚也:并且对楚国有二心。故“贰”名词作动词,翻译为“从属于二主”。 ③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军。故“若”翻译为“假如”。 ④辞曰:(烛之武)推辞说。故“辞”翻译为“推辞”。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过别人。故“之”为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壮”翻译为“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犹”翻译为“尚且”。 ⑧吾不能早用子:我不能早任用您。故“用”翻译为“任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④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对第3、4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的劝说很委婉,先阐明郑存在的好处,再举出晋国背信的事实。

B.秦伯接受了烛之武的劝说而撤军,却留下杞子等人,说明他并不甘心。

C.晋侯“不仁”“不知”“不武”的分析,体现了其清醒的决断能力。

D.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再一次从正面表现了他出色的外交能力。

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劝说秦伯退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为秦国打算。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郑国灭亡只会对晋国有利。

C.当年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送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后来并没有履行诺言。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和“子犯请击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晋军的力量要强于秦军。

3.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曰:“臣也,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对文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B.作为国君的郑伯能接受佚之狐的规谏可见他是一位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国君。

C.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

D.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本段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2.面对国难,郑国君臣分别有哪些表现?

 

查看答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通读全文,请选出下面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B.作为一国之君,郑伯在说服烛之武的时候能够引咎自责并晓之以利害,说明他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君主。

C.佚之狐虽然在本文中只有一句话,却也是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他既是一个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个有知人之明的人。

D.在子犯请求袭击秦军的时候,晋文公制止了他。这说明晋军的实力不如秦军,贸然攻击,只能自取灭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谓沙漠。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字数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乱“悠悠飏,做尽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