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B.小李每晚辅导孩子做作业,一旦对孩子感到不耐烦而打算放弃时,就赶快提醒自己:“养不教,父之过。”

C.小杜教爷爷使用智能手机,爷爷年纪大了,有些操作流程记不住,不想再学了,小杜批评爷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小林组织班级活动尽心尽力,老师们感叹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正确运用的综合性能力。这类题,需要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理解性记忆名篇佳句;并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诗句的运用。 A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此处用于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正确。 B项,养不教,父之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句子中家长正在辅导孩子,不符合语境。 C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不合“爷爷”的语境。 D项,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它感化人也是十分迅速的。不合“组织班级活动尽心尽力”语境。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①此诗为杜牧游览江南时所作。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②向吴亭:在润州丹阳县南。③据记载,东晋名士王徽之远赴建康时,在岸边遇到已是建威将军的桓伊。两人并不相识,只因听说桓伊善吹笛,王徽之便命人邀桓伊吹笛一曲,桓伊便吹《梅花三弄》。曲罢,二人分别,并无一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眼前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追忆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暗生寂寥之意。

B.润州系东晋、南朝时重镇,也是当时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暗含思古之幽情。

C.颈联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抒发了对魏晋名士生活方式的羡慕之意。

D.尾联是诗人的遐想。“月明”一词表明时间的推移,由此可见诗人沉思之久;“更”字则有对才子佳话无限追思的深情。

2.前人评价杜牧的诗“豪俊思活”,“豪俊”指豪迈俊朗,“思活”指思维活跃,表现在诗文中,即时空、情感等方面的跳跃性。请结合本诗谈一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南宋)张元干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注)①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②桡:船桨。

1.本词的词牌名是()

A.扬州慢 B.满江红

C.水龙吟 D.念奴娇

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卷芳洲生杜若”句炼字精当,以一“卷”字,生动刻画芳草丛生的小洲绿茵似烟的朦胧景致。

B.“沙觜共停桡”一句兼用借代对比,传达出词人飘泊天涯的羁旅之思。

C.“寒犹在”四句,承上转下,由叙事到抒情,描写了寒夜停泊时自己的处境。

D.“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三句,采用对面落笔法,本来是写自己思归心切,却说佳人在小楼里终日痴望,等自己归来。

3.下列对本词相关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中“豫章”,今江苏南京市。“吴城山”地名。据《太平寰宇记》:“南昌县……吴城山在治东一百八十里,临大江。”船经常航行到这里风浪所阻。

B.此词开头“春水迷天”两句,点明旧历三月,春暖雪化,江水猛涨,此时正值桃花盛开的的季节,故称“桃花浪”。

C.“绿卷芳洲生杜若”二句,写景如画。“杜若”,香草名。屈原《九歌·湘君》有“采芳洲兮杜若”。

D.“蓬窗”犹船窗。张元干的在《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中亦有作词“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的描写。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出对应的名句。

屹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神圣彼岸之上的诸葛亮,名播天下,誉满古今,睥视群雄,超凡人圣,成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前有杜甫《蜀相》中以凝练笔墨写出其“________”的不朽功勋,后有陆游以高亢的声调歌颂其“_________”的举世无双,这是因为在诸葛亮身上几乎集中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全部美德,他正是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的真正化身。这种理想人格,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匡世济民的价值取向,睿智卓越的处事能力,知难而进的人格力量,高风亮节的道德懿范。因这种美德的集中,使得其肉身如杜甫所言“________”(《阁夜》),但其精神却为后世人铸成了一座丰碑。

 

查看答案

对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想象夸张的手法所描绘的神奇境象,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乔象钟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认为是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摹写自由的理想,而施蛰存先生却在《唐诗百话》中否定了“自由理想说”,认为“游天姥山是一个可怕的梦”,坚持“恐怖幻梦说”。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可哪一种?请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原句加以分析佐证。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对杜甫《泊岳阳楼下》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A.本诗的创作背景应该为大历三年(768)冬,而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因此读“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体会到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但并未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B.开头“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两句,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转而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前两联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壮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D.“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哀叹前途迷茫,不可预知,世间祸福变化如鲲鱼化鹏,非人力所能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