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读不懂的诗,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文/臧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读不懂的诗,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文/臧棣

大多数情形下,读不懂诗,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爱国斯坦的相对论,对有些人怎么解释,他都不明白。在诗歌的阅读史上,很多所谓难懂的诗,对另一些人来说,根本就没什么难懂的。可以说,读不懂的情况,原因完全在于个人。这种情形下,有几种选择。

第一种,感到极其懊恼:天下怎么竟然有我读不懂的诗。懊恼的极端,是把不良的阴暗的个人情绪怪罪于诗的作者。这种行为,涉及一种人性的恶劣。每个人的智识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如果不过分自恋的话,他怎么能自信到以为能理解所有类型的诗呢。真读不懂,最好问问自己究竟有什么问题。这确实有点难,因为这涉及我们愿不愿涉足心灵的自性和自省。

第二种,读不懂,但是觉得这恰恰预示着一种人生的机缘,心智的挑战。嘿,普天之下,竟然有让我费神的诗。那我倒要好好深究深究了。通过扩展阅读和更耐心的体会,大多数曾经让人感到难懂的诗,其实都不是那么难懂的。读不懂,就诗的阅读而言,就人性的自我改进而言,其实是我们的一次机缘。

第三种,读不懂,就阅读而言,一定是相对的。大部分好诗,最终都是能读懂的。就诗歌文化的道德性而言,如果有的诗,确实读不懂,那么,主要的责任不在于诗人,而在于诗的批评没有尽到责任。

第四种,对于读不懂的诗,最好能怀有一点深刻的同情心。在我们的历史语境里,如果真有读不懂的诗,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诗的晦涩,是个人对普遍的堕落和麻木的一种必要的防御术。就像德国人阿多诺表露过的,诗的晦涩,是给这个世界的麻木的一记耳光。

理解诗歌非常重要。如果愿意努力的话,理解一首诗能带来非常大的生命的愉悦。但由于人类个体的差异,以及人的理解力本身的局限,从文学行为学上看,理解诗歌,在我们和诗的关系中其实又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情形。但目前流行的诗学理论从来不愿意正视这一点。如果缺乏对诗歌和理解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的态度,那么,理解诗歌本身就有可能招致一种令人懊恼的状态。

其实从阅读行为上看,读者作为个体,其阅读活动是很有限的;而诗作为世界性的存在,则是浩瀚的,多样态的。这样,即使一个读者的理解力再强悍,面对诗歌的丰富性,他总会在有些诗歌面前,感到力不从心。这原本很正常。但在我们的阅读文化中,这种力不从心,经常会归纳为诗的晦涩。其实,这不是读者本身的错,也不是诗本身的错。正确的态度是,作为读者,必须知道诗的晦涩,大多数情形中,恰恰是自身的阅读经验抵达诗歌认知极限的一个自然的反应。所以,如果读者足够慧心。其实应该感谢诗的晦涩。

诗人得到一首诗,需要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而读者得到、接触到一首诗,需要的时间则越来越短。付几十元,就能买到一本诗选;在互联网上,几分钟内就能搜索到想读的诗。这就导致了人们在接触诗歌方面巨大的失衡。由于获得诗歌的时间太短,读者,特别是缺乏耐心和同情心的读者,就会把读诗行为降格为一种肠胃蠕动,在这种阅读惯性下,读诗所涉及的审美反应已简化为一种生理反应,不幸的是,大多数所谓的诗歌批评都是建立在这种生理反应之上的。所以,诗人对批评的反感或憎恨,作为一种文学的直觉,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选自《诗收获·2018年春之卷》之《诗道鳟燕2017》)

1.作者认为“有读不懂的诗,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读不懂的诗,感到懊恼,认识到自己的智识是有限的,不再自负,从而进行心灵的自省。

B.有读不懂的诗,便要深入研究、扩展阅读、耐心的体会,将其转化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缘。

C.有读不懂的诗,能够促使诗歌创作者,尤其是诗歌批评者反思不足,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D.有读不懂的诗,可以提醒个人对普遍的堕落和麻木进行必要的防御,用耳光把自已打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相对论”进行类比,说明有时候读不懂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B.作者在论述读不懂诗的前两种选择时,都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论证思路。

C.文章从读者,诗人,诗歌特点,诗歌批评等维度详细探讨诗歌难懂的原因。

D.作者用“肠胃蠕动”进行比喻论证,旨在形象描述对读诗进行降格的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诗歌,在人和诗的关系中情形非常特殊,这种特殊性源自人类个体差异及人理解力的局限。

B.将读者读诗时的力不从心,归纳为诗人创作诗歌的晦涩,是我们阅读文化中常见的错误态度。

C.读诗是种审美反应,与生理反应不同,审美反应比后者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同情心。

D.诗人需要漫长时间得到作品,而读者往往由于不能快速读懂对其批评,诗人对此反感甚至憎恨。

 

1.C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 C项,“能够促使诗歌创作者,尤其是诗歌批评者反思不足”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主要的责任不在于诗人,而在于诗的批评没有尽到责任”来看,不能说“促使诗歌创作者反思不足”。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A项,“文章开篇用‘相对论’进行类比,说明有时候读不懂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爱国斯坦的相对论,对有些人怎么解释,他都不明白。在诗歌的阅读史上,很多所谓难懂的诗,对另一些人来说,根本就没什么难懂的。可以说,读不懂的情况,原因完全在于个人”来看,这里引用“相对论”,是在说明“读不懂诗”原因完全在“个人”。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 D项,“读者往往由于不能快速读懂对其批评”错误,依据原文最后一段“由于获得诗歌的时间太短,读者,特别是缺乏耐心和同情心的读者,就会把读诗行为降格为一种肠胃蠕动,在这种阅读惯性下,读诗所涉及的审美反应已简化为一种生理反应,不幸的是,大多数所谓的诗歌批评都是建立在这种生理反应之上的”来看,并不是“由于不能快速读懂对其批评”。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义。

2.结合文本分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一句话的含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题目。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子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钢桥、金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无阻地好过船。一种是“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种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一样,以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阅读示范)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含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真题演练)

3.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之理解概念的含意)(    )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审美鉴赏之分析文章内容)(    )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5.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思维发展与提升之筛选整合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你又坐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了,紧张吗?其实你都久经沙场了——放松——放松!答到此,又要面对你或许讨厌或许兴奋又或许无奈的作文了,先别抱怨,这次请你写一封信!

这,可是最容易让你驰骋才情的一种作文方式了:你可以记叙,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写信的对象嘛,就选取高中语文一二册必修教材当中邂逅的诸多人物,如烛之武、荆轲、刘兰芝、蔡元培、苏轼、鲁迅、巴金、马丁路德·金…他们的人生经历或许能够令你感动,或许能够触发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信息时代,我们差不多快忘了写信这码子事儿了,所以,信的格式你就依样画葫芦吧!切记:不得在文中或明或暗地泄露个人或班级的真实信息一一竞争要公平哦!祝你考出人品,考出才情。

此致

敬礼!

李老师

2020年1月13日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正标题自拟,副标题:给烛之武(或荆轲、刘兰芝、蔡元培、苏轼、鲁迅、巴金、马丁·路德·金……)的一封信;②不得抄袭套作:①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从下列作品或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喜欢(某作品或某人物),因为……”的句式,写一段话。必须体现作品主要内容或人物形象,120字左右。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家》  《巴黎圣母院》  孔子 大卫·科波菲尔 觉慧 加西莫多

 

查看答案

在开展国学课堂《论语》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中,小林有感而发,从《论语》及课本中选择了一些经典词语,想给自己写两副励志对联,请你按要求帮他补充完整其下联或上联。

对酒当歌    三省吾身    知行一致       雄心不灭

日新其德    远志长存    跋山涉水       仁智双修

第一副表达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对酒当歌雄心不灭,_______________

第二副表达要不断反观自己,加强修为,日日进步,_________________,日新其德仁智双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