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组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

阅读下面的组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风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与“叫我一声澳门”,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

B.“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这句诗是香港的哭诉与表白,表达了香港面积虽小但是位置重要的自我定位。

C.“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三句诗写出了香港被侵占,被掠夺,被凌辱的历史事实。

D.“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这三句诗,既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也暗寓了当时祖国母亲积贫积弱的现状。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澳门》前四句,节奏逐渐加快,语气变得激越,这种变化带有很浓的感情倾向。

B.组诗运用反问、比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这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时而作,为事而作”,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D.“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这两句诗既倾诉了澳门被外敌掳走的经历,也与下文中的“三百年来”相照应。

3.如何理解“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4.整组诗的尾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A 2.C 3.①“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这句诗以澳门为视角,唱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4.①凸显本诗的主题。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②单看一首诗,“母亲”出现两次,而综合看两首诗,都以这句话结尾,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澳门、香港的形象。③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和一唱三叹的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A项,“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以偏概全。“叫我一声澳门”表达的是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爱以及对回归的亲切之情。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项,“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分析错误。两首诗重在抒情,情中蕴事。“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等对母亲的深深呼唤,饱含思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深挚情感。而在抒情之中,蕴含着被侵占欺凌的事实。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句不离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则,也是准确理解句意的切入点。在理解具体的句子时应结合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灵活运用,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此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抓住相邻句,挖掘隐含信息,这样去体味、推敲句子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本题,先分析表层含义,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不难发现“掳去”“肉体”“保管”“灵魂”是句中的关键词。那么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再看深层含义,“掳去”“肉体”与“保管”“灵魂”之间是转折关系。强调后者,因此,可以理解为虽然有着被掳走的酸楚,但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本题,从内容上来看,“母亲”是指祖国,“回来”是指回归。由此,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结构上看,此句多次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突出了上述的情感,在效果上达到了一唱三叹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三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已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互相影响,双方都在对方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推动两种艺术形式走向成熟。

B.早期的“界面”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这有利于还原古代生活原貌,所以“界画”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

C.古代园林建筑与中国古代诗、画之间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造园大师。

D.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引发当今建筑界关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的必然,这也有利于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之路。

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几则材料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关系密切。

B.材料二第二段中列举《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阎立本的绘画技艺高超。

C.材料二第四段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手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D.材料二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在论证顺序上都是先说“画”再说“建筑”。

3.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建造上借鉴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手法和思想。

B.白塔在北海中的地位和佛香阁在颐和园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体建筑。

C.“篱苑书屋”和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入口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

D.“篱苑书屋”采用室内自然采光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理念。

4.赏析“材料三”第二段的语言特色?

5.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哪些相通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档导演选角真人秀《演员请就位》发布宣传海报,海报上用醒目的字迹彰显着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四位导演对表演,对艺术创作的态度。每位导演的理念分别浓缩为一句口号,陈凯歌:“你是角色,不是角儿。”李少红:“不走心,就走人。”赵薇:“无惧表演,表演无矩,”郭敬明:“演技,就是颜值。”表演、艺术创作需要这样的理念,生活中其它行业也是如此。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四个字。

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充分调动多种戏剧元素为散文所用,形成了自己散文创作的独特戏剧化风格。纵观余秋雨散文,从情感基调到句式修辞,从谋篇布局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化元素——悲剧蕴含、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结构、戏剧情境、鲜明的情感、富于韵律和节奏的语言等等。戏剧元素的植入,大大拓展了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容量和表现手段,也为当代散文的文体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由于身份的不同,对别人称名和称字不能搞错,如果对平辈或长辈、同事或上级直呼其名为失礼。近年播放的电视片《铁齿铜牙纪晓岚》,情节曲折、生动,非常受大众的欢迎,只可惜,电视片的编导____,把两者混为一谈了。纪昀,字晓岚。和绅和他是同僚,彼此之间应该称表字,见面称纪昀为纪晓岚,这是符合身份的。而片子中皇帝也口口声声喊“纪晓岚”,____。皇帝是天下的至尊,无论对谁,____,对一个臣子用尊称,岂不是把对方置于万乘之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______的人民解放军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铿锵威武的国威军威召唤起礼赞祖国、向慕未来的万众情感。当______的群众游行队伍行进在长安街上,奋斗追梦的抖擞英姿凝聚起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国家合力。从_____的烂摊子上建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    ),从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70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豪情壮志的自信中国、一个物阜民丰的富强中国、一个创新奔腾的精彩中国,巍然______在世界东方。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深刻揭示出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历史哲理,昭示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激励中华儿女同追梦、其奋斗。奋发有为,再立新功,成为人们感受时代辉煌之后发自心底的意愿。

1.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气势如虹  春风得意  手无寸铁  伫立

B.气冲牛斗  春风得意  手无寸铁  屹立

C.气冲牛斗  意气风发  白手起家  伫立

D.气势如虹  意气风发  白手起家  屹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来

B.从百业待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

C.从百业俱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

D.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改革开放之路,它决定当代中国的命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

B.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充分的辉煌成就

C.这次庆祝活动作为国之大典,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被充分显示出来了

D.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