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

阅读课文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①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②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③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④?”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⑤。良问曰:“大王来何操?(1)”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⑥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3)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⑦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5),曰:“唉!竖子⑧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6)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对第5~7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B.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因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气急败坏。

C.“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D.张良与范增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

 

1.B 2.(1)项羽自信又自负,根本没有把刘邦看作对手,认为刘邦不足为患,什么时候消灭他都很容易。 (2)项羽重义气,把“义”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打动了他;而刘邦亲自登门谢罪,维护了他的尊严,杀之不武。 (3)项羽优柔寡断。范增的建议他觉得有道理,刘邦的谢罪又使他动了恻隐之心,拿不定主意。 (4)项羽自封为诸侯盟主,为未来着想,杀了刘邦,难免会引起诸侯震悉,担心天下纷纷反楚,出来更多的“刘邦”,给自己带来灾祸。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B项,“因自己的过失不正确,应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 故选B。 2.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 本题要求分析“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从项羽的性格因素来看,项羽很自负,认为刘邦不足为患;项羽重义气,而刘邦亲自登门谢罪,化解了他之前的怒气;项羽优柔寡断,刘邦的谢罪使他动了恻隐之心,错失良机;从政治前途看,项羽自封为诸侯盟主,杀了刘邦,难免会让诸侯们产生兔死狐悲的疑虑,不利于稳定大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部。(1)”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2)”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4)”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

1.对本部分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在称呼上,对项羽是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是一口一个“臣”字。又用共同起义江东的老关系来打动项羽。最后,他用真情打动了项羽。

B.项羽粗豪大意、骄傲自恃。把密告给他如此重大消息的曹无伤,轻易地泄露给刘邦;下面的不听范增、放任项伯、害怕樊哙等自损行为,都是有其由来的。

C.在击杀刘邦这一问题上,项氏内部步调不一,并且有人公然出来破坏。而刘邦集团则有组织有准备并且能做到互相配合,联合作战。

D.樊哙一派为刘邦解释的有胆有识的说辞,表明他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但他所以受到项羽嘉赏,主要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这一风格与项羽相投契。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若有区别,二人的讲话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查看答案

在鸿门宴上,双方的攻守形势是如何发生转换的?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的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是振华中学高二、1班主题班会材料,班会将围绕“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偶像”展开主题研讨。

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偶像。曾经一段时间,社会上崇尚明星。明星那光彩照人的形象,颇能引发青少年的膜拜,成为偶像。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社会各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祖国建设的人们,成为主流媒体和公众盛赞的榜样,成为时代楷模。“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赤子情怀深藏肺腑;“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张富清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樊锦诗扎根大漠50余年,潜心石窟研究;王有德“治沙一辈子,苦了一辈子”;袁隆平为了十几亿人吃饱肚子,耄耋之年还守望在田间……

今天看来,英雄模范与平凡百姓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靓丽的容貌,没有珠光宝气;有的却是赤诚报国的满头银发和几乎佝偻的身躯。可这些英雄模范真的是不平凡,他们都有耀眼的精神光芒。

在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既写了诗人精神的富足,也写了其物质生活的清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陈情表》末尾,作者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忠贞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邦彦《苏幕遮》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荷叶荷花优美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出了愁的多与绵绵不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